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分析夏侯惇受宠之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来提出这么一个疑问的――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

刘备的难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襄的前一年,刘备见到年轻的诸葛亮,他们的交谈涉及天下大事,被目为对策史称《隆中对策》。对策中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

关于张飞生平中的几件大事

一、“杀”与“欲杀”。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

详推张飞的年龄

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由于[张飞传]未载其生年,为了弄清此点,惟有依上所记载,试作推断。 这里首先需弄清两点: 1、“少”的含义。 2、“俱事先主”的具体时间。 一、“少”的含义。(今暂以[蜀书]中之“少”来一窥究竟。) 1、从整体上来说,“少”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段。 董允传:“(陈)祗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袁绍: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的三国英雄

袁绍: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的三国英雄

袁绍:东汉末世族豪强。汉大将军、冀州牧。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氏族,初平元年从渤海起兵,号召天下讨伐董卓,被推为盟主。群雄割据。绍占据中原,为割据势力之首。然袁绍未听部下之谏,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良机。汉帝被曹操挟至许昌,曹操自封为大将军,而封袁绍为太尉、邺侯。袁绍以势强,耻为操之下,遂不受封。操以大将军让绍。袁绍破公孙瓒。与曹操征战。建安五年,袁绍兵精粮足,攻打曹操。在官渡被曹操大败。自此势力衰弱。官渡之战后,建安七年,在平定河北诸郡叛乱的途中,袁绍发病而死。

司马氏专政与消灭反抗势力

司马氏专政与消灭反抗势力

司马懿杀曹爽之后,魏中央军政大权全归其掌握。可是,反对司马氏的活动还不断发生。主要有如下几件事。

一日千里,王佐之才——王允

一日千里,王佐之才——王允

根据后汉书记载,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他反对董卓的暴政,和董卓义子吕布结为密友,利用吕布和董卓的矛盾,于初平三年,在吕布的帮助下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5岁。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王允侄子王

来世莫生帝王家:汉献帝的爱恨情仇

来世莫生帝王家:汉献帝的爱恨情仇

汉献帝刘协乃汉灵帝中子、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后董卓、曹操执政,帝为傀儡。后丞相、魏王操薨,子丕嗣,建安二十五年冬十月乙卯,帝逊位,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

安阳发现曹操墓

安阳发现曹操墓

12月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宣布重大考古发现,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

  • 从《出师表》看诸葛亮其人心机有多深

    从《出师表》看诸葛亮其人心机有多深

    从《蜀相》开始,诸葛亮为人称颂,至《三国演义》登上神坛,千百年来为人所景仰,直到了神的地步,成了智慧的化身,忠义的代言人(这一点甚至可以和关二哥有得一比)。然而正史之中,诸葛亮也不过尔尔,什么定三分、烧赤壁、借荆州、气周瑜(其实气周瑜一节,虽然小说作者想借此事来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但却弄巧成拙,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卑鄙无耻,龌龊奸滑的小人,而民间更是有蜡烛封棺闷死周郎一说,如果真有其事,那么千载之下,也就只有韦鹿鼎公的石灰洒眼,钢刀剁脚可与之一比了)等都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其可称道的也不过是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刘禅 周瑜 刘备 鲁肃 孙权 曹操 阅读 2291

  • 桃园三结义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桃园三结义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说到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那么,三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桃园结义这件

    相关人物: 关羽 张飞 刘备 曹操 焦触 张南[蜀] 袁谭 袁熙 阅读 354

  • 隐藏在正史后面的阴谋——费祎被刺身亡

    隐藏在正史后面的阴谋——费祎被刺身亡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鹰派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刺杀费文伟的那个郭循,其实是个有来头的人。姜维在进攻西平的时候,将任魏中郎的郭循捉获,后来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

    相关人物: 姜维 费祎 郭修 刘禅 吴懿 陈寿 夏侯霸 马超 诸葛亮 阅读 475

  • 张飞身上有哪些一把手常见“病”

    张飞身上有哪些一把手常见“病”

    人机智点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机智而不是一时的机智。单位正职,通常被坊间称为一把手、老大、老板、1号等等。如今很少有人愿意讨论一把手的问题,何故?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实际上,许多单位工作开展不好、矛盾出了不少,掌舵的一把手是要承担责任的。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集团貌似一个大国企,政府给了一块牌子(皇叔)、一个政策(密诏),但没给运作资金,连经营场地也不给,却要求盈利——兴复汉室。这也怪不得刘备四处乞讨、借贷加讹诈了。 没有这些个本事,他做不了蜀汉的奠基人。 至于关二爷,我们就不说了,形象大使而

    相关人物: 张飞 刘备 曹操 关羽 张辽 文聘 许褚 夏侯杰 陈寿 严颜 阅读 587

  • 刘备先祖最能生:贪色中山王有儿子120个

    刘备先祖最能生:贪色中山王有儿子120个

    中山王刘胜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史之记载来考证,刘胜是古代当之无愧的生育冠军。 刘胜,汉景帝刘启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公元前165年,与赵王刘彭祖生母同为景帝贾夫人。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中山郡为中山国,12岁的刘胜

    相关人物: 刘备 曹宇 关兴 高寿 乐就 王平 阅读 691

  • 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章武元年秋七月,刘备“帅诸军伐吴”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绚丽的演出--夸张地说,刘备是在马背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似乎他的八字不大好,从幽州到徐州,从冀州到荆州,最后是益州,辗转流离了大半个中国,才在西南一隅找到个了落脚点,而且这边屁股才刚坐热乎,前老巢“荆州”就给盟友孙权给端了,如此飘零颠簸了一生,刘备可谓“多灾多难”。他似乎是很不幸,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又是那么幸运,以至于屡屡惊而不险,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到孙权,几次三番的换主子,却每次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惊,又能在恰到好处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 李严 刘璋 刘表 马良 孙权 张飞 赵云 张南[蜀] 阅读 2968

  • 杨奉与韩暹死亡年份考证

    杨奉与韩暹死亡年份考证

    杨奉、韩暹等奉献帝东归,自为曹操所败,奔走徐杨。《三国志•先主传》云:杨奉、韩遅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传》以此事归入刘备徐州为吕布所夺,屯兵海西之时,则为建安元年。然按《吕布传》,又云吕布取徐州,与袁术交恶,术联结杨奉、韩暹来犯。吕布用陈珪、陈登计,与杨、韩合纵攻术。则建安二年杨、韩尚在。又《吕布传》注引《九州春秋》,有吕布与杨、韩书,足为旁证。《后汉书•董卓传》亦云二人受诛于建安二年。足见《先主传》孤证不立。然《后汉书》之论亦未可勘定,检《后汉纪》,建安三

    相关人物: 杨奉 韩暹 吕布 刘备 曹操 董卓 袁术 高顺 陈珪 陈登 阅读 921

  •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

    《三国演义》中的博弈

    ·空城计博弈·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的眼光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完全是一部记载着许多博弈案例的著作。当然,罗贯中不可能用“博弈”一词。如果我们用一词来概括《三国演义》,这个词就是“计”。计,即计策或策略也。用计,即用策略赢对方。用计算敌,不仅要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策,而且要算准对方用什么计策,这不就是博弈?现在让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博弈。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司马懿 曹操 关羽 马谡 孙权 刘备 阅读 1450

  • 学生时代的诸葛亮

    学生时代的诸葛亮

    南阳一带的民间传说,有许多关于求学时的诸葛亮的故事。传说诸葛亮师从司马徽时,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仅得到司马徽,也得到司马妻的喜爱。司马徽每天除了公开讲学外还有短时的单独授课,可以依据个人情况专门辅导。由于人数众多,轮到诸葛亮的时间就少。诸葛亮想多学点,怎么办呢?当时没钟表,阴雨天很难掌握时间。司马家就用定时喂食的办法训练鸡按时鸣叫。司马徽就以鸡鸣为准。诸葛亮于是偷偷带了些干粮,估计鸡快叫了,就喂一点,故而他的受课时间特长。久而久之,司马徽就发现鸡不按时叫了。当他发现是诸葛亮所为,不禁勃然大怒,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司马徽 阅读 2977

  • 文武全才英雄胆,远见卓识不一般——铁血红剑-张辽

    文武全才英雄胆,远见卓识不一般——铁血红剑-张辽

    人类的社会总是在不断前进的,犹如波涛汹涌的江流,不断向前翻波涌浪,而那留在那河底一颗颗明亮闪光的化石,是那一个个威震八方的英雄,它可以追溯到夏朝英雄黄帝,统一华夏,大败蚩尤战国七雄争霸中原……自古乱世出英雄,可在这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能谓以英雄之人有几何?三国中魏国有一员大将,名为张辽,他字文远,雁门马邑人,虽然他没有赵云一般的武艺,没有诸葛亮一般的智慧,可是他却具有常人没有的远见卓识,也是集五虎上将的武力,诸葛亮的智慧于一身的大将。而那些所谓英雄呢?“常胜将军”赵云在蜀国的地位并不很高。至少在

    相关人物: 张辽 关羽 曹操 孙权 昌豨 张飞 诸葛亮 赵云 陈兰 黄忠 阅读 3728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