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盘点《三国演义》十大非武力脱险

      三国演义十大非武力脱险——舍刀保命

      上榜理由:曹阿瞒唯一的一次忠义行动,以失败告终。

      戏剧指数:★☆

      惊险指数:★★★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名言,单凭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曹操一代奸雄的本色。不过,就是这位奸雄,在年轻的时候也作过为天下人请命的举动。话说董卓专权跋扈、残暴不仁,司徒王允,以生日为由设宴,请一班旧臣往家中叙旧。席间王允大哭,哭诉董卓暴行,众官员跟着啼哭,唯独曹操一人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随后请命刺杀董卓,并向王允借七宝刀前去刺杀董卓。王允大喜,将宝刀交于曹操。原来曹操早就准备刺杀董卓的行动,于是欲擒故纵,大拍董卓的马屁,董卓已经对他十分信任。曹操藏着宝刀,来找董卓,见董卓的贴身保镖吕布站在旁边,于是不敢动手,董卓正好有西凉来的宝马,于是让吕布去挑一匹给曹操,自己却倒在床上睡了。

      曹操见机会来,拿出七宝刀要杀董卓,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这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见果然是把好刀,于是收了。这边曹操借故试马脱身,一出董卓的相府,便即快马加鞭的跑了。按说,董卓有吕布保镖,刺杀任务实是九死一生,曹操一直老谋深算,不知道这一次为什么那么冲动,去刺杀董卓。也许,是曹操早就盘算好了脱身之计,所以一定要带着宝刀前去刺杀。刀又不是自己的,舍刀保命,的确很是划算。

    曹操行刺董卓在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