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张飞犯的是群众路线错误

     作者:东湖少主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似乎不假。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前,刘备靠织席贩履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潦倒得不行。老二关羽,因在家乡杀了人,无奈之下逃奔涿郡,想来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相比三人之中,唯张飞家境富裕,“颇有庄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从桃园三结义之后,兄弟三人东拼西杀,成就了一番大业。到头来,最穷的刘备做了皇帝,与自己武艺一般的关羽成了“义帝”。至今,各地矗立的关帝庙仍香火不断,万众膜拜。而张飞,除了留下诸如“猛张飞”之类的调侃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与之身份相符的名号。

      同在一个起跑线上,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不同的结局呢?

      刘备就不要说了,头上有一顶皇叔的帽子,加上善观时局,用人得当,成就霸业无可厚非。关羽和张飞,论武艺旗鼓相当,论贡献不相上下,论亲疏也都是嫡系。如此大致相同的条件,发展到后来却有这么大的差距,的确令人费解。

      两种不同的性格特征,或许就是造成两种不同命运结局的根本原因。

      据史书载:“(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

      关羽傲上而不辱下,实际迎合了民间最大的心理愿望。傲上,代表了一种希望,也代表了一种情绪。而恰恰,这种情绪正是老百姓所梦寐以求的。在中国民间,老百姓评价一个人,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和传奇色彩。普遍认为,大凡敢犯上者都是好官,都是为老百姓说话的。

      而关羽的另一个特点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善待士卒,这不正是老百姓热切盼望的爱民如子的形象吗?按老百姓的理解,对手下人能够如此,对老百姓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尽管,关羽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但民间,尤其是后世,所有人都愿意相信关羽就是这样的救世主、好干部,而且有一天会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也就是说,关羽的性格特征符合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和老百姓千百年来的政治向往。如此一来,后世之人对关羽与日俱增的个人崇拜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观张飞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不知道是不是与其早年家境殷实有关,反正张飞的暴脾气是出了名的。刚出道不久,就有了鞭打(督邮)上司的不良记录。当然,督邮该打,无论如何也都说得过去,问题是张飞还有个“鞭打士卒”的坏毛病。不知道这个毛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当年长坂坡危急时刻,张飞喊了一句“跟我来”,追随者却只有二十余人。就是这二十余人跟在张飞之后作为疑兵,让张飞喝退了曹操二十万之众。勉强应付过去了,但张飞的人格魅力和群众基础却可见一斑。

      对于张飞鞭打士卒的毛病,刘备曾经不止一次提醒和劝诫。对此,张飞嘴上满口答应,做起来也就忘了。心里没有多少士兵的位置,脑中没有多少群众观念,哪里能记得住这样的教诲。

      在后来的征战中,张飞始终没有改掉这个坏毛病,轻则鞭打,重则要命。如此日积月累,张飞的群众威信每况愈下,个人命运也越来越危险了。后来因为替关羽报仇,强行命手下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可见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赶尽杀绝。怎么都是死,不如先取了你的性命。于是,手下范强张达杀死张飞投靠了敌人。一代名将,不幸死于小人之手,令人叹息。

      纵观张飞被杀的教训,与其说是性格使然,倒不如说是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懂群众路线所致。性格人人都有,难道真的就不能改么。

      自古至今,道理都是一样的。试想,这样的干部又怎么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呢。

      当然,张飞也并非一无是处,张飞的优点是敬重君子,仰慕高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张飞是最没有耐性的,但后来见诸葛亮有真本事,张飞立即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尊崇有加。问题在于,你对长官做得再好,与老百姓又不相干,老百姓不仅不会买你的账,反而会留下讨好上司的嫌疑。

      由此可见,关爱下属、爱护百姓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只不过生逢盛世,许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罢了。

    本文相关人物: 张飞 关羽 刘备 诸葛亮 张达[蜀] 范强 曹操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