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专题 > 正文
  • 三国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勇将张辽

    专题制作:淡淡天蓝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张辽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大军,张辽一战威震江东。黄初三年,张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 1
  • --- 1 ---

    三国常胜将军张辽

      张辽这个名字,比起关羽等人,可能还并非特别的响亮。实际上,张辽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常胜智将,其战绩辉煌之至,这又可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海盗我有时甚至还会认为,张辽的战绩才是三国中最辉煌的一个。

      有些喜爱张辽的同仁或许会以为,张辽一生中立过的功劳是在合肥之战,其实这种看法一来过于太过于把张辽的功绩局限在合肥之战里,而另一方面呢,却又同时贬低了张辽一生的功绩。为何这么说?因为张辽一生不仅仅立过这次功劳,早在征讨袁绍的时候,张辽就已经大显神威了,而比起合肥之战辉煌程度有之而过无之不及的战绩更是多不胜数!

  • 2
  • --- 2 ---

    论张辽不孝不忠不义的一面

      张辽本来姓聂,后因为避怨改姓,与何人结何怨不明。张辽和人结怨可能是对方的原因,但张辽为了避怨不惜改姓,这就有问题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家族观念特别重,除非是过继给别人为养子,自己改姓那是大逆不道的事,关羽杀了人都只是改了字,连名都不肯改,张辽却把祖宗的姓氏给抛弃了,说他不孝并不为过。(另外有一个连名带姓全改的徐庶竟然会被当成孝子,真是不可思议了)

      对于张辽的不孝可能我的理由比较牵强,但他不忠却是证据确凿的。一般都认为张辽是跟着吕布跑,可仔细看看《三国志》就会发现陈寿在写这点时却明确写出他是丁原部下。

  • 3
  • --- 3 ---

    果敢的忠义之士张辽

      有人以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手下效力来指诘张辽不忠。果然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忠么?张辽起初不过一从事,丁原使将兵诣京都,很明显,丁原这个人没有野心,他的军队到了京都后直接受大将军何进的指挥,当张辽到河北募兵回到京师后,政局发生了变化,请注意,他只是以兵属董卓,董卓当时把持朝政,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和袁绍不也被董卓任命过官职吗,王允等大臣不也留在京师继续做官吗,为何张辽一个下级武官奉命行事就是不忠呢?——很明显,张辽只是没有或者说没有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罢了,作为一个军人,我想他没有义务卷入朝中的权力斗争之中。
  • 4
  • --- 4 ---

    名将初成 张辽劝降昌豨

      这一战发生在公元201年,当时曹操张辽和夏侯渊两个人围攻昌豨于东海。可是围了好几个月,粮食都吃完了。他手下的将士就商议先带领着军队撤回。而张辽却不同意,他对着夏侯渊说:"这几天我每次出了军队之外时,昌豨都会看着我。而且他的军队的箭和流石都越来越少。我想这大概是昌豨心里犹豫不定,所以不想力战,我想去试探他一下,或许可以招降过来。"夏侯渊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让张辽去了!"于是张辽命令众人向昌豨说:"曹公有了命令,让我来传达!''昌豨听了这话之后果然下了山和张辽对话。张辽便趁此说道:"我们家曹公神明英武啊,正要用德政招降下各地诸雄。所以,先投靠操公的人都能得到大赏!''昌豨听了这话后,我估摸着他心里已经在说:"就是等你这句话!"于是昌豨二话不说,立刻说:"我降了!"
  • 5
  • --- 5 ---

    张辽成名之战——逍遥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早在曹操西击张鲁之前,交给护军薛悌一道秘密教令,函边写着“贼至乃发”四字。现吴军果真北上,张辽乐进李典、薛悌乃开函看教,教令上书:“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但敌众我寡,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皆疑,唯张辽领会曹操用心之所在。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毕生最闪光的佳作,演义说“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可称为防守战术的经典战例。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