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关于张飞生平中的几件大事

一、“杀”与“欲杀”。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

详推张飞的年龄

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由于[张飞传]未载其生年,为了弄清此点,惟有依上所记载,试作推断。 这里首先需弄清两点: 1、“少”的含义。 2、“俱事先主”的具体时间。 一、“少”的含义。(今暂以[蜀书]中之“少”来一窥究竟。) 1、从整体上来说,“少”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段。 董允传:“(陈)祗

魏延到底怕谁?

说起魏延,恐怕那块“反骨”比他自己还要有名,至于那块“反骨”长在他颅骨的哪个地方,恐怕先最先发现这块骨头的诸葛亮也无法正确指出,但是诸葛亮就是凭空以“外科手术”的手段为魏延移植了这块让他终生都抬不起头来的桎梏。 其实魏延的任何一次对刘备有利的行动都可以算是正义的,其实仔细想想,魏延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刘备的事,但是也奇怪,就是被诸葛亮瞧不上。先是刘备携民渡江,到了襄阳东门,欲使刘琮开门放百姓入城,时琮已降曹,蔡瑁张允叱军

陶谦的失算

很多事情是突如其来的,我们做梦都不会知道他会产生如此的变化,对于这种现象,一般叫“出了岔子”,出岔子是正常的,人算不如天算,但是老天算你要是算得狠点儿,岔子可就出大了。岔子这东西其实可大可小,但也不能大的离谱,因为一旦太离谱了,有时候就可能得往里赔命了…… 由于孟德刺杀董卓加上李郭之乱等等的缘故,曹操之父曹嵩移居在陈留避难,后曹操声势渐大,便遣书派应劭去搬请曹嵩及叔曹德一家老小,曹嵩一家接了书信欣然起程。在去兖州的途中经过徐州,徐州牧陶谦出境

庞统对蜀国的重要性

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 先生如不逝,江山未必竟三分。——题记“隆中对”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略规划之一,以其准确的预见、周密的策划、深邃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瞩目,由此引发的探讨和研究也一直未曾中断。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隆中对”没有完成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最终目标,其中缘由自然见仁见智。本文拟从一个较新的角度,论述庞统之死对隆中战略的重大挫折。 庞统,字士元,早年便以&ldq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么!

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们会把荆州的丢失主要归罪于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刚愎自用,骄傲自满,忽视了东吴的潜在威胁,没有对东吴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后被东吴乘虚而入占领了荆州,自己也落得个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但是,我们翻开史书再一次研究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平常想的那么简单,“大意失荆州”的背后却是疑点重重......

把酒论英雄 傲然笑古今

把酒论英雄 傲然笑古今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杨慎晚年之作,本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诸葛亮是否称得上“千古贤相”?

诸葛亮是否称得上“千古贤相”?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从来不吝啬对诸葛孔明的赞美之词,如“大业定三分,伊吕洵堪称伯仲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生为兴刘尊汉室 死犹护蜀葬军山”。而另外一边,鲁迅先生曾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无限夸大诸葛亮的智慧与能力,把他描写成“多智而近妖”。而历史学家胡觉照认为,从树立、拔高诸葛亮个人形象,直到将他塑造成一个完人而推上神坛,是《三国志》、历代政治家、史学家、《三国演义》等集体力量的结晶。在2007年时候,更是有专家学者联合发出呼吁,要求把诸葛亮请下神坛。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被神话?我们

威震华夏的关羽荆襄水军

威震华夏的关羽荆襄水军

关羽水军是一个时期内刘备所拥有的唯一的军事力量。依靠这支军事实力的存在,诸葛亮出使孙吴,孙、刘结成联盟。赤壁之战关羽水军是孙、刘联军主力之一,与孙权水军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关羽水军是刘备南徇四郡的主力,依靠这支主力两栖作战,拓定荆州,得以壮大实力,进取益州,形成鼎足之势。

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周瑜

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精通军事、善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南犯大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因病去世,年仅36岁。

  • 关羽斩颜良的另一种思路

    关羽斩颜良的另一种思路

    拿破仑站在阿尔卑斯山上,睥睨天下,说阿尔卑斯山就在我的脚下。鲁迅后来提到这件事,指出他当时所以那么威风,乃是因为身后带着许多兵。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白马之战时候的颜良也大致如此。 无敌是假想,实际上纵然颜良二十合把徐晃拍回去确实神威凛凛,但偶们反过来寻思凡超一流大将有几个没被群欧过的。假如把许老虎身边搁上张辽徐晃——都不用夏侯家跟曹家的人出马,颜良一个人打得过么,最多也就是跟当年吕温侯一样架隔遮拦不住,回身便走。 偶们知道当时颜良的十万大军只有他一个将领(看起来很不

    相关人物: 颜良 关羽 曹操 徐晃 张辽 袁绍 曹仁 诸葛亮 刘备 程昱 阅读 1290

  • 贾诩爱做“临时工”的四条哲学

    贾诩爱做“临时工”的四条哲学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一旦爆出问题,总喜欢拿临时工当替罪羊,临时工可怜可叹。三国时期,却有一位老谋深算的人最爱做临时工,还总结出一套临时工哲学,说起来大概有四条。这个人的名字叫贾诩。 投奔老乡可以,如果老乡干违法的事,请别参与。 贾诩和董卓同样出身凉州(两个都是甘肃人),他最早投靠大军阀董卓,是自然不过的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图个照应而已。董卓入京,胡作妄为,贾诩不吭气,也不能吭气,自己是个临时工,哪有发言权呢?协助董卓的女婿牛辅驻守于陕(今河南陕县),抵抗关东联军的时候,贾诩也是一

    相关人物: 贾诩 曹操 张绣 董卓 袁绍 段煨 李傕 郭汜 张济 牛辅 阅读 713

  • 《煮酒侃三国》之: 说说关羽的妻子

    《煮酒侃三国》之: 说说关羽的妻子

    关羽妻子的问题,不但在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等史料里没有记载,就是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之中也是不见踪迹。不过,作为千古忠义的化身,一千多年来的那么多民间艺人又怎会放弃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创作机会呢?明代出现的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中,就已经特意添加了关羽妻子的情节。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后,版本出了很多种,一名为《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的版本中,作者就特意把《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的这个故事做了一番修改,

    相关人物: 关羽 关索 胡氏 陈寿 张飞 阅读 1736

  • 三国英雄:忠厚吕布为貂婵痛失身家性命

    三国英雄:忠厚吕布为貂婵痛失身家性命

    曹操听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堂上放声大笑。现在曹操的麾下已是名将云集,谋士济济,武有曹仁、夏侯惇、许褚、乐进等将军,文有荀彧、郭嘉、程昱、贾诩等谋士。众文武见曹操大笑,大多诧异,谋士荀彧一语道破曹操的心思:“主公原以为率先称帝的应该是袁绍,却没想到袁术抢先称帝了。”曹操颔首:“是啊。论实力,天下诸侯当中,袁绍、袁术强于我刘表、吕布弱于我。公孙瓒、刘备、孙策之流就不必提了。我早看出二袁皆有帝王之心,但没想到抢先称帝的却是袁术!袁绍定会大怒,这两兄弟貌合神离,我可分而取之!” 郭嘉道:“在下建议,主公

    相关人物: 曹操 吕布 陈宫 刘备 袁术 荀彧 张飞 貂蝉 关羽 郭嘉 阅读 751

  • 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爽

    三国中的“空城计”为何屡试不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曹操自长安出兵,军临汉中,刘备退守汉川,凭着天险保存实力。这天,翊军将军赵云带了数十骑在外扎营,刚好碰上曹操大军运粮运到北山下,赵云数十人且战且退,退到营内,曹操大军逼营,眼看着赵云兵败于此,第二日,刘备来到赵云营地,却发现曹军死伤者众多。 看到这段历史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段在《三国志·赵云传》中也曾经有所记载。当时赵云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几十人要对付曹操的千军万马,但是谁都没想到,第二天却发生了大逆转,曹军营内却是横尸遍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真实的历史是这样

    相关人物: 曹操 诸葛亮 司马懿 赵云 刘备 桥公 张飞 关羽 黄盖[吴] 徐庶 阅读 280

  • 由诸葛北伐想到的

    由诸葛北伐想到的

    翻开《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分,得到最多喝彩与关注的,无疑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同样,得到最多叹息与感慨的也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现在,当我们掌握了《三国志》的知识之后,无疑又对六出祁山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愈演愈烈,成为三国时期诸多问题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话说,刘备曾经率领蜀国近五万士兵发动了一场伐吴战争,此次战斗中,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于夷陵一战。从此之后,蜀国不仅仅丧失了荆州的有利地位,五万的精锐兵力,元气大伤,更加永远失去了与魏国和吴国争锋的资本。而北边的魏国时时想要除掉西南边的眼中钉,肉中刺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司马懿 刘备 张郃 曹操 王双[讨蜀] 孟获 孟达[蜀] 黄皓 谯周 阅读 853

  • 于禁兵败被俘真的“非战之失”吗?

    于禁兵败被俘真的“非战之失”吗?

    在军事上,将领掌握天时、利用有利气象、规避不利气象、甚至把敌人引入天灾,是军事战术课程的基础常识。首先,关羽选择的进攻襄樊的时间正确。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军,关羽本人陆战水战都擅长,而水师是敌无我有的优势,因此关羽选择雨季(夏末至秋)进攻,分明是有计算和准备的——这个史册没写,也可以推理出。(同理,曹操冬天伐吴,规避雨季,也是为了让周瑜的水师优势降低到最小)其次,关羽指挥的是水陆两个兵种的部队,作为北方人,关羽以前有万军中斩将的勇猛事迹,后来他能发展成指挥水陆联军的统帅,可见他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不俗,

    相关人物: 关羽 于禁 曹仁 庞德 周瑜 曹操 阅读 534

  • “凤雏”当真能比肩“卧龙”吗

    “凤雏”当真能比肩“卧龙”吗

    自于庞德公口中流出“卧龙”、“凤雏”得其一必得天下的说法之后,东汉末以及后世便有了庞统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概念,甚至刘备对二人的职务也是这样任命的,刘备入川之初,两人的“军衔”相当,都是军师中郎将。 但就实际的政绩、军功来比较,庞统与诸葛亮哪能是一个重量级的?就算假设庞统能比诸葛亮长寿也没用,就算庞统智慧上与诸葛亮比肩也没用,关键的一条:对道义的理解与坚守。 再加上一条:对待工作的态度二人天差地别,孔明事无大小必躬亲,庞统却是工作不对胃口便刻意怠工,让当和尚咱就剃头不念经,住的庙小了索性连钟也不

    相关人物: 刘备 庞统 刘璋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曹操 张鲁 孙权 阅读 885

  • 略论董卓代汉成功的七大优点

    略论董卓代汉成功的七大优点

    1、唯贤是举,人尽其才,董吕二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爱惜人才,从不枉杀贤士,且能积极采纳智士的贤达明谏,所以董卓只一李儒,吕布只一陈宫,却能让群雄魂不守舍,疲于奔命,因此孔明等人在董卓帐下更能各尽其才(孔明是待价而沽,绝不会做一辈子自耕农),盛世可期,反观阿瞒大耳之辈,谋士如云,却杀戮无度或刚愎自用,故一败再败。 2、心系天下,从董卓见到两位皇子后想择明君为汉帝就可看出,董确实想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做实事,因此董卓虽然乱世用重典,但国泰民安也是指日可待,而阿瞒大耳等人只为自保和私欲而翦除异己,心中哪有天下

    相关人物: 董卓 曹操 诸葛亮 蔡邕 李儒 何进 陈宫 吕布 阅读 756

  • 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

    七百里联营并非刘备兵败夷陵的真正原因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军讨伐孙权。当时,蜀国的总兵力约为11万左右(大概)。刘备派冯习为大都督在前,领4万兵,进攻孙权,快接近一小半总兵力了,这个阵势是很吓人。而且,刘备还亲率2万(荆州兵,最精锐的主力)在后,暂时未动。除诸葛亮与阿斗有少量兵守成都,马超防曹丕外,其余的部队既监视曹丕又监视孙权。一路上,刘备又用金锦、爵位诱动各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头人酋长们,纷纷加入讨伐孙权的队伍。 因此,实际力量为4万(先期)或6万。零零散散的都加起来,或许有8万,号称10万也不过份。总之,刘备是在积聚最大力量准

    相关人物: 孙权 刘备 陆逊 曹丕 关羽 周瑜 诸葛亮 曹操 阅读 8021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