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漫谈于禁、乐进

为曹魏名将之中,于禁、乐进二位将军当是佼佼者。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以雨纹观之,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曹操在汉献帝前着重夸赞三人,并特别加官,可

马谡为什么该被杀?

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失、空、斩》,蜀中大将马谡因违反诸葛亮的法令,在与魏国大将张郃的对抗中兵败失了前军营寨街亭,导致诸葛亮被迫搞了一次冒险的空城对敌,诈退敌军因而躲过一劫。后总结战争失败的责任时,按军令状斩了马谡。马连良的马派,谭富英的谭派,言菊朋的言派都有此剧的名段,许多六十岁以上的人有的还可以吟唱两口,确实好听。毕竟是戏,有许多情节是人为编造的,像空城计这段,于史无征,没有的事,马谡也没立什么军令状,纯属是编小说的虚构。杀马谡这事也有两个说法:一是死于狱中,一是以法被杀。为什么被杀

分析夏侯惇受宠之谜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来提出这么一个疑问的――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

刘备的难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展开来写的重头戏,历史上仅仅那么一句“凡三往乃见”,小说的作者竟然妙笔生花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三回故事,真让人佩服作者编故事的本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也就是曹操南下荆襄的前一年,刘备见到年轻的诸葛亮,他们的交谈涉及天下大事,被目为对策史称《隆中对策》。对策中的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

关于张飞生平中的几件大事

一、“杀”与“欲杀”。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风雨飘摇的江南——江东的帝国时代

风雨飘摇的江南——江东的帝国时代

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3世纪时孙权建立的政权,首都开始建于吴(今苏州),后来孙权筑石头城建业(今南京)。222年,孙权称吴王。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 280年,亡于西晋,三国结束。另有同名的东吴大学、东吴镇等。

大智若愚的荀攸——曹操身边最成功的谋士

大智若愚的荀攸——曹操身边最成功的谋士

荀攸,字公达,豫州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魏尚书令。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迁都后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并为曹操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与郭嘉献计活捉吕布。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出任中军师,魏国建立之后出任尚书令。荀攸行事周密谨慎,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中追封谥号敬侯,五年从祀曹操庙庭。

三国时的匈奴和乌桓、鲜卑

三国时的匈奴和乌桓、鲜卑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为了各自的利益,地方割据势力竞相掠夺混战。而处在同时期的少数民族匈奴、乌桓以及鲜卑又有何作为呢?

虎步关右的西部猎豹——夏侯渊

虎步关右的西部猎豹——夏侯渊

夏侯渊东汉末年名将。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夏侯婴之后,夏侯惇族弟,擅长轻兵急袭,出其不意。又因为夏侯渊本非能用兵,在军中又被呼为“白地将军”。汉中之战中,持勇轻敌打算攻取刘备军营,但攻持不下反遭夜袭。最后分兵救援张郃,自己与部下修理鹿角时,被蜀将黄忠居高临下砍杀,死后追谥为愍侯。

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么!

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们会把荆州的丢失主要归罪于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刚愎自用,骄傲自满,忽视了东吴的潜在威胁,没有对东吴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后被东吴乘虚而入占领了荆州,自己也落得个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但是,我们翻开史书再一次研究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平常想的那么简单,“大意失荆州”的背后却是疑点重重......

  • 关羽武力之我见

    关羽武力之我见

    在很多人眼里,关羽就像一个神一样,似乎演义里除了吕布外他就无敌了,其实不然,在我眼里关羽连颜良都不如,蜀汉五虎里应是关羽最末。很多人都认为关于单挑很厉害,其实不然,纪灵曾和关羽交手30合不分胜负,却在10招内被张飞弄死,就这点看,关羽就远不如张飞了。有个网友说的好:关羽之所以强是因为“突然袭击+一身极品”,这话说的很对,劈华雄,斩严良,他哪次不是突袭??辟华雄是因为华雄认为他是个无名小卒,因此产生轻敌之心,被他捡可的便宜,严良就更是可怜了,傻西西的问“来着何人??”话还没说完,就被关羽喀察了。这

    相关人物: 关羽 文丑 华雄 张飞 纪灵 颜良 庞德 徐晃 张辽 马超 阅读 6072

  • 三国与手机市场的相似之处

    三国与手机市场的相似之处

    呵呵,今天小弟闲来无事去看手机,无意中发现原来现在的手机市场和三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大家不要笑我。如今手机市场天下三分:一、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欧美品牌。二、以三星、东芝、LG为首的日韩品牌。三、国产品牌。这三方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首先是欧美品牌,它如同曹魏一样,从早期的“板砖”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彩屏和炫没有它不涉足的领域,其手下诺基亚、摩托罗拉更如同是魏国的曹氏、夏侯氏家族一样,人材济济,层出不穷。且其进入市场早,正所谓占尽了天时。而日韩品牌虽然种类不如欧美那样众多,但是

    相关人物: 孙权 刘备 阅读 1706

  • 马谡——诸葛亮刀下的牺牲品

    马谡——诸葛亮刀下的牺牲品

    挥泪斩马谡被传为千古美谈,认为这是诸葛亮执法无私、忍痛割爱的壮举,堪为后世执政者楷模。其实不然,挥泪斩马谡不足为训,反给诸葛亮和西蜀历史留下了遗憾。 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对南中形势分析得十分精当,他说的“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曹魏),彼知官势(西蜀)内虚,其叛亦速。若殄(杀)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见《三国志·马谡传》注释《襄阳记》)由是观之,马谡虽

    相关人物: 马谡 诸葛亮 刘备 曹操 黄权 郭嘉 黄崇 陈寿 曹丕 孙权 阅读 798

  • 夷陵之战让诸葛亮打也是孔夫子搬家

    夷陵之战让诸葛亮打也是孔夫子搬家

    自从关羽被东吴孙权砍了头,刘备就发狠要报仇,任何人劝说也不听。这个时候他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了,为什么?因为诸葛亮反对他与东吴开战,原因有两个,一是蜀汉初立,需要东吴存在以牵制曹魏,二是一旦吴蜀刀兵相见,曹丕绝不会只作壁上观,肯定乘机拿蜀汉大后方汉中开刀。正是这两个原因,促使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极力维护与孙权的“统一战线”。 近来,有学者研究认为,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丢了荆州,《隆中对》的既定战略出现了致命的漏洞。为了自己的宏图霸业,刘备必须重新夺回荆州,否则他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刘备 曹丕 陆逊 黄权 孙权 关羽 刘靖[东汉] 司马昭 董卓 阅读 1432

  • 刘备为何不愿做刘表的顾命大臣

    刘备为何不愿做刘表的顾命大臣

    刘表的身体越来越差,每天靠这药物维持生命,人越到这个地步,越留恋这世间的花花草草。每天摸着蔡夫人娇小的玉臂,刘表总是长长的叹息:我死之后,不知道谁有这个福分。而蔡夫人总是一边温柔地看着刘表,一边轻声细语的规劝刘表,是该立荆州继承人的时候了。 立谁,自然不言而喻。刘琦到江夏任太守了。这个地方只有刘琮,不过刘琮年龄太小,刘表自然放心不下,悄悄的让人写一封书信,告诉新野的刘备,说有要事相商。 年轻的诸葛亮轻摇着羽毛扇,显得很神气,他诡秘的告诉刘备:我姨夫快不行了,身体这么差,可能不久于人世。希望主公带

    相关人物: 刘备 刘表 诸葛亮 蔡氏[刘表妻] 张飞 关羽 刘琮[刘表子] 刘琦 陶谦 蔡瑁 阅读 420

  • 子午谷奇谋的战场推演及损益评估

    子午谷奇谋的战场推演及损益评估

    蜀汉在丢失荆州后,其战略方向就只剩下北进这一路。而北伐主要有两套方案,一是诸葛亮实施的蚕食陇右地区,相机攻取关中和凉州的方案二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的战略历史已证明是不成功的,其原因是当时陇右地区属于边疆地区,即使蜀汉能够攻取,也不可能靠自身来解决数万大军的给养,后勤保障全赖汉中,而曹魏却能够通过经济发达的关中地区就近补给,夺回陇右,威胁汉中。那么魏延的方略是否能够成功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推演来看看子午谷奇谋胜算有多大(当然这里假设蜀汉集团都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坚决实施这一方略)。因为本人水平

    相关人物: 曹真 魏延 诸葛亮 张郃 赵云 邓芝 王平 马岱 吴懿 刘备 阅读 1640

  • 魏晋名士荀粲凄美的爱情故事

    魏晋名士荀粲凄美的爱情故事

    名士荀粲在当时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曾公然宣称儒家的六经典籍不过是圣人之糠秕,在叛逆青年中是一个领军人物,但是这样一个“愤青”却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他娶了将军曹洪的女儿,婚后和她情深意热,琴瑟和鸣。史书称,荀粲和妻子“专房欢宴”,把感情完全倾注在她一人身上。后来,这位美人得了重病,高烧不退。荀粲焦虑之情无法抑制,他把衣服脱掉,大冬天跑到院子里,把自己冻得浑身冰凉,然后再回去抱着妻子给她降温。我们当然知道他这样做是荒唐的,他完全有其他办法为妻子降温,但荀粲无非是想分担妻子的痛苦,这对妻子也许于事无

    相关人物: 荀粲 刘备 刘安 曹洪 曹操 阅读 1194

  • 常使英雄泪满襟:三国名将诸葛恪

    常使英雄泪满襟:三国名将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是蜀汉名相诸葛亮的亲侄,是东吴重臣诸葛谨的长子,文武全才,胆识过人,与生性跳脱的吴主孙权臭味相投、相处甚欢。孙权是个蛮横而喜欢生事的老帝崽,他与张昭斗气,火烧张宅的大门,他派人谴责陆逊,害得陆逊忧死,但与诸葛恪似乎总有一种父子般的亲情,常常被诸葛恪的谬论弄得“大噱”,如果老帝崽能够选对储君,说不定又会产生一对被人称道的“孔明和诸葛亮”,留美名于千秋后世。 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常常弄得众人“举座欢笑”,为东吴少有的清平年代增添了串串温馨。一次,诸葛恪

    相关人物: 诸葛恪 孙权 诸葛亮 陆抗 孙登[吴] 孙和 孙亮 诸葛瑾 陆逊 阅读 864

  • 三国时期的大忽悠是如何巧嘴诱杀董卓的?

    三国时期的大忽悠是如何巧嘴诱杀董卓的?

    董卓之死,是大势所趋,众人合计。前有王允连环计挑拨董卓吕布关系,后有吕布往董卓咽喉刺上致命一戟,而将事事小心,时时防备的董卓,引诱出重兵把守的郿坞,并亲手割下董卓头颅的人,则是李肃。 李肃此人,嘴巴忒厉害了。当初就是他哄劝得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可惜董卓重用吕布,却忘记了当初的掘井人,李肃依然是原地踏步,当他的虎贲中郎将。李肃此人,并非什么君子,当初主动请缨,就是希望能谋得董卓信任,进而高官厚禄,享受荣华,董卓如此,让李肃心中颇为怨恨。于是当吕布邀请李肃,希望李肃协同杀死董卓时,李肃立刻表示,

    相关人物: 董卓 李肃[东汉] 吕布 王允 貂蝉 李儒 张温[吴] 郭汜 李傕 牛辅 阅读 541

  • 貂蝉的情人泪催情成就了连环计

    貂蝉的情人泪催情成就了连环计

    此事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灌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董卓曰:“我今将汝赐与吕布,何如?”貂蝉大惊,哭曰:“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遂掣

    相关人物: 吕布 貂蝉 董卓 王允 李儒 曹操 阅读 353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