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漫谈于禁、乐进

为曹魏名将之中,于禁、乐进二位将军当是佼佼者。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以雨纹观之,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曹操在汉献帝前着重夸赞三人,并特别加官,可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分析夏侯惇受宠之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来提出这么一个疑问的――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

刘备的难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襄的前一年,刘备见到年轻的诸葛亮,他们的交谈涉及天下大事,被目为对策史称《隆中对策》。对策中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

关于张飞生平中的几件大事

一、“杀”与“欲杀”。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后来八拜之交指八种交情”,即“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廉颇相如刎颈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桃园结义生死之交”、“管仲叔牙知我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笔者现将其搜集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跨越千年的追问:刘备为何不派兵救关羽?

跨越千年的追问:刘备为何不派兵救关羽?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半年后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兵败被杀,刘备集团也永远失去了对荆州的占领。战争结果的尘埃落定却难以平息后人心中的疑问:曹操连续三番的向荆州派援军,而成都方面的刘备集团却为何没有任何动静?是诸葛亮想借刀杀人?还是刘备的默许纵容?还是另有隐情?......

周瑜:三国历史上那颗最璀璨的明星

周瑜:三国历史上那颗最璀璨的明星

吴偏将军、南郡太守。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

忠勇果敢的江东虎臣——黄盖

忠勇果敢的江东虎臣——黄盖

黄盖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是故南阳太守黄守亮(子廉)的后人,后来因为子孙分离,黄盖之祖自从迁至零陵后,便于此地为家。东汉末年孙坚麾下将军,是孙家三代元勋赤壁之战中提议火攻,亲自诈降而大败曹操。黄盖当官决断,凡事不拖拉留滞,国人都思其恩义,又图画他的形貌,四时祠祭。到了孙权践阼后,追论其功,赐其子黄柄爵关内侯。

足坛十大明星PK三国十大名将

足坛十大明星PK三国十大名将

冬奥会已经落幕,亚运会还遥遥无期,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体育盛事恐怕就要数南非世界杯了!经过我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考究,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三国豪杰居然和我们盛名在外的足球巨星有着巨大的相同之处!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本专题,献给同样喜欢三国和足球的你。虽然国足近期有所进步,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要说,本专题不含国足成分,请放心阅读!

  • 名将郭淮

    名将郭淮

    洋洋洒洒一部三国演义,其中有多少被罗贯中歪曲了真面目的人,像什么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诸葛周瑜等人都被大家说烂了,我就不多费口水了,今天说说一个在罗贯中笔下被屈死的人——郭淮。老规矩,先说说家谱。郭淮字伯济,太原(并州)阳曲人。他爷爷叫郭全,曾任汗大司农,父亲郭缊,历任雁门太守。郭淮也算是个世家出身吧。后举孝廉,为平原府丞。后曹操讨张鲁他也算个跟班的参加了,不过没留下记载。后来曹操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以郭淮为军司马。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阳平关,当时守将夏侯渊与刘备抗衡了一年有余。二十四年,主将夏

    相关人物: 郭淮 姜维 刘备 廖化 蛾遮塞 曹丕 夏侯渊 张郃 诸葛亮 曹操 阅读 3654

  • 曹操因一句难听话就要了替身加亲家翁崔琰的命

    曹操因一句难听话就要了替身加亲家翁崔琰的命

    替身,是指替代别人的人,多指代人受罪的人。此类现象在当今的演艺圈中比较多见,替身演员代替影片中原演员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难度的动作和技能。另外,有的外国政要挑选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充当替身,让替身代替自己出现在环境比较复杂的场所,避免自身遭到暗算与攻击。当然,替身这类工作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已有之。魏武帝曹操,就有过一个替身。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灭掉袁绍平定北方后,声威大振,献帝因而下诏,曹操由魏公进爵魏王。此时的曹操可谓是春风得意。而此时,匈奴派使者觐见汉天子,使者听说曹操进爵为魏王,就提出

    相关人物: 曹操 崔琰 曹植 曹丕 陈寿 袁绍 阅读 254

  • 姐妹嫁人之梦幻组合:大小乔

    姐妹嫁人之梦幻组合:大小乔

    建安三年时,孙策挥师攻拔皖城,还有一个绝大的收获,那就是得到了为避战祸而流落到当地之乔公的两个女儿。 一对姊妹花,均号称国色,生的到底有多美?因为没有照片、画像之类的第一手资料留下来,不敢胡乱形容,能让孙策这样的帅哥看直眼的,你就可以感觉美到什么程度了,估计如果参加今天的什么选美大赛的话,就没有几个靓妹好意思再去报名现眼了。 有人会说:这种美实在太模糊了!那就是小同学不懂了,对美这种东西来说,其实全是由心出,其特性就是越这种“模糊美”,越能动人心魄。 曾有诗云:“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

    相关人物: 孙策 周瑜 许贡 小乔 曹操 桥公 大乔 刘表 曹植 诸葛亮 阅读 614

  • “吕布戏貂蝉”故事的历史真相

    “吕布戏貂蝉”故事的历史真相

    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小说演义。 据传貂蝉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 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精心包装为“闭月”,让她先投怀董卓,再引诱吕布,从而留下一个“吕布戏貂蝉”的千古传说: 一日,吕布趁董卓上朝,到风仪亭与貂蝉相会。吕布恐被董卓撞见欲离去,貂蝉却不允,假意要投池自尽,吕布慌忙拦阻。其时董卓打道回府,恰巧撞个正着。董卓大怒,

    相关人物: 吕布 董卓 貂蝉 王允 刘协 士孙瑞 李肃[东汉] 李儒 曹操 阅读 593

  • 驳赵云的看看

    驳赵云的看看

    最近,看了一篇《批赵云》的文章实在看不过去了。。。。。《批赵云》的第一点,不能用完美形容赵云。 难道完美这个词语就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得用来形容物品?中国文字有这样的规定么?国家法律有这样规定么?现在也有用好看去形容一个人,难道好看就只能形容东西?《批赵云》的第二点,赵云不是一流武将,原因是不够重量级。难道一个人的实力非得用官职来衡量?西汉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算是当时的一流武将了吧,但是他到死为止没有被封侯,而赵云还被封了顺平侯。按照《批赵云》作者说的,马超归顺刘备后都没有在露过脸,那么马

    相关人物: 赵云 马超 曹操 甘宁 关羽 刘禅 徐晃 张郃 周瑜 刘备 阅读 3621

  • 晋朝建立时主要功臣与曹魏的关系

    晋朝建立时主要功臣与曹魏的关系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是司马氏篡夺曹魏,司马氏没有得到人民支持,也只有很少的士族贵族支持建立晋朝,其实只要认真研究历史,就不会得出这样肤浅的结论。 司马氏执行的政策都是进步的,得到人民支持这点很容易理解,只要看看他们制定的政策,看看三国时期张悌等人的观点就能理解。至于士族贵族是否支持司马氏,这就要看曹氏与司马氏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了。《晋书》记载的晋朝建立时主要的大臣有王祥、郑冲、何曾、石苞、羊祜、杜预、卫瓘、陈骞、裴秀、张华等人。 如果简单看《晋书》传记,不会看出他们与曹氏是什么关系,甚至很容易产生

    相关人物: 司马昭 曹操 杜预 羊祜 何曾 贾充 司马师 阅读 4268

  •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太史慈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太史慈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 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色。不仅仅武艺超群,而且见识非凡,事实上太史慈是一员儒将。 那么太史慈为何不投奔刘备,江湖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其一,刘备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不一样。太史慈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不是别人三句话就能打动

    相关人物: 太史慈 刘备 刘繇 孔融 关羽 孙策 马超 曹操 赵云 张飞 阅读 974

  • 曹洪并非吝啬之人

    曹洪并非吝啬之人

    最近有兴趣复读了下曹洪传,陈寿说【富而性吝啬】,但我保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句评语,和曹洪诸多表现完全相反,我一个个说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 首先曹操起兵时,曹洪前去投奔曹操,而且不是曹洪一个人去的,史书记载很明确【洪将家兵千馀人】。看到【家兵】二字,就可知曹洪就是将自己全部家兵都交给曹操,而且募兵可是要钱的,曹操倾尽家财不过募兵五千,反观曹洪招兵起码也有四千多人,哪要花多少钱? 有人说曹洪这是投资,但投资也要看

    相关人物: 曹洪 曹操 曹丕 曹休 陈寿 陈温[东汉] 杨阜 曹叡 卞皇后[曹奂妻] 孙皎 阅读 1910

  • 东汉时期诸侯眼中的“黄巾贼”也曾改元建政权

    东汉时期诸侯眼中的“黄巾贼”也曾改元建政权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最大一次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覆亡。然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却因为组织性差、战斗能力弱等原因变成昙花一现,在几个月中迅速消亡。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虽然黄巾起义军没有建立起一支独立的政权,但是它却在短暂时期里声称成立政府,建年号,置百官。那么,这支庞大而又复杂的的起义军队伍曾经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权呢?他们又使用了什么样的年号呢? 在李兆洛编撰的《纪元编》一书中曾经记载黄巾军南阳起义领袖张曼成所带领的队伍曾使用“神上”年号。众所周知,年号在中国古代是被认

    相关人物: 马元义 宋建 张曼成 李典 夏侯渊 曹操 阅读 804

  • 诸葛亮VS郭嘉

    诸葛亮VS郭嘉

    相人第一:论眼光,对人物的分析和看法,郭嘉在三国人物当中那绝对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曹操奸雄之目已是出类拔萃,但一样高看了孙策,小看了刘备。煮酒论英雄,不用说,赢家还是刘老蔫,至少是把老曹骗过了。但郭奉孝一双慧眼将二人看了个分毫不差,甚至都算到了孙策的结局,恐怕只有管公明可与之媲美吧。但诸葛亮在这方面的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了。先不说他把荆州托与孤傲的关于造成的僵局是对是错,也不谈他因成见使魏炎处处为难有理无理。那马谡,杨仪,甚至是小小的押粮官,他在相人上犯的错误还真是偶然。张飞带着严颜结结实实拍了他一巴

    相关人物: 诸葛亮 郭嘉 曹操 袁绍 刘备 杨仪 孙策 张飞 阅读 20566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