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关公想将女儿嫁给谁?

《三国演义》中,东吴孙权为了和荆州的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公知道后,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孙权比成了狗。结果是两家闹翻,孙权派吕蒙抄了关公的后路,夺了荆州,杀了关公父子,并由此引发了吴蜀一场大战,张飞和刘备也在战前战后分别死去,关公的那句骂人话“虎女焉能嫁犬子”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 我记得“毛批”曾评论过关公这句不恰当的话,刘备娶过孙权的妹子,

家乱而国衰,一纸兴亡看东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说孙权,早年也是个英雄人物,坐领江东,举贤任能,大破黄祖于西塞山,两拒曹操于濡须口,就连在逍遥津处境最艰险时,他仍能“便马善射”,无怪曹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然而,东吴兴由孙权,亡亦由孙权。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江东最高统治者的孙权,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却相当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由此,家都不齐,国非但不治,而且是大乱而特乱,东吴由此而衰,孙家又出了个孙晧这个不肖子孙,连

不要过分贬低历史上的赵云

赵云,三国里人气最旺的人物之一,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看了大量关于赵云的激烈争论的文章,自己也认真阅读了《三国志》后,我渐渐修正了原先赵云在自己心目中的定位,接

三国时期的樊城保卫战

一、荆州问题的由来 荆州是故楚地,长期以来就是独立于中原文化的经济、文化区域。其经济中心是江陵(故楚都“郢”就在江陵附近),一条经襄阳、宛城的“驰道”把它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在历史上,楚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期敌视,其分界大致在襄阳、宛城一线,一般认为,襄阳是楚地的门户,宛城是中原(“中国”)的门户。在三国时期,荆州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区域内还有大量未归化的原始部落,经济并不发达。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讨董联军起时,长沙太守

黎阳之战——袁氏势力真正的终结

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曹操在官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似乎袁、曹之争的结果已经决定了。但在当时,曹操可没有这么乐观。官渡之战的直接成果不过是打退了袁绍的进攻,避免了一次失败。说到胜利,那似乎还很遥远。事实也的确如此。官渡之战后,曹操又花了六个整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袁氏的势力,统一了北方四州。——这比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持续时间还要长。这中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黎阳之战、邺城之战以及白狼山之战。每次作战都经历了半年左右,比官渡之战不稍逊色。 官渡胜利后,曹操为自己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金剑幽幽胡扯三国

金剑幽幽胡扯三国

本专题下的系列故事纯属作者胡编乱造,请大家不要当真。若你想真正了解这段历史,可翻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等书籍查询,全国各大书店均有销售,各大文学网站均有下载,谢谢!……好吧,我承认这段导语写得很失败,不过没办法,有的人就是老夫子,自己板着个面孔就算了,还不让人家开心一笑,真担心那些一本正经的人说这个专题“低俗”!警告,阅读本恶搞专题您还要较真的话,那就太失败啦! 谨以本专题向三国在线知名写手金剑幽幽致礼,感谢您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月英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月英

黄月英,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本名于史无载,“月英”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是从黄月英的传授的技巧上发展出来。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现今襄阳一带,还可以听到很多关于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动人传说。

曹操是怎样从英雄沦为枭雄的?

曹操是怎样从英雄沦为枭雄的?

用朱子彦的话来说,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盖棺不能论定”。其中,时代背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不同的政治空气下人们会对同一个人物作出不同的历史定位。同一个人物的多个侧面会随之从不同角度被放大。而曹操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变迁则是最典型的代表。

2010三国春节联欢晚会

2010三国春节联欢晚会

这几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所以三国人物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自己搞一台迎春的文艺晚会。经过精心的筹办和编排,终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乌巢体育场顺利举办,并且通过E3TV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套节目传输给全世界的人民群众。以下是晚会的实况录像。

东吴建国之路

东吴建国之路

孙权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自幼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称帝,建立吴国。

  • 辕门射戟彰显吕布勇力无双智谋过人

    辕门射戟彰显吕布勇力无双智谋过人

    在世人眼中,吕布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吕布的脑袋还是比较灵光的。当然,吕布距离刘备、曹操等顶尖的诸侯还有一些距离,但并非是遥不可及。一般来说,在吕布明白的时候,做出的许多决策都相当正确,可是当吕布糊涂的时候,又仿佛一个三岁小孩。 先说吕布的明白。 之前,刘备奉曹操命令前去进攻袁术,吕布乘势占领了徐州,刘备前无去处,后无归路,正在狼狈逃窜的时刻,袁术派人告诉吕布,只要你出兵帮助我消灭刘备,那么我给你许多钱粮。吕布一听大喜,命令高顺带领五万人抄刘备的后路,把刘备下了个半死吗,连

    相关人物: 吕布 刘备 纪灵 袁术 张飞 关羽 曹操 陈宫 阅读 1436

  • 再探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再探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本文就有关“借荆州”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给“借荆州”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主要问题有三:借荆州的真相孙权准备攻蜀问题荆州的重要性。一、 借荆州的真相1。1史书的相关记载《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

    相关人物: 刘备 孙权 周瑜 关羽 曹操 鲁肃 诸葛亮 程普 刘琦 阅读 1671

  • 青梅煮酒评貂蝉

    青梅煮酒评貂蝉

    《三国演义》虽是三虚七实,但这“三虚”中把很多贤士说成是坏蛋,智士说成是笨蛋,勇士说成是懦夫。眼看前贤给歪曲,不由痛心疾首,希望能让大家看看他们在历史中真实的一面。但三国博大精深,在下自觉才疏学浅,未能窥其门径。就当是“盘置青梅,一樽煮酒”,喝得大醉了胡说八道一番吧。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大家赐教指正。(1)貂蝉(一)离题的扯蛋其实我一直搞不懂,貂蝉怎么这么轻易就混了个四大MM的殊荣。真不知这四位MM是谁评选出来的。我老觉得,商纣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明末清初的陈圆圆,更有与杨玉环齐名的赵飞燕,

    相关人物: 貂蝉 吕布 董卓 关羽 王允 张飞 刘备 阅读 3483

  • 煮酒三国,要做老板应该向刘备学习团队管理

    煮酒三国,要做老板应该向刘备学习团队管理

    刘备,被其对手贬为织席贩履之徒,虽说祖上是中山靖王,但历经数百年早已是落尽繁华成庶民,可以说是真正起于草根的创业者。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三顾茅庐请得孔明,三气周瑜获得荆州,凤雏相助拿下西川,终成一方诸侯,带甲百万,称王称帝。刘备的成长轨迹和很多当下的中小企业的境遇相似: 竞争激烈﹙东汉末年群雄纷起,十八路诸侯觊觎天下﹚人才匮乏﹙刘备实力弱小,人才大多奔袁绍曹操孙权而去﹚。那么如何在乱世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并夺得天下,刘备的成长轨迹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紧缺人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 袁绍 徐庶 张飞 关羽 曹操 许攸[袁绍] 张松[刘璋] 庞统 阅读 268

  • [三国管理学院]汉献帝刘协:走动管天下

    [三国管理学院]汉献帝刘协:走动管天下

    大家好,我是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我是汉灵帝的小儿子,原封陈留王,9岁时被董卓拥立为皇帝,40岁时告祭高祖帝庙,被迫禅位于魏王曹丕,封为山阳公,最后老死山阳,终年54岁。 《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说明我不是一个糊涂皇帝,这从上面刘辨所讲的“董卓马前叙乱”可以看出。“协”是协助的意思,也就是做任何事,我都是配角,只起到协助别人成功的作用。我是汉代的末代皇帝,我的一生如同我的名字,就是在被挟持和被利用中奉献了我的皇位,我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曹丕挟持,充当“傀儡”的角色,最后失

    相关人物: 董卓 刘协 曹丕 刘备 刘宏[汉灵帝] 郭汜 李傕 阅读 285

  • 被杀后仍大呼还我头来,关羽为什么败得这样惨

    被杀后仍大呼还我头来,关羽为什么败得这样惨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以忠、义开路行走世间的关羽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传唱千古的故事,孰料这一切竟以“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告终,惜哉!究其成因,表面上是一个“骄”字,而“骄”字则源于缺乏自知。首先,关羽在军事上并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关羽之成名,缘于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擒庞德、于禁几大战事。斩华雄表现了关羽的自身实力,但斩颜良、诛文丑却不完全是这样:“关公奋然上马……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

    相关人物: 关羽 孙权 刘备 颜良 文丑 诸葛亮 曹操 华雄 于禁 庞德 阅读 1164

  • 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

    阮籍与司马氏集团之关系辨析

    摘要:阮籍既不是对司马氏集团深恶痛绝而对曹魏“忠爱缠绵”的忠臣义士地不是出卖曹魏而投靠司马氏集团的小人,他与司马氏集团之间的关系是特殊时期政权与名士之间的特殊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阮籍而言是被利用被强迫的.从而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合作关系。阮籍的放达.不是“佯欲远昭而阴实附之”.而是其名士风度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阮籍司马氏名士 说起阮籍,有人十分推崇,也有人非常反感。不论推崇也好,反感也好,都与他对待司马氏集团的态度有关。在一些人眼里虽然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但阮籍和嵇康一样也是反感司马氏集团的

    相关人物: 阮籍 司马昭 嵇康 郑冲 钟会 蔡邕 董卓 阅读 1207

  • 论轻“治经典”的历史文化现象——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

    论轻“治经典”的历史文化现象——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

    《三国演义》中赞扬诸葛亮之处枚不胜举,但赞扬诸葛亮时反映出轻“治经典”倾向的却集中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诸葛亮在舌战东吴严峻时,针对严峻问他“治何经典”的诘难,他以有“匡扶宇宙之材”的商朝伊尹,周朝姜子牙,西汉张良、陈平,东汉邓禹、耿龠等未治经典为例,把“治经典”的儒者痛斥为“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 文弄墨”,只会寻章摘句,不能兴邦立事之“腐儒”。在反驳汝南程德枢讥刺他“好为大言,未必 有实学”时,他又以 汉扬雄为例,把“治经典”的儒士痛斥为“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刘禅 司马徽 刘备 邓禹 石韬 孟建 徐庶 阅读 1485

  • 三国之亡

    三国之亡

    三国~~~属国(五虎上将笑谈之死)赵云~~~~~~~~~~~~赵云一生未尝败绩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阿瞒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光凭这些难道还能有谁怀疑赵云的实力吗??????????????~~~~~~~~~在80多岁是,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知

    相关人物: 关羽 张飞 刘备 马超 赵云 周仓 黄忠 吕蒙 曹操 张达[蜀] 阅读 2122

  • 诸葛亮北伐动机的探讨

    诸葛亮北伐动机的探讨

    对诸葛亮多次的无功北伐,长久以来习惯的看法一直是诸葛亮为了先主的重托,明知不可为而为,是他为国为民的忠心表现,但有一点很奇怪,诸葛亮是个性格谨慎的人,正因为如此的性格临战往往不能出奇制胜而无功,如此谨小慎微的人,为何会非常不谨慎的不断发动准备不足没有胜算的战争呢?还有,按理诸葛亮也是一个明智的人,而且他在刘备在世时一直从事在后方足兵足粮的工作,应该非常清楚策划一次进攻战,战役计划和后勤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奇怪的是诸葛亮后来指挥的多次北伐,却往往因为组织仓足,粮食不足而劳民伤财,无功而返,而且往往

    相关人物: 诸葛亮 李严 刘备 姜维 诸葛恪 刘禅 向宠 曹操 吕蒙 关羽 阅读 3182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