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嬉笑三国之子午谷奇谋 我之见

     作者:19761976

      子午谷奇谋,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我对子午谷奇谋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今天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有不到不对的地方请朋友们给以纠正。

      “子午谷奇谋”应该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第二个版本:在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魏略曰: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那么我们先说《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这个版本。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我个人认为这里只说魏延要分兵,自己和诸葛亮各带一路人马,分两路攻击魏国, 最后在潼关会合, 就象楚汉之争时候,刘邦和韩信那样各带一支人马,分路出击,但是这里只说分兵并没说是否走子午谷 。

      那么,我们看魏延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我个人认为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候的天下形式和楚汉之争的天下形式已经不一样了。楚汉之争时,各地诸侯并起,有支持刘邦的,有支持项羽的,有保持中立的,而刘邦和韩信分兵,以刘邦牵制项羽,韩信去剪除那些支持项羽的诸侯,项羽呢只一门心思去打刘邦,对支持自己的诸侯不管不顾,另外刘邦还在外交上大力的分化收买中立的和项羽阵营中的诸侯和将领,这样使他们各自为战,没有协调没有配合,导致最后的全部灭亡。而现在呢,魏延和诸葛亮面对是一个统一而且团结的魏国,,他们在一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有协调有配合,而且比蜀国还强大数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延还提出分兵进攻,这不是给人家各个击破的机会吗,所以,诸葛亮不同意这个版本的子午谷奇谋是正确的。

      那么,我们在说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魏略这个版本的“子午谷奇谋”。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这段话我个人认为是说,诸葛亮在蜀国收到了埋伏在魏国的间谍发回的一个情报,情报的主要内容是魏国的一项人事变动,就是任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并且升任为长安的最高军事长官,诸葛亮收到这个情报后在南郑召开会议,讨论一下魏国的这一项人事变动,会为蜀国带来什么影响,而在这次会议上,魏延就这项人事变动,提出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军事计划,魏延认为夏侯楙是魏主的女婿,年轻,胆怯,无谋,只要给我魏延一万人,精兵五千,负粮五千,我兵出子午谷,只要用十天就能到达长安,夏侯楙听到我魏延来了,就会吓的连城都不敢守,坐船就跑了,而剩下的御史、京兆太守都没什么用,我魏延必然把长安拿下,而长安的粮食也够我们吃的,这时候,丞相带兵出斜谷,只要二十天就能和我在长安会合,那么咸阳以西的地就都我们的了。而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这个计划风险太大,所以不用魏延的计划。

      在我看来魏延这个军事计划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兵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并占领长安, 第二步在长安与诸葛亮的主力会师把咸阳以西的土地拿下并纳入蜀国的版图。

      那我们先来分析下这第一步兵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并占领长安有没可能做到。我来把攻取长安的难点一一都列出来,在用魏略版本里的方法试着把它们解决。如果魏略版本里没有提到解决的方法,那我们想个可行的方法帮助解决一下。

      我个人认为兵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并占领长安应该有这五个难点,那就是:

      1。子午谷道路艰险难行。

    2。在子午谷行进中容易被敌人发现,被拦截和被伏击。

    3。出子午谷后还要走上一段路才能到长安附近,这段路怎么走才最稳妥

    4。怎么拿下天下坚城长安

    5。在诸葛到来前怎么应对魏国的反击

      那我们现在开始解决问题。

      1。子午谷道路艰险难行

    这点在魏略版本里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个问题有些说不清,因为谁又能说清在魏延提建议的时候,子午谷的道路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只提这么一点 刘备曾经让魏延总镇东川,而子午谷刚好是在魏延的管辖范围之内,对于这么个要地我想魏延一定会加以了解的,另外魏延除了参加北伐以外好象也一直没离开东川,而且他提出要走子午谷恐怕心里也能大概有个数,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子午谷道路的问题上,魏延应该比我们更有发言权。

      2。在子午谷行进中容易被敌人发现,被拦截和被伏击。

    这点在魏略版本里也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法,那我个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是派出大量的侦察兵化装成商人,先行进入子午谷扫清障隘,把一路上看到的人全部杀死,以确保大军的消息不被泄露。

      3。出子午谷后还要走上一段路才能到长安附近,这段路怎么走才最稳妥

    这点魏略版本给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 楙闻延奄至,这句话反映了魏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大张旗鼓不加掩饰,直扑长安,不这样夏侯楙怎么能知道我魏延来呢。

      4。怎么拿下天下坚城长安

    这点魏略版本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楙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这句话反映了魏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吓跑夏侯楙无视其他人轻取长安。

      5。在诸葛到来前怎么应对魏国的反击

    这点在魏略版本里虽然没有正面提出解决的办法,但是这句话也许能让大家知道魏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 我个人认为魏延恐怕根本就没想过魏国敢反击把,所以只注意吃的够不够和诸葛亮什么时候来和他会合。基本无视这点。

      写到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骄兵必败,在好的军事计划也不可能让骄狂到极点的魏延去执行。我个人认为这也是诸葛亮不同意这项军事计划的一个原因。当然,写到这有的朋友就会问,魏延不能去,用别人去不行吗,好的军事计划不能因为提出它的人,有缺点不能亲执行就废弃不用把。其实根据我个人的反复推敲这个兵出子午谷的军事计划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这个版本的兵出子午谷问题在那里呢,请听我给您道来。

      我前面写过说个兵出子午谷的军事计划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兵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并占领长安, 第二步在长安与诸葛亮的主力会师把咸阳以西的土地拿下并纳入蜀国的版图。我个人认为这两步走的军事计划,中心思想是在第二步上,第二步的把咸阳以西的土地拿下并纳入蜀国的版图这才是重点,而第一步突袭长安并占领长安,只不过是为第二步做的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你攻下了长安又有什么用只是攻下了魏国千百个城市中的一个,只不过这个城市大了点罢了,而你把咸阳以西的土地拿下并纳入蜀国的版图,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那等于消掉了魏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土。孰轻孰重,我想朋友能衡量的过来把。那这个军事计划的问题之所在,就是在第二步上,在三国后期,魏 蜀 吴三国的综合国力是相差很大的,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在领土面积上也是这样,而魏国咸阳以西的领土面积占魏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么大的面积等于蜀国的全部领土的面积,我这样说是让大家有个印象,就是这个版本的子午谷奇谋,是以突袭长安为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而拿下魏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而且这个对手还比自己强大许多。大家知道战争打的是什么,就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当时蜀国的实力根本没法和魏国比,还想在一次战争中拿人家魏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这不是自不量力,又是什么呢。

      所以,以诸葛亮的精明决不会犯这种错误,这个异想天开的军事计划被否定也是必然的了。

    本文相关人物: 魏延 诸葛亮 夏侯楙 项羽 刘备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