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分析夏侯惇受宠之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来提出这么一个疑问的――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

刘备的难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襄的前一年,刘备见到年轻的诸葛亮,他们的交谈涉及天下大事,被目为对策史称《隆中对策》。对策中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

关于张飞生平中的几件大事

一、“杀”与“欲杀”。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

详推张飞的年龄

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由于[张飞传]未载其生年,为了弄清此点,惟有依上所记载,试作推断。 这里首先需弄清两点: 1、“少”的含义。 2、“俱事先主”的具体时间。 一、“少”的含义。(今暂以[蜀书]中之“少”来一窥究竟。) 1、从整体上来说,“少”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段。 董允传:“(陈)祗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

在三国时,曹操与诸葛亮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如果就私人道德品质某些方面来看,诸葛亮比曹操好,但是就平生事业客观上对于人民利益与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来看,诸葛亮是不如曹操的。

千古一策还是纸上谈兵——隆中对之痛

千古一策还是纸上谈兵——隆中对之痛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诸葛亮出山后,没有任何的官职,直到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才拜军师中郎将,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古代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古代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谥号、庙号及年号,在我国古籍中现身频频。现就所知,将三者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威震华夏的关羽荆襄水军

威震华夏的关羽荆襄水军

关羽水军是一个时期内刘备所拥有的唯一的军事力量。依靠这支军事实力的存在,诸葛亮出使孙吴,孙、刘结成联盟。赤壁之战关羽水军是孙、刘联军主力之一,与孙权水军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关羽水军是刘备南徇四郡的主力,依靠这支主力两栖作战,拓定荆州,得以壮大实力,进取益州,形成鼎足之势。

细数三国集团谁才是不“坑爹”的接班人

细数三国集团谁才是不“坑爹”的接班人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魏(曹魏)、蜀(蜀汉)、吴(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 戏笑三国——真假军事家诸葛亮

    戏笑三国——真假军事家诸葛亮

    陈寿在他的著作三国志评价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是个政治家而不是个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个军事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样的把。三国演义里有神化诸葛亮的成分不足以为依据,我们就看看陈寿老先生的著作三国志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才有了独自领军的机会,第一战是平定南中 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张郃 郭淮 曹真 马谡 孟获 费曜 辛毗 陈式 陈寿 阅读 1480

  • 刘备托孤的局中局

    刘备托孤的局中局

    老皇帝将死,小皇帝年幼,家国社稷的担子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来挑,于是便有了“托孤”,相当于如今的遗嘱吧。到后来,托孤又称为“顾命”。历史上最著名的“顾命”,莫过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事件。 史书是这样记述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演义》对此桥段的叙述更为精彩,洋洋数千字,把刘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 李严 曹操 刘璋 马谡 曹丕 刘辩 刘理 刘永 阅读 1373

  • 三国时代最强“忍者”司马懿

    三国时代最强“忍者”司马懿

    汉末群雄割据,而后三国鼎立,为人们津津乐道,《三国演义》这部书更是让更多的人们彻底的爱上这段战争四起、烽火连天的乱世。乱世出枭雄,时势造英雄,同样的,三国也不例外,这整个的一个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枭雄、英雄。 而有一个人,依靠自己的才智与心性,奠定了乱世归晋的基础,同时也为自己的的子孙铺就了一条通往权利巅峰的康庄大道,这个人就是后来被司马炎追尊为晋宣帝的司马懿。 说起司马懿来,我相信只要读过三国的人都不会陌生,很多人认为他是忠,还有很多人认为他奸,还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一千个人一千张口,论调褒贬

    相关人物: 司马懿 诸葛亮 曹爽 曹操 曹叡 司马炎 阅读 565

  • 学者解读曹操和谋臣关系:郭嘉率先开始倒曹?

    学者解读曹操和谋臣关系:郭嘉率先开始倒曹?

    三国是中国战将和谋臣人才辈出的年代。单是在曹操麾下,就云集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著名的谋臣。不过,学者汪宏华研究认为,曹操和他的谋臣们也并非是同心同德,在看似平和的表面下,也涌动着勾心斗角的暗流。下面为其在北京高校讲座的部分内容的节选。 谋士们之所以纷纷投到曹操门下,不是他们看不出曹操的法家本质,也不是他们要拥护法家或者趋炎附势。法家是一种在秦朝就没落了的哲学,比汉家之儒更不得人心,当然不能又用它取代汉朝,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从他们后来的结局看,攀附权贵的想法则可彻底排除(不入流的

    相关人物: 郭嘉 曹操 刘备 程昱 诸葛亮 荀攸 庞统 杨修 荀彧 刘表 阅读 1565

  • 三国最佳组合

    三国最佳组合

    皇帝就让孙策当吧:曹操多疑,刘备无断,孙权蜗守江东、胸无大志,孔明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惟有孙策美姿容,豪爽热情,幽默多礼,就是脾气暴躁。在后期江东政坛上的重要势力都是他生前就搞定的,就连他当初在袁术手下时也能得袁术的各大将领倾慕:“桥蕤、张勋皆倾心敬焉”,袁术曾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曹操也说:“狮儿难与争锋。”可见他的个人魅力是很高的。这个人打仗也甚不错。他的战略眼光更是高,竟能把玉玺只当作借兵的道具。转战两年不到,开始只有千余人的他居然成了江东的大势力,可见在战术和战略上相当卓越。

    相关人物: 孙策 诸葛亮 曹操 刘备 陆逊 孙权 祢衡 袁术 鲁肃 阅读 7616

  • 谁是三国时期事业爱情双失败的才子?

    谁是三国时期事业爱情双失败的才子?

    曹植字子建,是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很受曹操的宠爱及其幕僚的赞赏。在曹操的三个儿子中他曾经认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都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最终曹植还是在同长兄的争斗中失败了。 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甄氏不仅美貌,且饱读诗书,是曹魏时期唯一的女诗人。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怜香惜玉,她生活苦闷,写下闺怨一类的作品。《古诗源》中收录了她所做的《塘上行》:“

    相关人物: 曹植 文昭皇后 曹丕 曹操 曹叡 甄逸 袁绍 卞皇后[曹奂妻] 袁熙 阅读 1207

  • 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频遭后世狂贬

    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频遭后世狂贬

    周瑜画像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

    相关人物: 周瑜 孙权 孙策 刘备 诸葛亮 程普 陈寿 鲁肃 曹操 阅读 871

  • 内部不和,刘备后期蜀汉屡次失利的另一原因

    内部不和,刘备后期蜀汉屡次失利的另一原因

    刘备夺取了西川和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定局!可以说,这是刘备一生中的颠峰时刻、辉煌时刻!但之后的蜀汉政权却接二连三地受到各种冲击:关羽丢失荆州,惨遭东吴杀害上庸落入曹魏之手刘备讨伐东吴,损兵折将无数……再加上一些人才的不断去世,使得刚刚处于颠峰之上的刘备(蜀汉)集团,实力突然急转直下,元气大伤,出现了不堪设想的局面! 这其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蜀汉集团的内部不和。 1、关羽进攻襄樊,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很快就显现出来。与部

    相关人物: 刘备 关羽 孟达[蜀] 刘封 张飞 申仪 申耽 张达[蜀] 范强 阅读 514

  • 曹操:山厌高而水厌深

    曹操:山厌高而水厌深

    曹操年轻时喜欢的三件事,是冒险、游戏和狎侮同侪。曹操一家都是老实人,对这么个孩子,想管也管束不住。史称曹操好游侠,那时世家子弟的游侠,不过是些半大孩子胡乱闯祸,惹出事来由家里承担,而对方看在家长的面子上,尽量不和他们计较,往往而成其名。 难怪那时的名士,多不说他好。在他们眼里,曹操既轻躁,还眼尖嘴利。也有说他好的,如桥玄。后来曹操对桥玄感念无已,称“士死知己,怀此无忘”。——曹操大张旗鼓地纪念桥玄,不无对别的品评者含讥带讽之意。 年少时曹操不是好学生。从顿丘令任上罢归后,他老老实实地在家读了几年

    相关人物: 曹操 桥玄 孔融 隗嚣 嵇康 杨修 刘禅 诸葛亮 阅读 315

  • 孙尚香嫁给刘备的悲惨命运

    孙尚香嫁给刘备的悲惨命运

    孙尚香、孙上香 之名只出现在戏曲及文学作品中,“赔了夫人又折兵”中的那位孙夫人,史书上并无记载其具体芳名。是故,称孙夫人为“孙尚香”原本存疑,但在本文中我们姑且称其为孙尚香。而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无疑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的一生可谓命运凄惨!历史上孙权为政治联姻嫁妹子给刘备做夫人,是赤壁大战结束后的事儿,因而电影《赤壁》中本不应该有太多孙尚香的戏。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冬季,孙刘联姻却是第二年的年底。当时刘备的甘夫人病故,孙权便想到通过政治联姻共同抗曹。正是这桩联姻注定了孙尚香一生的凄

    相关人物: 刘备 孙夫人 孙权 刘禅 昭烈皇后 吴懿 孙坚 张飞 阅读 4755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