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英雄下夕阳

     作者:jason2002

    三国时代是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年代,也是公认的英雄辈出的时期。诸侯霸者如曹操刘备孙氏父子称得上是英雄;英勇善战的武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也可称为英雄;智谋之士如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亦是英雄;人物之多真是不可胜数,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英雄辈出的黎明,当然也会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夕阳。
    小弟认为从234年诸葛亮五丈原去逝开始,到280年西晋灭吴后正是“三国英雄们所处的夕阳时期”。在这段时期中虽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周公谨赤壁鏖兵”等波澜壮阔的场面,但细细品来却也回味无穷。尤其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那种比六出祁山更多点“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色彩,每次读罢都令我为这种悲剧式的慷慨激昂而深深感动!
    众所周知那时的三国局势是魏国实力最雄厚,总括冀、青、幽、并、徐、兖、雍、凉诸州,幅员辽阔所占当时中国领土的五分之三,比当时吴、蜀两国综合国力之和还强。后世之人皆看清此事,当时之士如蜀汉四相包括姜维等也都是很明了的。蒋琬费祎等人只图安居乐业,自闭一州之土。费祎的理由是:“吾等不如丞相亦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矣能者,无以为希冀侥幸而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但他忘了太平时节可以休养生息,动荡岁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对而言姜维的观点就实际多了,他说:“这些人(指焦周等鸽派成员)贪图安逸,空发议论,如何听得!如果我军不去北伐,敌军便要西征,到那时如何保境如何安民!”(此语只见于三国演义连环画)小国、弱国想要保存于大国、强国之中,不以主动为主只能坐以待毙,正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另一方面,小弟还认为姜维似乎是太从军事家的角度去单纯的考虑北伐了。打仗靠的是斗志斗勇,这句话不错并且姜维与蜀汉后期的将领们如张翼夏侯霸廖化、傅俭、张嶷等也都具备这一条件。但是,其不知打仗最重要的却是在后勤补给上,从延熙九年到到景耀六年,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姜维大大小小对魏兴兵九次(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的九伐中原),早已超过了蜀国经济所能负担的极限。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宦官黄皓专权乱政,结党营私。朝政腐败,百姓疲惫,以至“入其朝,不闻其言;经其野,民有菜色,”足见其国事如此衰微。就算姜维再智勇双奇,在这烂摊子面前也只能是“妙计成空殉蜀汉”了!当一个社稷之才无法左右历史的夕阳西下时,那是多么的悲凉与无奈呀!我也为姜维这样的忠臣扼腕叹息。
    此外,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蒋琬与费祎执政期间,外臣与内臣的权争,君权与臣权的斗争,也略见端倪。(毕竟后主刘禅已人到中年,再傻也应该知道自己是陛下是孤家寡人)诸葛亮以丞相秉国,蒋琬当政时由丞相降为大司马,费祎执政时又从大司马降为大将军录上书事,到了姜维时代就只给他个大将军之职。这明显反映出后主不欲他们步诸葛亮军政双权独揽的后尘!
    姜维虽为大将,除妻子外不再娶妾,这在当时显得很突出。他生活简朴,衣服饮食按配给随手用尽,以此为足,不再多求。他在成都的住房相对于一般将领来说也毫不奢侈。纵观姜维的一生功过是非,论者颇多。很多人认为他不自量力,拖跨了蜀汉的国力,但事实并不尽然。正如诸葛亮六次北伐一样,姜维的军事活动是在蜀汉国力弱的条件下进行的,在雍、凉一带用兵,,正是继承诸葛亮的既定战略,可以说是为保证蜀汉政权继续生存的无奈之举。虽然他最终没能中兴蜀汉,但他为汉室复兴所做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英雄,《词海》解释为“杰出的人物”,《词源》的解释则进一步“有见识,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三国演义》中曹操对刘备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智者也。”小弟认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衡量标准,并且也个不相同。不从武勇与智谋来讲,单从临危授命与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两方面来说,姜维就足够称得上是英雄了。尽管他所处在无力回天的时代,又背负这无奈的命运,既然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于一个真英雄来说,是非成败又何足道哉!
    当姜维迎着264模糊的夕阳走向天边时,他在也不必为蜀汉的中兴和明暗得失而忧虑了,因为在他心中深藏着认谁听了都会为之感动的那句话——“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本文字虽不多,但却参考了很多文章。在此要特别感谢石工、默轩主编的《三国英雄——历史与传说》一书所给与我的启发。

    本文相关人物: 姜维 诸葛亮 费祎 蒋琬 刘禅 刘备 曹操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