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华佗是波斯人还是印度人

华佗,中国三国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与曹操同乡,并为其所杀。这位古代神医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果真有如此神奇人物?史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本身就是个神话故事,而且他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教传说。这个故事与“曹冲称象”一样,都是印度的舶来品。但也有学者对陈寅恪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华佗确实是中国的神医。历史上的华佗到底是何样人物,看来也只能作为一个不解之谜留待后人去考证。 第一个系统研究华佗神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一身严肃,治学严谨的大学

曹魏名将曹真战绩考

近日闲逛四处,发觉曹真人气极高,近乎被口径一致地称之为“一代名将”。不少强帖甚至比之于诸葛、司马之流,更有甚者称其用兵远过司马、诸葛。凡此种种,某家实在“心不能平”,故抒愚意,粗略评议一下子丹战绩。 看曹真同志的战绩(以下皆取自本传): “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当时的曹真,已经统领了虎豹骑,又有“鸷勇”之名。讨平这“贼”字辈的“小人”自是信手拈

关公想将女儿嫁给谁?

《三国演义》中,东吴孙权为了和荆州的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公知道后,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孙权比成了狗。结果是两家闹翻,孙权派吕蒙抄了关公的后路,夺了荆州,杀了关公父子,并由此引发了吴蜀一场大战,张飞和刘备也在战前战后分别死去,关公的那句骂人话“虎女焉能嫁犬子”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 我记得“毛批”曾评论过关公这句不恰当的话,刘备娶过孙权的妹子,

家乱而国衰,一纸兴亡看东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说孙权,早年也是个英雄人物,坐领江东,举贤任能,大破黄祖于西塞山,两拒曹操于濡须口,就连在逍遥津处境最艰险时,他仍能“便马善射”,无怪曹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然而,东吴兴由孙权,亡亦由孙权。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江东最高统治者的孙权,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却相当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由此,家都不齐,国非但不治,而且是大乱而特乱,东吴由此而衰,孙家又出了个孙晧这个不肖子孙,连

不要过分贬低历史上的赵云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

魚豢的《魏略》写出了蜀国大将魏延被杨仪等人谋杀的真相。陈寿有老师谯周提供的魏延被谋杀事件真相的第一手资料,由于社会环境的制肘而难以正面写入《三国志》,便在《三国志》里表现了当时蜀国官方史料的矛盾、错误和漏洞,留下了揭示魏延事件真相的种种史料线索,客观上成为《魏略》的佐证。裴松之错判《魏略》所写魏延案件的史料性质为无根据的敌国传言。常璩的《华阳国志》错误地裁剪编排史料,论说魏延事件颠倒史实。

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文学青年曹植的悲喜人生

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文学青年曹植的悲喜人生

曹植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文学家,整个三国时代的文风的领导者。由于很有才学,早年被曹操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后因种种原因失宠。魏文帝时,他受兄长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魏明帝时,曹植多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终未能如愿,忧郁而死,年仅四十一岁。曹植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信任危机:兄弟真的如手足吗?

信任危机:兄弟真的如手足吗?

三国里一直为人们千古传诵的“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报效国家结为异性兄弟,这誓言唱响至今,不知影响了多少热血男儿。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我们仿佛能够看见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

安阳发现曹操墓

安阳发现曹操墓

12月27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宣布重大考古发现,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

三国中十个被低估的人物

三国中十个被低估的人物

以下十个三国人物当中,除孙邵在演义里未提及,其他九位在演义里都有被低估,或与史实不符之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 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

    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是个排在关、张、赵、马、黄后面的小配角,最后还成为叛臣,遭受满门抄斩。但据史书所载,魏延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备受刘备的信任。而魏延之死,则是由于诸葛亮在临死之际,故意将军权交给魏延的死对头长史杨仪,导致两人火并,最后杨仪假丞相之遗命,将魏延处死。诸葛亮之所以要假杨仪之手处死魏延,这是因为诸葛亮对魏延充满偏见。那么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从何而来呢? 什么是偏见 在心理学中,偏见泛指个人根据一定的表象或虚假信息所做出的错误判断,它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

    相关人物: 魏延 诸葛亮 关羽 刘备 杨仪 孙权 张飞 阅读 417

  • 《三国演义》中“声誉不佳”的周瑜是如何炼成的

    《三国演义》中“声誉不佳”的周瑜是如何炼成的

    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查阅史料得知,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与演义小说里的形象截然不同。

    相关人物: 周瑜 诸葛亮 程普 曹操 孙权 蒋干 刘备 阅读 358

  • 胡子惹麻烦

    胡子惹麻烦

    揭露一个刘备的隐痛,有史可依,诸君看完勿要气恼@初……(张裕)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zhuo]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lu]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三国志·周群附张裕传》)起因是刘备觉得张裕的大胡子摸样可笑,就嘲他几句。本来嘛,“白面有须,是为美也。”胡人似的胡子是滑稽了一点,可是刘备似乎没有随身带镜子他自己嘴上一毛不拔倒不记得了。

    相关人物: 刘备 张裕 周群 诸葛亮 阅读 2056

  • 无良神医:华佗用医术诈取官职以致被杀

    无良神医:华佗用医术诈取官职以致被杀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一名旉。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先为当时的沛相,魏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之父陈珪举孝廉,后来太尉黄琬亦曾辟他,因世道争乱而皆不就官。华佗的医术,历来就是脍炙人口,他在东汉时便已经可以施用打开腹腔的外科手术,而后又使用针线缝合,和现代医术如出一辙,书曰:“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十馀日中,鬓眉堕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

    相关人物: 华佗 曹操 关羽 曹冲 黄琬 边让 陈珪 陈登 曹丕 阅读 441

  • 杀掉吕布是曹操人生的转折点

    杀掉吕布是曹操人生的转折点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一个桥段,徐州之战吕布被曹操生擒之后欲斩之而后快,吕布慌乱中向曹操求饶说,以我吕布之勇猛,为丞相效犬马之劳,何愁天下不平,杀之岂不可惜啊?曹操犹豫不决,咨询旁边的刘备,玄德以为如何?刘备只道曰,公忘乎丁原董卓之故事乎?曹操遂下杀心,一代猛将吕布遂人头落地。 这个故事中导致吕布灰飞烟灭的好像刘备的作用更大一点,刘备不想让吕布活,为啥呢,前面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就不提了,单讲后来刘备和吕布争夺徐州的战争,徐州下邳几经易手,最后还是被曹操后来居上,摘了徐州这颗桃子。从刘备和吕布

    相关人物: 吕布 曹操 刘备 丁原 董卓 张绣 黄忠 马超 关羽 赵云 阅读 895

  • 大头鬼三国演义排行榜

    大头鬼三国演义排行榜

    民间有一说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看遍三国,猛将如云,除此几员一流上将之外,另有庞令明、太史子义、甘兴霸等均可与其一见高下。这些虎将的武力,在游戏里都在97-100之间,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头深以为,一流高手之间的对决,跟其状态,心理,甚至坐骑的状态都有很大的关系,就象西方一个达什么奇的画画的人说的,一个鸡蛋从几个角度上来看还是不一样的呢。一个人也是这样,早点吃的好不好,昨晚做爱爽不爽等,都会影响到今天的武力发挥。所以,我们给他们排名次,就拿他们一生的战绩来说话,各位觉

    相关人物: 赵云 张飞 吕布 马超 刘备 许褚 关羽 黄忠 阅读 5413

  • 风流顾曲郎

    风流顾曲郎

    周瑜幼年丧父,母亲带他回到舒城老家,立志将他培养成乱世之中的栋梁之材。他果然不负期望,十四岁,便已文武双全,琴艺高绝。真是琴艺高绝。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能得此句,而且是在酒醉时,仍能听出一音的细微之误,他对琴音是何等的熟悉,对抚琴又是何等的热爱?也只因为这一句,多少个琴者误抚琴弦,或者无意,或者试探,或者紧张,或者爱慕,或者……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搏他,他的一回顾?一千八百年来,有多少敬慕他的人,也仅仅是因为这一句而对他矢志不渝?多少后世的少女又恨生不逢时,纵使会弹的一手好琴,却也再不可

    相关人物: 周瑜 阅读 1332

  • 假如庞统不死---三国会有什么变化

    假如庞统不死---三国会有什么变化

    《三国演义》说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初见孙权,孙权就决定不用他。后来去见刘备,刘备也觉得他生得丑陋,心中不悦,只派他做个耒阳县令。他是吃了外表难看的亏的。难怪孔子早就有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连孙权、刘备都犯上这个毛病。其实庞统只是“少时朴钝,未有识者”,不见得便是长得难看。他在襄阳时,司马徽便称他“当为南州之冠冕”,庞德公甚至称庞统为“凤雏”。庞统也颇为自负,有一回,同顾劭谈论,他对顾劭说:“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意说他辅助帝王,治理天下,颇

    相关人物: 庞统 刘备 诸葛亮 鲁肃 孙权 刘璋 周瑜 阅读 8221

  • 从魏延之死谈诸葛亮

    从魏延之死谈诸葛亮

    魏延该不该死?人各有其看法,也不必强求一律。从罗老笔下故事的完整性及合理性来讲,魏延该死。其责任自身要负八、九成。《三国志》里则把前因后果写的更让人信服。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依稀可见诸葛亮的身影。公元234年秋,垂危之际的诸葛亮自知难以活着回到汉中,预托死后的军事。决定由杨仪暂时指挥全军撤退,而由魏延断后。在这里诸葛亮已经预见到了魏延可能不服从命令,其措施就是尽可能减小因此而造成的损失。至於魏延后来,擅自提前回师并将栈道烧断,几乎置杨仪的蜀军主力于死地,还公然指挥部队进攻杨仪,导致失败被斩,这不

    相关人物: 诸葛亮 魏延 杨仪 刘禅 姜维 刘备 蒋琬 司马懿 阅读 1309

  •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

    周瑜与诸葛亮全面比较分析贴

    先说说发贴原因:本来周瑜和诸葛亮一名将一名相,并没有可比之处,但一则因为有人总是拿二者做比较,二则因为三国演义故意贬低周瑜抬高诸葛亮,甚至捏造出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等事迹来抹杀周瑜赤壁之战的功绩,神话诸葛亮,还硬生生给周瑜安上一个“心胸狭窄”的罪名,使周瑜从此成为“小心眼”的代名词,遗臭万年。这对一个心胸宽广,非常完美的一代名将是非常不公平的。本贴将以正史三国志为主证据,以其他在史学界有崇高威望的正史为辅,野史和三国演义不予考虑,也请想回贴辩论的朋友引用史料时慎重。 关于这一点我要特别强调

    相关人物: 周瑜 诸葛亮 孙权 曹操 刘备 鲁肃 孙策 蒋干 张鲁 阅读 2789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