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谈谈赵云的中军官职

何谓“中军”?比较通俗一点的说法,既经常围绕在“京师”或“主帅”身边的军队。 一、主骑(192-194) 赵云传:“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主骑”,既“主管骑兵”。[资治通鉴]在此处作“主骑兵”(卷六十)。其实“主骑”既可完整地表达此一含义。如:[新唐书][哥舒翰传]

三国志中赵云《云别传》小考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将领。虽说他是众多三国群英中颇受今人推崇的人物之一,但其身上也颇具争议。纠其矛盾的中心点之一,就在于[陈志]的[赵云传]和[裴注]的[云别传]。 正方基本上站在肯定[云别传]的立场,认为赵云智勇双全,可当得上“完美”一词。常言“[啥啥啥]都可以相信,为啥不信[云别传]”。反方基本上站在否定[云别传]的立场,认为赵云一无是处,仅仅是个“侍卫长”尔。常言“[云别传]若是可

对诸葛亮伐魏的联想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演义》后期的主要写作思路。但是有七个必定失败的因素在出伐前就已经困扰着诸葛亮和蜀军,使得诸葛亮的北伐是必败无疑。下面我来说说这些必定失败的因素。 一、民心之败。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时三分天下,魏占其二,魏国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而此时北方百姓的心中以魏代汉的思想已经得到稳固,南方的百姓经过战乱,他们更加希望安居乐业,发展家园。可是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却扰乱的难得的平静。所以不管是魏国百姓还是蜀国百姓,都会因为诸葛亮的北伐对诸葛亮失去信心。 二、地理之败。西北之地自古就是出骑

漫谈于禁、乐进

为曹魏名将之中,于禁、乐进二位将军当是佼佼者。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以雨纹观之,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曹操在汉献帝前着重夸赞三人,并特别加官,可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小强填字三国版

小强填字三国版

“小强填字”的游戏你一定玩过,不过三国版的“小强填字”你又玩过没有?依据下列提示信息,在表格的空白地方填上适当的字词句,使得每一行每一列的词汇都符合题目要求。难?不难!通晓三国文史的您一定能回答出来!

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出版的《三国演义》,结束了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出版以来,书贾随意篡改内容、托名评点的现象,毛氏评本从此作为定本风行了三百多年。

曹魏王朝的坚强后盾——智勇兼备曹子孝

曹魏王朝的坚强后盾——智勇兼备曹子孝

曹仁是个怎样的人?且看《演义》描述:一介匹夫,屡败之将,无智无勇,一事无成…「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一回、「玄德用计袭樊城」一回、「诸葛亮火烧新野」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一回、「云长攻拔襄阳郡」一回,都是曹子孝出了名的败仗。《演义》的读者在这四场战争中,常会赞赏温侯吕奉先、「单家子」徐庶、卧龙诸葛亮、江东美周郎、武圣关云长的英雄,而曹仁则成为「常败当数第一」的庸将,反而其「世间福将」、「勇不可当」之誉都被淡然处之,以为不值一哂但事实是这样吗?

三国时期主要人物姓氏族谱

三国时期主要人物姓氏族谱

汉末郡国之间名门望族众多,如何理清盘根错节的家族关系,如何辨清枝叶茂盛的长幼之分,一点点从诸多历史文献中,找出你所需要的答案。刘焉刘表刘备外其余皇室子嗣的生存状况、一手构筑曹魏王朝领导建安文学的曹氏、四世三公的河北之雄袁氏,龙虎狗三国之分的诸葛氏,如繁星般闪烁在汉末三国天空中的诸多英杰们,想必你能找到所有你希望找到的。

刘表的不归之路:乱世岂能独善其身

刘表的不归之路:乱世岂能独善其身

刘表,山阳高平人。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又进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

  • 曹操离间计: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操离间计: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如裴注有这么一段注:……马兒不死,吾无葬地也。从表面意思就会理解成,马超不死,曹操自己就不得好死。曹操很怕马超,曹操非要马超死不可。 事实从结果来看,无一对应。怎样理解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首先应该明白什么叫注?注解的是哪段。这句 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然后裴就注解了此: 山阳公载记 曰: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意思很明

    相关人物: 曹操 马超 杨阜 韩遂 丁斐 韦康 袁绍 董卓 阅读 3731

  •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1):“烧绝阁道”和“槎山通道”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1):“烧绝阁道”和“槎山通道”

    本人是三国历史爱好者,原来也对《三国志》的《魏延传》熟视无睹。自从在网上发现了燕京晓林先生的文章:《寻找魏延事件的真相》后,感到有两点无可辩驳之论:一是《魏延传》的诸葛亮临终嘱托不符合历史人物思想行为逻辑二是魏延烧栈道不符合常识经验逻辑。第一点后谈,第二点烧栈道可说是无稽之谈:栈道(插在陡峭山崖中用木头排成的道路)都是古人建在峻岭绝壁无法通行之处(网上有照片,有心者可自己搜索),“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烧栈道后,绝无从峻岭绝壁上劈山开道而数万大军和辎重迅速通过之理:

    相关人物: 魏延 陈寿 王平 谯周 诸葛亮 杨仪 司马懿 阅读 999

  • 易中天《品人录》曹操

    易中天《品人录》曹操

    在同类问题上,曹操的想法、做法,总是和袁绍相反。 公元197年,盘踞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张绣向曹操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就获得了南征的胜利,不免有些飘飘然,行为也不检点,举措也不推敲。他强纳张绣的婶婶(张济之妻)为妾,让张绣感到屈辱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使张绣感到威胁。于是,张绣用谋士贾诩之计,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花流水。长子曹昂(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猛将典韦(曹操最贴心的亲兵队长),还有一个侄子曹安民,均在战斗中身亡,曹操自己也中了箭伤。面对这次惨败,曹操并未

    相关人物: 曹操 袁绍 张绣 许攸[袁绍] 贾诩 曹丕 魏种 魏讽 张邈[东汉] 陶谦 阅读 1080

  • 文鸯不如姜维

    文鸯不如姜维

    前些日子我在论坛上和网友争论文鸯的武力定位问题,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探讨一下,我将文鸯列在二流较强行列,网友将文鸯列入超一流行列,因此分歧比较大,在这跟众网友也讨论讨论后三国时代的武将谁当属第一,以下是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不吝赐教。姜维是本人最欣赏的三国人物,但凭心而论其只能算准一流或一流中较差的,远称不上超一流,这是我以前也有文章中曾提到过的。如果超一流是指最强一档次,如果文鸯超一流,吕布超一流基本上没人反对,那文鸯与吕布同一档次?请试想一下:吕布战姜维如何?50%以上的认为姜维捱不了五十

    相关人物: 姜维 文俶 吕布 邓艾 文钦 王双[讨蜀] 钟会 刘禅 黄忠 魏延 阅读 4576

  • 三国第一高手原来是一无名小将

    三国第一高手原来是一无名小将

    如果问三国中哪个人武力最高,一般大家的回答是吕布,但是我的回答是一个无名小将。让我们看看书中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引用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鎗上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鎗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 此时,孙策领着另外12人,这12人看名单,几乎是孙策军中的精华。而太史慈仅两

    相关人物: 太史慈 孙策 程普 吕布 马超 张飞 刘繇 刘备 韩当 阅读 1140

  • 关于曹操在袁绍集团中的地位

    关于曹操在袁绍集团中的地位

    从东汉末年的政争开始,到以袁绍为首的公卿集团形成,从中分析曹操在其中的地位: 一、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借助皇帝宠信而乱政,公卿士大夫集团与之产生矛盾,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党锢之祸”,公卿士大夫遭到迫_害和罢免。随之而来的各地起义(黄巾)使得汉政权受到冲击,灵帝为了挽救而重新启用大批遭“禁锢”的公卿,而这些公卿正是反对宦官的人。那么公卿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是不是悬之未决呢? 二、灵帝认为政权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外戚问题(外戚对皇权的威胁),外戚就是大将军何进,为了牵制何进他还是不能放弃依靠宦官,也

    相关人物: 袁绍 曹操 何进 曹腾 蹇硕 曹嵩 阅读 838

  • 三国那些“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们

    三国那些“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们

    我爸是李刚”一时成为流行,其实老子牛逼,儿子未必有什么好结果,从三国来看,我们举出几例来。 刘备 刘禅 白帝城托孤,昭烈皇帝刘备岂能不知儿子难成大器!不仅为刘禅指定了御用保姆——诸葛亮,还叮嘱刘禅树德行、勤读书,用心良苦地替儿子开列了“必读书目”。可惜,“扶不起来的阿斗”最终还是辱没了老爹的一番苦心。 刘禅早年要诸葛亮替他操持朝政,乐得清闲。孔明死后,刘禅无力主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迫使姜维外出屯田避乱。正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最可笑的是蜀国灭亡后,刘禅被押往洛阳,留下了“此

    相关人物: 刘禅 孙皓 司马衷 司马炎 孙权 刘备 诸葛亮 孙和 孙休 阅读 417

  • 三国没有任何文凭的人才——典韦

    三国没有任何文凭的人才——典韦

    现在有一句大概被大家听腻了的真言:“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竞争是什么?是人才!”其实这句所谓真言只不过是一句废话而已,何止二十一世纪?哪个世纪不是如此?问题在于什么是人才?戴上一顶博士帽,通过了“托福”考试,吃了几天洋面包就是人才了吗? 曹操的身边就有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的人才:有点傻乎乎的大个子人才典韦。 据史载,此人是陈留郡己吾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侠气与傻气本来就难辨别得很,没见现在多少见义勇为的好汉被一些聪明人称作大傻帽吗?而典韦的傻气比侠气却又多了几分,称他一声“傻哥”一点也

    相关人物: 曹操 典韦 吕布 陈宫 夏侯惇 张邈[东汉] 阅读 985

  • 华容道鲜为人知的内幕

    华容道鲜为人知的内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败给了孙刘两家,败走华容道,遇到关先生,大难不死,逃到了北方。而关羽却逃不了罪责,留下了千古遗憾。其实聪明人向来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当时时局是这个样子的,北方大部分的领土都被曹操控制了,就算一个马腾,一个张鲁,也翻不了什么泡泡(何况张鲁后来还降了曹操),曹操不死,北方仍然是统一的,没什么乱子,曹操一死,北方必乱,以刘备的实力,北方随便哪个军阀混不下去了往南走都容不了他。这是正史的说法。其实,刘备既然在那个时代的舞台出现,其最终目标还是想当皇帝的,你想啊,曹操要是

    相关人物: 曹操 刘备 关羽 孙权 诸葛亮 张鲁 刘璋 刘协 马腾 阅读 900

  • 三国时期的人才基地

    三国时期的人才基地

    喜欢三国这么久,发现三国时期的人才总体上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安徽亳州一带、河南颖川、山西河北一带、吴地。统帅类型的主要云集在:安徽亳州一带、山西河北一带、吴地。大概列举一下,安徽亳州一带:曹操、周瑜、夏侯霸、文鸯、鲁肃、曹冲、曹彰、曹仁、夏侯渊、夏侯惇、许褚、曹洪、曹丕、曹昂、曹纯、蒋济、曹叡、曹植、夏侯威、刘馥、曹休、夏侯尚、丁奉、夏侯玄、曹真、文钦 、吕蒙、周泰 、蒋钦 等山西河北一带:吕布、张辽、关羽、高顺、张角、徐晃、张飞、郭淮、赵云、张郃、颜良、文丑、公孙瓒、田丰、郝昭、刘备 、卢植

    相关人物: 曹操 刘馥 钟离牧 蒋济 朱治 夏侯玄 凌操 董袭 文钦 夏侯威 阅读 1996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