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关公想将女儿嫁给谁?

《三国演义》中,东吴孙权为了和荆州的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公知道后,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孙权比成了狗。结果是两家闹翻,孙权派吕蒙抄了关公的后路,夺了荆州,杀了关公父子,并由此引发了吴蜀一场大战,张飞和刘备也在战前战后分别死去,关公的那句骂人话“虎女焉能嫁犬子”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 我记得“毛批”曾评论过关公这句不恰当的话,刘备娶过孙权的妹子,

家乱而国衰,一纸兴亡看东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说孙权,早年也是个英雄人物,坐领江东,举贤任能,大破黄祖于西塞山,两拒曹操于濡须口,就连在逍遥津处境最艰险时,他仍能“便马善射”,无怪曹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然而,东吴兴由孙权,亡亦由孙权。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江东最高统治者的孙权,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却相当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由此,家都不齐,国非但不治,而且是大乱而特乱,东吴由此而衰,孙家又出了个孙晧这个不肖子孙,连

不要过分贬低历史上的赵云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

三国时期的樊城保卫战

一、荆州问题的由来 荆州是故楚地,长期以来就是独立于中原文化的经济、文化区域。其经济中心是江陵(故楚都“郢”就在江陵附近),一条经襄阳、宛城的“驰道”把它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在历史上,楚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期敌视,其分界大致在襄阳、宛城一线,一般认为,襄阳是楚地的门户,宛城是中原(“中国”)的门户。在三国时期,荆州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区域内还有大量未归化的原始部落,经济并不发达。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讨董联军起时,长沙太守

黎阳之战——袁氏势力真正的终结

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曹操在官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似乎袁、曹之争的结果已经决定了。但在当时,曹操可没有这么乐观。官渡之战的直接成果不过是打退了袁绍的进攻,避免了一次失败。说到胜利,那似乎还很遥远。事实也的确如此。官渡之战后,曹操又花了六个整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袁氏的势力,统一了北方四州。——这比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持续时间还要长。这中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黎阳之战、邺城之战以及白狼山之战。每次作战都经历了半年左右,比官渡之战不稍逊色。 官渡胜利后,曹操为自己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是弃暗投明还是卖主求荣——从张松献图说起

是弃暗投明还是卖主求荣——从张松献图说起

张松是刘璋手下的主要谋臣之一,在纷乱的后汉三国时期,虽然被旧主重用,但是却察觉到以刘璋暗弱的性格,根本不能保证自己所代表的部分益州势力的利益,同时也不能确保益州的平安,势必很快就会被其它割据势力所吞并。因此,他连同法正等部分当地势力,做出了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投靠正日益壮大的刘备集团,并将决定付诸行动最后获得了成功。 张松虽然“自负其才”,但是对于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还是显得有些不够成熟。鼓动刘备在涪县暗算刘璋,不合时宜,“不智”一也致信刘备提出疑问,否智者所为,“不智”二也。而由于自

战火连天:三国里那些被人津津乐道的火攻之战

战火连天:三国里那些被人津津乐道的火攻之战

冷兵器的时代,是火烧热了那片大地。战火弥漫的三国烽烟从未间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很明显,这三次战役都与火有关。具体说就是官渡之战决定了中原大地的霸主;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的局面;夷陵之战则使鼎足之势更稳固。可以说整个三国都贯穿在这三把火中。除此之外还有诸葛亮刚出山时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火攻之战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三国时期主要人物姓氏族谱

三国时期主要人物姓氏族谱

汉末郡国之间名门望族众多,如何理清盘根错节的家族关系,如何辨清枝叶茂盛的长幼之分,一点点从诸多历史文献中,找出你所需要的答案。刘焉刘表刘备外其余皇室子嗣的生存状况、一手构筑曹魏王朝领导建安文学的曹氏、四世三公的河北之雄袁氏,龙虎狗三国之分的诸葛氏,如繁星般闪烁在汉末三国天空中的诸多英杰们,想必你能找到所有你希望找到的。

西凉军团如何将汉王朝送入坟墓

西凉军团如何将汉王朝送入坟墓

董卓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立挟持汉献帝,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而且他生性凶残,犯下诸多罪行,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发动董卓讨伐战,后来联军发生内哄,转而成为了各军阀互相争战的情况,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死后部下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占据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三国时代。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乔婉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乔婉

小乔,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在史书《三国志》中名字写作“小桥”(古时乔桥二姓相通)。生卒年不详,庐江皖县(今安庆潜山)人。小乔在三国时归属吴国,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是当时有名的东吴美女,同时她与姐姐大乔(大桥)合称“二乔”,据传都为绝世美女。小乔为乔公(乔/桥国老)次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妻。

  • 关羽降汉是自欺欺人

    关羽降汉是自欺欺人

    关羽被困土山,张辽前来劝降。张辽巧妙地用刘备做“杠杆”,终于撬动了关羽的心。但关羽随即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我曾经与刘皇叔盟誓,共扶汉室,我今天只投降汉帝,不投降曹操。第二,把刘皇叔的俸禄足额发放给我的两位嫂嫂,以供养赡,其他所有闲杂人等,都不许到门上打扰。第三,我只要一知道刘皇叔的去向,不管千里万里,我立即就要辞别,去寻皇叔。这三个条件,缺一个我也不会投降。你赶快回去报告,给我个准信。” 让我们为关羽的急智叫一个好!因为这三个条件一说出来,说明关羽已经为解决自己的“认知失调”迈出了重要的一

    相关人物: 关羽 曹操 张辽 刘备 刘协 阅读 374

  • 三国史上值得关注的魏讽大案

    三国史上值得关注的魏讽大案

    关于魏讽一案,《三国志》中着墨不多。但要是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场政治大清洗是一个有预谋、有组织和有余地的,是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以来精心炮制出来的。魏讽案是曹丕坐镇大后方一手搞起来的。《通鉴》上说:“太子丕诛讽,连坐死者数千人。”值得注意的是时人对魏讽的评价:“讽奸雄,终必为乱”。前面这个定位“奸雄”,能获得这样“美誉”的除开魏讽,大概只剩下曹操了吧?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这次大清洗要由曹丕来主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位。在魏讽一案中,王粲的儿子也被连坐杀掉。曹操闻讯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

    相关人物: 魏讽 张绣 曹操 曹丕 王粲 刘备 孙登[吴] 陈寿 阅读 1510

  • 神秘机械:诸葛亮是否造出了木牛流马

    神秘机械:诸葛亮是否造出了木牛流马

    神秘的木牛流马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

    相关人物: 诸葛亮 杨仪 王平 司马懿 阅读 474

  • 由许贡的一封信谈郭嘉对孙策的预言

    由许贡的一封信谈郭嘉对孙策的预言

    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都出现了郭嘉对孙策的预言,而孙策也鬼使神差般的走向了那个预言。对于拥郭派他成了“奉孝神谋”的有力证据,而对于疏郭阵营他却成了诋毁郭嘉的中心要点,因为他们可以以此为证据说郭嘉只是一个说大话的骗子,再加上裴松之的注解更是让这件事火上浇油,你我唇枪舌箭好不热闹。个人认为:越是矛盾的激化点,越蕴藏着丰富的开采价值(个人认为郭嘉的魅力就在于此)。这件事说的通,则郭嘉“神谋”当之无愧(三国中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要是说不通则骑虎难下,尴尬难当。对于这件制胜法宝有些

    相关人物: 孙策 郭嘉 许贡 曹操 张昭[吴] 刘繇 王朗[司徒] 阅读 1802

  • 《三国演义》中必学的六大领导艺术

    《三国演义》中必学的六大领导艺术

    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常叹言没有好的管理书目可读,其实殊不知中国的古典著作中蕴藏了多少宝藏。拿《三国演义》来说,虽然是一部文学著作,但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其中最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的六大领导艺术如下: 一、感情投资,长线收益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说道:长坂坡一役,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仓惶逃命,连爱子阿斗也陷落敌阵。当赵子龙冒死救出阿斗来到刘备面前,把阿斗交给他时,刘备却将其丢在一旁:“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刘备摔阿

    相关人物: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马谡 刘禅 赵云 袁绍 王平 典韦 张绣 阅读 462

  • 诸葛亮不是战争狂

    诸葛亮不是战争狂

    诸葛亮绝非战争狂。他六出祁山有他的理由。演义中说是报先主知遇之恩,这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以攻为守。蜀国虽然富裕,可是兵力远远不如魏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出兵一次比一次少,而给魏国没有造成多大损害。钟会伐蜀的时候,魏国官员说,此时魏国经过休养生息,兵精粮足。可见诸葛亮、姜维只是给魏国边境带来些麻烦,一点也没有给魏国中心地区的积累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蜀国战略纵深太浅,打下阳平关,汉中就没什么保证了,再打下剑阁,就可以直接威胁成都。看后来邓艾、钟会就可以知道。从这两方面考虑,蜀国虽说地势险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姜维 钟会 魏延 邓艾 刘备 阅读 1159

  • 刘备为何能在用人方面百无一失?

    刘备为何能在用人方面百无一失?

    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不是民间传言“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他之所以能在尔虞我诈乱纷飞的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在用人之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那么,刘备的用人之道究竟有如何厉害之处值得世人钦佩呢? 刘备首次下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毅然决然的决定抛头颅,洒热血建功立业是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而在当时,跟随刘备起家的有关羽、张飞、简雍三人。关羽为人,好读圣贤书,体恤士卒却傲于士大夫张飞与关羽恰好相反,非常敬仰士大夫,却不体恤士卒而简雍其人,恰

    相关人物: 刘备 赵云 刘巴[蜀] 公孙瓒 张飞 关羽 诸葛亮 简雍 袁绍 刘璋 阅读 1055

  • 关羽曾是草莽匹夫和诡谲小人

    关羽曾是草莽匹夫和诡谲小人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7月19日,知名评论人金玉坚在其博客发表文章指出,其实,在早期民间文艺作品中,关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草莽匹夫和诡谲小人。关羽由人而神用了800年,而且是神中之神,战神、财神、文神、农神一把抓,“升官”速度超快,从汉代的寿亭侯到宋朝的“义勇武安王”,再到元朝的“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到了明朝更是不得了,干脆称帝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是也。他的武庙遍地开花,香火之盛,远超孔老夫子的文庙。如今,义薄云天的关羽大帝早已深入人心,可他在早期民间文艺中是个什么形象?

    相关人物: 关羽 周仓 蔡阳 貂蝉 黄忠 张飞 刘备 阅读 1073

  • 心平气和说云长

    心平气和说云长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这首诗,相信喜欢演义更甚的朋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也许,在某些关黑的眼里,甚至会觉得恶心。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是,至少这首诗道出了很多事实。关羽的忠义名声,在大受追捧的明清以前,就已经传遍天下。罗贯中老先生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虽然论云长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鉴于吧里经久不息的黑关羽的风气,今天娶妻还是要老调重弹一回。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娶妻就不从头到尾在将云长的

    相关人物: 关羽 颜良 刘备 陈寿 曹操 赵云 张辽 周瑜 车胄 阅读 1038

  • 青梅煮啤酒——道乐进

    青梅煮啤酒——道乐进

    一个名将的身后,总有无数光环和大的业绩,单说魏五子良将,张辽北征南战,于禁智平青洲兵乱,张郃守汉中、破街亭,徐晃破马超、救樊城,而乐进,更多的时侯只是充当一个默默的配角,也被当代人定位在“二、三流”的行列。纵观乐进的一生,前半生随曹操征战北方,“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是乐进戎马生涯的开始,“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说了乐进前期

    相关人物: 乐进 淳于琼 张辽 曹操 吕布 张超[张邈弟] 眭固 袁谭 张绣 于禁 阅读 2150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