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对诸葛亮伐魏的联想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演义》后期的主要写作思路。但是有七个必定失败的因素在出伐前就已经困扰着诸葛亮和蜀军,使得诸葛亮的北伐是必败无疑。下面我来说说这些必定失败的因素。 一、民心之败。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时三分天下,魏占其二,魏国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而此时北方百姓的心中以魏代汉的思想已经得到稳固,南方的百姓经过战乱,他们更加希望安居乐业,发展家园。可是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却扰乱的难得的平静。所以不管是魏国百姓还是蜀国百姓,都会因为诸葛亮的北伐对诸葛亮失去信心。 二、地理之败。西北之地自古就是出骑

漫谈于禁、乐进

为曹魏名将之中,于禁、乐进二位将军当是佼佼者。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以雨纹观之,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曹操在汉献帝前着重夸赞三人,并特别加官,可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分析夏侯惇受宠之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来提出这么一个疑问的――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

刘备的难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襄的前一年,刘备见到年轻的诸葛亮,他们的交谈涉及天下大事,被目为对策史称《隆中对策》。对策中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蜀汉政权的毁灭者——征西将军邓艾

蜀汉政权的毁灭者——征西将军邓艾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拨开演义迷雾直面真实的英雄豪杰

拨开演义迷雾直面真实的英雄豪杰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阴险狡诈的曹操,宽厚仁慈的刘备,忍辱负重的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的画卷中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掩卷遐想之余我们不仅会问,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他们果真是这样么?如果不是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走出演义的迷雾,还原那些曾经被后人误读数百年的三国英雄!

看《三国演义》中的美酒文化

看《三国演义》中的美酒文化

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整个小说中,关于酒和饮酒的记载虽不敢说每餐必饮,但说每回必有,总还差不多。英雄豪气干云,每每把酒助兴。且看几个著名的饮酒场面,便可知一二。

赵子龙七进七出张翼德据水断桥——当阳长坂坡

赵子龙七进七出张翼德据水断桥——当阳长坂坡

长坂坡,即三国古战场长坂坡,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县级市当阳市中心城区的长坂坡古遗址,乃三国时代赵子龙宣威之地。这里荆山余脉,东支南下所形成的冈岭地带,古曰"当阳长坂",或曰"当阳坂"。古时此地滨临云梦泽,虽后来湖面沉积为陆,但至东汉末仍多涝地、水网纵横。所以长坂坡自古以来为我国南北交通干线必经之地,古三国时长坂坡之战发生于此。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自襄阳追击刘备,张飞与赵云拒曹于此,演义的“刘玄德携民渡汉,赵子龙单骑救主”与“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悲催的三国酱油男——徐庶

悲催的三国酱油男——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 揭密毛泽东为何劲推《张鲁传》

    揭密毛泽东为何劲推《张鲁传》

    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批示印发《三国志》中的《张鲁传》,让中央委员认真学习,他还在1958年12月7日和10日写下长段文字,对区区几百字的《张鲁传》进行了两次倾情批注。第一个批语铅印件毛用笔划去没有用,深思后他另写了第二个,连同会议文件一同印发给与会人员。从中共历史看,在高规格的中央全会上把古代的个人传记作为会议材料下发的,唯有《张鲁传》,也只有这一次。这令与会的中央委员感到突然,也令后人感到不解。 毛泽东一生喜欢读《三国》,从少年牛背,到老年床头,《三国》伴随终身,

    相关人物: 张鲁 刘焉 曹操 张修[东汉] 于吉 陈寿 周瑜 刘备 诸葛亮 阅读 819

  • 千古一相诸葛亮为何饱受争议

    千古一相诸葛亮为何饱受争议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前,是没那么多人黑诸葛的,他们对诸葛是尊敬和佩服的,让我翻开历史文章,在《三国演义》前,就有很多歌颂诸葛亮的文章和诗篇。 其中最为熟知的(唐)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唐)李白“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宋)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苏轼“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唐)李商隐“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唐)岑参“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等等 这些人可没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且在罗贯中之前,为什么他们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司马懿 孙权 刘备 公孙康 孟达[蜀] 关羽 曹叡 曹真 曹操 阅读 3476

  • 被忽略的北方将才——朱灵

    被忽略的北方将才——朱灵

    前后左右将军并称四方将军,自汉以来即位于大、骠、车、卫以下的高级将军称号,主掌京师防卫与对外征伐。曹魏代汉沿袭此职,先后前将军有夏侯敦、张辽、满宠,左将军有于禁、张郃,右将军有乐进、徐晃担任过,以上皆三国名将,足以加衔四方将军。而史载后将军却较模糊,让对与前左右将军并列的此官职知之甚少,进一步讨论之前先引出本文的主角---朱灵。朱灵,字文博,清河郡鄃县人,最先依附于占据冀州的袁绍。初平三年,公孙瓒攻破青州黄巾军,直接威胁袁绍,冀州许多县相继倒袁,鄃县令季雍便投降了公孙瓒,袁绍闻讯立即派遣朱灵攻回

    相关人物: 朱灵 曹操 文聘 袁绍 张郃 曹休 于禁 公孙瓒 徐晃 张辽 阅读 2838

  • 卑鄙的徐庶

    卑鄙的徐庶

    徐庶因为瞧不起刘表于是写书作别,跑到司马德操(道号水镜先生)那里的时候,正是刘备访诸葛亮不成夜宿其家的那个晚上。徐庶巧妙地没有在那个晚上与刘备相见,司马德操也对刘备的询问不作答理。可能就是在第二天,徐庶在新野的街上看到刘备回来,于是大声的唱歌“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为的是引起刘备的注意。刘备果然不出所料地邀请他到县衙,徐庶却用一个曾用名告之刘备叫单福。 更名为单福的徐庶见到刘备第一面就教刘备一个损人利己的方法来解决“的卢”的问题。“的卢”是一匹千里马,但每换一个主人就必

    相关人物: 徐庶 曹操 刘备 庞统 程昱 周瑜 诸葛亮 吕翔 吕旷 阅读 1243

  • 钱文忠:“罗贯中嫉妒周瑜,优点批发给孔明”

    钱文忠:“罗贯中嫉妒周瑜,优点批发给孔明”

    应新版《三国》首播方重庆卫视之邀,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弟子、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钱文忠昨日出席了“三国风云坛锵锵三人行”活动,面对记者热切关注的电视剧话题,钱文忠大打太极,将话题转向了《三国演义》本身,在钱文忠看来,曹操是真英雄,他最喜欢周瑜,而诸葛亮这个人太玄,“罗贯中把周瑜所有的优点都批发给了诸葛亮”。三气周瑜是误传谈及最喜欢的三国人物,钱文忠说:“我最喜欢周瑜,如果我可以成为周瑜,少活几年我也愿意!”有记者提出质疑,“三气周瑜”证明周瑜气量很小,为何钱文忠会迷恋这样一个人呢?对此,钱文忠直

    相关人物: 周瑜 诸葛亮 小乔 孙权 刘备 曹操 阅读 481

  • 再论大意失荆州:其实错在刘备诸葛亮

    再论大意失荆州:其实错在刘备诸葛亮

    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关羽一直是一个神武的形象。在蜀国,关羽是刘备的头号大将,他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更是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西取益州时命他驻守荆州,为时九年(建安十六年至二十四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蜀国的战事接连取得胜利,当时威震华夏,他的功业也达到了顶峰。荆州对刘备的意义非同寻常,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荆州在最后却被侵占。 从历史上来看,很多人一提及此事便会指责关羽失荆州之过,只看结果、不分析过程地妄加评论。其实,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是很多的,单从表面上看就把丧失荆州的过错全部推到他身上,这

    相关人物: 关羽 刘备 孙权 吕蒙 诸葛亮 曹操 徐晃 张飞 关平 阅读 1444

  • 嬉笑三国之子午谷奇谋 我之见

    嬉笑三国之子午谷奇谋 我之见

    子午谷奇谋,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我对子午谷奇谋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今天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有不到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给以纠正。 “子午谷奇谋”应该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第二个版本:在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魏略曰: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

    相关人物: 魏延 诸葛亮 夏侯楙 项羽 刘备 阅读 1009

  • 关于“曹操墓”热议的十四大述评、传说与预测

    关于“曹操墓”热议的十四大述评、传说与预测

    自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二号墓为“曹操墓”以来,关于曹操墓的热议,引发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老话题。新话题的核心是,新发现的“曹操墓”是否可信?质疑者不仅对该墓出土的实物提出多种疑问,还对墓主的鉴定提出了新见。就墓主而言,有人怀疑是夏侯惇,有人推测为常林,有人考虑到冉闵,有人还提出了姚襄。就实物而言,有人说西高穴“曹操墓”的疑点之一,就是墓中还没有发现“金缕玉衣”之类的过硬证据有人说,“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之所以可疑,是因为曹操不是“格

    相关人物: 曹操 曹丕 夏侯惇 曹植 刘协 阅读 561

  •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杂家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杂家

    罗贯中这个人,一看他的《三国演义》就知道,他博古,看了许多与三国有关的书(当然不是《三国演义》,可能是《三国志》之类的书),最后才写出了这本流传很广的《三国演义》。可罗贯中在写这本书时还是加入了许多夸张的情节,把许多人都给神话了,譬如郭嘉、周瑜等著名谋士,典韦、太史慈等武将。特别是诸葛亮,把“空城计”这个本来就没有的情节都给添加了进去。 若是要讲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很有名的。可这“草船借箭”的名字不太对,诸葛亮当时哪是向曹操借箭?若是他跑到曹营前叫“曹操,你借我十万支箭,好让我以后来打你!”那

    相关人物: 诸葛亮 曹操 鲁肃 太史慈 典韦 郭嘉 周瑜 阅读 247

  • 曹操五虎将之——于禁的悲剧

    曹操五虎将之——于禁的悲剧

    《三国演义》中蜀汉封了“五虎将”,曹魏方面没有正式加封。《三国志·魏书·于禁传》说“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每次出征,就分别让这五人作先锋或负责断后,因此可以将他们看做曹魏“五虎将”。这个名单排除了以武功高超、作战骁勇闻名的典韦、许褚,也排除了与曹操有亲属关系的曹仁、曹洪和夏侯惇、夏侯渊。这五人得以出位,应该靠的是将略与骁勇的综合素质。 五人之一的于禁,在《三国演义》中给读者的印象很独特:前面突出其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将才,后面他却成为鼠肚鸡肠的小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在《三国

    相关人物: 于禁 曹操 昌豨 关羽 李典 庞德 曹丕 夏侯惇 朱灵 孙权 阅读 6358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