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关公想将女儿嫁给谁?

《三国演义》中,东吴孙权为了和荆州的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公知道后,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孙权比成了狗。结果是两家闹翻,孙权派吕蒙抄了关公的后路,夺了荆州,杀了关公父子,并由此引发了吴蜀一场大战,张飞和刘备也在战前战后分别死去,关公的那句骂人话“虎女焉能嫁犬子”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 我记得“毛批”曾评论过关公这句不恰当的话,刘备娶过孙权的妹子,

家乱而国衰,一纸兴亡看东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说孙权,早年也是个英雄人物,坐领江东,举贤任能,大破黄祖于西塞山,两拒曹操于濡须口,就连在逍遥津处境最艰险时,他仍能“便马善射”,无怪曹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然而,东吴兴由孙权,亡亦由孙权。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江东最高统治者的孙权,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却相当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由此,家都不齐,国非但不治,而且是大乱而特乱,东吴由此而衰,孙家又出了个孙晧这个不肖子孙,连

不要过分贬低历史上的赵云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

三国时期的樊城保卫战

一、荆州问题的由来 荆州是故楚地,长期以来就是独立于中原文化的经济、文化区域。其经济中心是江陵(故楚都“郢”就在江陵附近),一条经襄阳、宛城的“驰道”把它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在历史上,楚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期敌视,其分界大致在襄阳、宛城一线,一般认为,襄阳是楚地的门户,宛城是中原(“中国”)的门户。在三国时期,荆州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区域内还有大量未归化的原始部落,经济并不发达。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讨董联军起时,长沙太守

黎阳之战——袁氏势力真正的终结

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曹操在官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似乎袁、曹之争的结果已经决定了。但在当时,曹操可没有这么乐观。官渡之战的直接成果不过是打退了袁绍的进攻,避免了一次失败。说到胜利,那似乎还很遥远。事实也的确如此。官渡之战后,曹操又花了六个整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袁氏的势力,统一了北方四州。——这比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持续时间还要长。这中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黎阳之战、邺城之战以及白狼山之战。每次作战都经历了半年左右,比官渡之战不稍逊色。 官渡胜利后,曹操为自己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喜怒不形于色探析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喜怒不形于色探析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

魚豢的《魏略》写出了蜀国大将魏延被杨仪等人谋杀的真相。陈寿有老师谯周提供的魏延被谋杀事件真相的第一手资料,由于社会环境的制肘而难以正面写入《三国志》,便在《三国志》里表现了当时蜀国官方史料的矛盾、错误和漏洞,留下了揭示魏延事件真相的种种史料线索,客观上成为《魏略》的佐证。裴松之错判《魏略》所写魏延案件的史料性质为无根据的敌国传言。常璩的《华阳国志》错误地裁剪编排史料,论说魏延事件颠倒史实。

是非曲折《出师表》

是非曲折《出师表》

正所谓“历史就是任人揉捏的小姑娘”,千百年前当蜀国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时候,丞相诸葛孔明声泪俱下地写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语句表达其报效国家的政治意图,竟然会遭遇后人的各种非议。有争议《后出师表》的真伪性的,有质疑诸葛亮为彰显自己的愚忠而把无辜的蜀汉人民捆绑在战车之上,有学者认为《出师表》所表达的精神思想在当下已属于糟粕,必须予以剔除,更有才华横溢的网友把《出师表》彻底颠覆,谋士诸葛亮摇身变成黑社会大佬……这世道,怎一个“乱”字了得……

千古奇冤还是刚愎自用——一代武圣关羽之死

千古奇冤还是刚愎自用——一代武圣关羽之死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月英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月英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 夷陵之战论述和军事辨析

    夷陵之战论述和军事辨析

    一。概述: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将星陨于荆州,一代名将关羽在临沮落马受诛,荆州易主。关羽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的开始。关羽死后一个月,建安二十五正月,曹操去世,同年十一月曹丕篡汉,年号黄初,这一年是公元220年。虽然汉献帝被废,但并不意味着汉朝彻底灭亡。蜀刘备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称帝,年号章武,国号“汉”,意为继承汉统。同年秋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率蜀汉精锐十余万,对东吴发动了荆州战役,而这场战役也成了这个时代结束的标志。孙权袭荆州之后,正在志满意得,坏消息却传来了。吕蒙等大将相继亡

    相关人物: 刘备 陆逊 孙权 孙桓 关羽 冯习 朱然 潘璋 曹丕 赵云 阅读 1884

  • 曹操的自信与自卑

    曹操的自信与自卑

    在三国人物中,曹操(公元155年~220年)无疑是对时局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的为人处事也变化无常,难以捉摸。这其实是他自信、自卑的双重人格的突出表现,那么曹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双重人格呢? 什么是多重人格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个人特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总和。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而当这些成分彼此失调的时候,人就会造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其突出特征为:(1)、一个人可以具有两种或多种的人格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里出现(2)在某个特

    相关人物: 曹操 吕伯奢 陈琳 张绣 袁绍 吕布 曹腾 杨彪 秦朗 阅读 975

  • 刘备为何挑选李严和诸葛亮做托孤大臣

    刘备为何挑选李严和诸葛亮做托孤大臣

    刘皇叔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结果遭到东吴陆逊的反击,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兵折将。后来在永安白帝城内一病不起。临死时,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当然一同被受命托孤的大臣的还有李严。 因为诸葛亮的大名大家都知道,刘备手下有很多文武大臣,现在为何要挑选李严: 其一,为何不是赵云?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尽管在小说中生龙活虎,可是在正史中,只是刘备的警卫长,官衔不够。而且赵云是刘备的心腹,都是刘备从荆州带回来的旧部。把诸葛亮和赵云放到一块儿,难免会形成个人小宗派。 其二,为何不用魏延。魏延也是一员大将,且对刘备忠心

    相关人物: 李严 刘备 诸葛亮 魏延 赵云 刘禅 高胜 高定 杨洪 辅匡 阅读 3121

  • 也谈孙权集团的战略失误

    也谈孙权集团的战略失误

    孙权凭借父兄两代人的努力和基业,积极的发掘内部的优秀人才,与刘备和曹操是鼎足而三分天下,是一代雄主。但是,他也犯了许多的战略或战术上的错误。兄弟以为主要有四点失误:一、总体战略失误。鲁肃第一次晋见孙权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设想:尽长江之极而守之。出击刘表与刘璋,占领长江以南的土地,在出兵北伐。孙权后来说:这是鲁肃最让他欣赏的两方面之一(另一方面是赤壁大战劝止孙权投降)。从此,孙权集团的军事行动就按照鲁肃的设想开始进行了,先是征讨黄祖,后为有占据荆州,不惜与刘备集团大打出手……但是,孙权集团

    相关人物: 孙权 刘备 鲁肃 曹操 刘表 刘璋 关羽 黄祖 袁绍 孙策 阅读 2976

  • 荆州和益州在三国时期内在的关联

    荆州和益州在三国时期内在的关联

    让我们先回顾中国汉前的历史,看看当年战国七雄是如何在这两地方争雄的?楚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池,西翼无忧,而秦攻略蜀地,扩地千里,成就霸业之资。并且让方城汉水之险和楚共有。而战国后期,秦先平三晋,北破燕都,挥师南下,灭楚的会战就在荆州以北的陈地进行的,最后平定天下。 在看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北进破咸阳。被封王立于蜀地,烧栈道。而招韩信后,北据关中,彭越在荆州牵制项羽于荆州。韩信北上平燕赵。刘邦荥阳拒项羽,终平定天下。 让我们看看他们间的规律,秦占领蜀地,刘邦也是,秦有关中,刘邦也是,秦统一北方(除了

    相关人物: 曹操 刘备 孙权 马腾 成就 项羽 诸葛亮 鲁肃 韩信 关羽 阅读 1200

  • 才俊何必是狂士

    才俊何必是狂士

    刘备遇见诸葛亮之前,虽胸有大志,却似流寇一般,投东奔西,居无定所,屡吃败仗。按今天的话说,刘关张三人的合股公司,没有战略规划,公司无法做大做强。后来贤人司马德操告诉刘备一个商业机密: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于是刘备才三顾茅庐,言行谦恭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对孔明军师言听计从,君臣合力成就了三分天下居其一的业绩,孔明也赢得了千古智圣的美名。此后凤维庞统也来到刘备帐下,其待遇却远不及孔明,刘备不怎么重用凤雏庞统,大有文章。庞统的才智肯定不亚于诸葛亮,司马德操、徐庶等贤人一再

    相关人物: 庞统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周瑜 司马徽 鲁肃 阅读 967

  • 论《隆中对》

    论《隆中对》

    孔明的《隆中对》为世人熟知,姑且不论是否其本人所作,然当时的形势,曹操已统一北方,挟天子令诸侯。孙权领袖江东。是当时军阀割据中最强的两个。以当时刘备的军事实力,是无法与二人抗衡的,那么留给刘备发展和与二人争天下的资本只有荆益二州。是已经固定的比较可行的战略,孔明显然也看到这点。后来也是这样做的。但这只能说孔明研究形势比较实际,仔细,倒也不比大加吹捧《隆中对》在其没有成型之时,已有弊点。发展到使刘备集团能跨有荆益已是万幸。如果没有在赤壁之战中胜曹操,那更是不知要几时才能完成它的第一步——取荆州为家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刘备 孙权 曹操 刘璋 张松[刘璋] 张飞 阅读 1279

  • 从博弈论角度看六次北伐的真实目的

    从博弈论角度看六次北伐的真实目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魏国也不敢进攻蜀国。因为同年的五月,吴国派陆逊率兵大举攻击魏国,魏国早有提防,吃了点小亏,双方作罢。 诸葛亮失去了割凉州的最佳时机,再也难于偷袭了。在这个最新的当前条件下,诸葛亮再次妙手出奇招,作出惊人之举:连续攻击魏国5次(演义作7次),并且胃口变大了,不再是只要关西凉州,而是关西凉州、关中长安全部都要吃掉! 这个选择究竟好不好呢?一般说法都是:“劳而无功”、“诸葛亮不行”。 这种说法不正确。诸葛亮先前没有抢到凉州,而现在居然凉州、长安都想要,那就是个不可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司马懿 张郃 孙权 袁术 刘禅 陆逊 阅读 600

  • 赵云和关羽

    赵云和关羽

    我是把他们二人来做比较,仅供参考(我尽量以演义为准)。1。 武力:关羽胜。赵云和文丑50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一刀斩了和文丑齐名的颜良(别扯上赤兔,赤兔是吕布先骑的,如果关羽骑赤兔是浪得虚名,那吕布不也一样吗?关羽忽然冲入敌阵,一定会有人阻止他,那时赤兔被包围了,根本无法移动,谁敢说他是凭赤兔赢的?所以关羽是杀光附近的敌人才冲去打颜良,颜良还会笨到把关羽当友军吗?他难道不会有防备吗?所以关羽一刀杀死颜良是实力!还有,赤兔真的很强吗?吕布骑著它既没杀死张飞,连被伏兵包围的夏侯敦都杀不死,典韦一边撤退,

    相关人物: 关羽 赵云 刘备 颜良 吕布 曹操 文丑 刘禅 鲁肃 黄忠 阅读 10396

  • 一代英主刘备

    一代英主刘备

    刘备是现代许多人贬多赞少的人物。以下八件事取自〈三国志〉及裴注,让大家了解这位西川霸主英气的一面。怒鞭督邮“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刺客不忍“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安民下士“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即上面件事)。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火烧博望“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

    相关人物: 刘备 法正 孙权 习凿齿 刘表 于禁 鲁肃 夏侯惇 阅读 1635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