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十大非武力脱险——七步诗
上榜理由:吟诗也是非武力脱险的必要特长
戏剧指数:★★☆
惊险指数:★★
曹植是《三国演义》中最有文采的人之一,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又有“陈王昔时延平乐”,其中陈王就是曹植,“建安骨”是指的建安风骨,是东汉末年的一个重要的诗词风格,曹植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人物。李太白的两句诗都是以曹植作为榜样的,可见李白对曹植的文采十分佩服,连狂放不羁的李白,都十分向往,可见曹植的文采了。
本来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操最喜欢有才的曹植,可是曹植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似,恃才傲物,爱喝酒,又没有政治斗争的心眼,所以被曹丕算计,在曹操面前失了宠。后来曹操死后,选定曹丕为接班人。曹植不满,整天饮酒没有去奔丧。曹丕以此为名,欲致曹植于死地。可是,曹植的母亲,也是曹丕的母亲不肯答应,于是曹丕的谋士华歆出主意道: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
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齐后,曹丕果然要曹植当场做诗,要求以兄弟为题,但诗中不能犯兄弟的字样,曹植不加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
其母卞氏,也从殿后出来责怪曹丕不给兄弟留活路,曹丕只得以国法不可废作借口,贬曹植为安乡侯。曹植因为恃才傲物,因而招来祸端,好在他总算还真的是有才华,凭着才学又捡回条命来。
曹植七步诗在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