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登高祈祷,从重阳看传统节日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

      由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连接起来的中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充满诗情画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几千年来,通过“春节”或“过年”的各项活动、风俗和仪式,已深深地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如今,依然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规模如此巨大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因此,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光的珠宝,它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于磨灭的影响。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做到入脑、入心,就必须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深入到民族生活的深处。

      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现在许多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都以尊重华人的春节作为尊重中华民族的礼节。

      我国的节日体系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缩影。它既是我们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

      中国人民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和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重团圆的美学和伦理观念,都蕴涵在中国独特的节日体系之中。这些思想观念对整个东亚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部分地活跃在韩国和日本社会。因为有这一比较科学的时间框架,才有中国的古典文明的繁荣;因为有繁荣的中国古典文明,这一节日体系的内容才异常丰富多彩。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包括中年人,比较热衷于过洋节日,却不熟悉或不知道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洋节本非坏事,但因此冷落甚至忘却了自己本民族的节日,就很不正常也不能容忍。漠视甚至忘却传统节日,就是漠视和忘却祖宗的历史与创造,就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就是败家子。面对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堪忧状况,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真正子孙,不仅要有紧迫感,更应具有羞耻感和悔罪感。

      人们常用“像过节一样”形容美好日子。儿时过节的愉快情景还时常浮现在成人直至老人的脑际。节日文化也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春节之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应当认真设计,注入新的文化因素,汰革不适于今天的旧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计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认,不一定都很完整和准确。像重阳节,其文化意蕴就包容了辟邪驱毒、祈求健康、等多个方面。但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过重阳节仅仅被理解成是敬老节,削弱了过节的意义。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