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语文教师王泽钊先生这几天比较出名,因为网上正流传着他要把《三国演义》踢出“四大名著”的豪言壮语。虽然王老师已经做出了澄清,说“踢出”这样的词儿不够温和,而且他也没有要重评四大名著的意思,不过他依然坚持,《三国演义》这种“街头巷尾聊天讲出的故事”不适合中小学生,孩子们真正应该读的,是那些“全人类的精华”。
我不大明白所谓“全人类的精华”是什么东西,不过照王老师的话,这些精华既然与“娱乐消遣的书”相对立,想来该是些正襟危坐的东西吧。比如如果要读《诗经》的话,娱乐消遣类的国风大概就不属于这“精华”之列,可以当得起“人类精华”几个字的,怕是里面那些用在郊庙里今日却已经很难看懂的颂歌?再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想当年不过是市井小人休闲找乐的所在,除了娱乐消遣,都找不到第二个更适合表达其时代功能的形容词,想来也是不能算作“精华”的吧?如此看来,王泽钊老师可以允许孩子们读的,怕是没有几本书了!
我相信王老师会认为我上面那段话是强词夺理,我也相信他大概会同意孩子们应该读读莎士比亚的剧作,我甚至还相信他会认为我把他的意思给扩大化了,他的原意不过只是认为《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当不起名著的标准,不该让孩子们去读罢了。但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读者,我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而且不止读了一次,但是我绝对不会因此就要求其他任何人也要像我一样去喜欢它。同样,王泽钊先生,一位特级语文教师,一个说出了话可能会对孩子、对家长造成影响力的人,也绝对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喜好或者价值判断,就剥夺掉一个孩子阅读《三国演义》或者其他任何书的权利。
王老师以为娱乐消遣的书,不适合小孩子,我的个人经验倒是正好与此相反:我是读着《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样的书长大的,诚如王老师所说,这些书确实来自街头巷议,原来只是俗文学中的一支,被文人改编了而已,至于我小时候津津乐道的诸如《隋唐演义》、《童林传》等评书,就更是纯粹的民间娱乐消遣文字了。根据我的记忆,这些书不但给我带来了无数的乐趣,而且成为我和小伙伴们之间谈不完的话题,大概在间接上还促进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呢。其实这原本是个无须探讨的问题,像皮亚杰和蒙台梭利等现代教育大师早就得出结论:娱乐和游戏,完全是少年儿童身心两方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说,即使《三国演义》毫无营养,只要它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就自有其可取之处,更何况它还确实是一本文学杰作,没有搞清状况的只是王泽钊先生自己而已。
无须讨论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但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稍稍表达一点我的担忧。毕竟,站出来否定《三国演义》的不是一个妄人,他是我们国家的职称评定机制评出来的一位特级教师,而且据说这位老师还以押中过高考作文题而知名。这样一位可以称得上专家的人物在文学判断和教育理念上都出现如此与主流价值相悖离的观点,我们的孩子们啊,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