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专题 > 正文
  • 挟天子究竟能否令诸侯

    专题制作:淡淡天蓝

      很多人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种成功的政治手段,它让曹操在臣子的位子上做了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然而我却人这样认为,其实曹操的这一政策或多或少体现了一些他的忠汉情节:在曹操接天子回许都之前,汉献帝过着饿一顿饱一顿的亡命生活。是曹操让献帝重新过上了皇帝的生活,是曹操让汉朝多延续了二十年。
  • 1
  • --- 1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利益

      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他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握了他,谁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另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这样,曹操借口京都无粮,要送献帝到鲁阳就食,把献帝安全转抵许昌。
  • 2
  • --- 2 ---

    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败笔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一生作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策之一,但却是一生最失败的决策。很多人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种成功的政治手段。它让曹操在臣子的位子上做了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然而我却人这样认为。其实曹操的这一政策或多或少体现了一些他的忠汉情节:在曹操接天子回许都之前,汉献帝过着饿一顿饱一顿的亡命生活。是曹操让献帝重新过上了皇帝的生活,是曹操让汉朝多延续了二十年!他曾说过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真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我认为这句话极有道理。没有他就没有建安这个年号!(汉献帝入许都后才改年号为建安的)
  • 3
  • --- 3 ---

    幕后推手荀彧如何影响了曹操帝业

      曹操有篡汉自立之心,虽不能说是“路人皆知”,“世人皆知”应为比较恰当的描述。以荀彧之智,岂不知在当时汉室衰微,群雄并起的时代,曹操之志,决不止于做一“周公”。然而他还是来了,并向曹操献出了一条具有决定意义的计谋:“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操竟然傻乎乎地接受了。他以此与当时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的汉朝中央政权的符号——汉献帝签订了一个不成文的契约——曹操保证皇室(其实从实际操作中看,只保证了献帝一人)的安全和地位,而汉献帝则保证曹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各路诸侯发号施令,直至曹操消灭各路诸侯,一统华夏,这个契约就算失效。
  • 4
  • --- 4 ---

    袁绍为什么不先迎奉天子

      当献帝行至袁绍的“势力范围”河东郡作喘息时,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等人便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当时威望最高,实力最强大的军阀,袁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似乎是担心弄个皇帝在身边妨碍自己施展拳脚,最终采纳了反方的意见,对汉献帝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献帝回到洛阳后便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迎奉献帝,迁都于许,使已经形同乞丐的皇帝至少是看上去又恢复了威仪,曹操从此得以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天下。

      袁绍不迎献帝,把嘴边上的肥肉让于他人,当时羽翼未丰的曹操带有几分侥幸的得到了这张王牌,立即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将袁绍打败;一让一得,不仅得失迥然,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后的生死成败

  • 5
  • --- 5 ---

    假如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不是每个地方豪强都能听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建议的,更不是每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都能成功的。

      袁绍“繁礼多仪”“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可说明袁绍崇尚而畏惧名义,重视而钓取声誉,那么,袁绍很可能会一直尊奉汉天子而延续汉朝的国脉,他先人已经是“四世五公”,到他就是五世而六公了。不过,如此一来,袁绍一定很难受。尊奉非己所愿,但名义声誉又压死人。

      袁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是非不可知”,可说明袁绍限于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而难以分清是非,而可能会听信谗言,而可能会诛杀无辜。

    本专题相关人物: 曹操 汉献帝 子上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