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国学·天地人和》(见9月2日B12版)谈到,性格缺陷和修养不足是古代文人失意官场的主要原因。一个人想在仕途上走得比别人更远,才艺固然重要,但器识更重要。换言之,性格和修养是决定性的因素。器量狭隘、性格浮躁、见识短浅的人即使才高八斗,在官场上也必然是失败者。如大才子曹植在文坛上傲视同侪,深得其父曹操的赏识和宠爱,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还是跑不过其兄曹丕,被曹丕捷足先登。究其原因,正是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饰”,被人抓住痛脚;而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扬长避短,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最终荣登太子之位。
曹操选择继承人 长时间犹豫不决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曹操乘时而起,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打败袁绍,扫平乌桓,镇压燕地,虽不能统一中国,但已无人敢与他争锋。到了晚年,曹操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新朝廷”,他自己不好意思当皇帝,把改朝换代的“重任”交给子孙后代。所以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拥有天下三分之二仍臣服商朝,到他的儿子周武王才灭商建立周朝,曹操想当周文王,那么由谁来当周武王呢?
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曹操犹豫了很长时间。曹操早年娶一妻两妾,妻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曹昂,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使丁夫人母养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这样的话,曹操的继承人自然就在卞氏所生的四个儿子之中选择了。在四人当中,曹熊年幼,曹彰“好为将”,明确表示过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只有曹丕和曹植两人进入“决赛”。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115年),曹操晋爵为魏王,曹丕和曹植争太子之位进入了决定性阶段。
曹植优势:
性机警 多艺能 才藻敏赡
曹植“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在“机警”方面和曹操小时候很像,曹操喜欢文艺,曹植在文艺方面的才能几乎无人能及,所以深得曹操喜爱,有立曹植为太子的想法。
丁仪也是才子,曹操曾经想把一个女儿嫁给他,曹丕嫌丁仪瞎了一只眼睛,极力反对,曹操只好作罢。
丁仪因此怨恨曹丕,与弟丁廙及丞相主簿杨修谋立曹植为太子,多次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的才华,劝曹操立曹植为嗣。
曹丕优势:
曹昂死后成曹操嫡长子
自古以来,由长子继承父业都是理所当然的。曹操曾秘密征求大臣意见。尚书崔琰认为:“《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尚书仆射毛玠认为:“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东曹掾邢颙说:“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崔琰所说的“五官将”即曹丕,当时曹丕任五官中郎将。
后来,曹操召来太中大夫贾诩,屏退左右,问贾诩应立谁为太子。贾诩默然不对,曹操急了,问:“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说:“属有所思,故不对耳。”曹操又问:“何思?”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一听哈哈大笑,已知贾诩倾向于谁了。
袁本初即袁绍,刘景升即刘表。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偏爱小儿子袁尚。袁绍死,未立嗣,逢纪、审配与袁谭不和,伪造遗命立袁尚为主,结果造成袁氏兄弟分裂,袁谭、袁尚互相攻杀,被曹操消灭。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刘表先是偏爱刘琦,后来又不喜欢他,死前立刘琮为嗣,刘琦十分失落,曹操南征,刘琮投降,但刘琦投靠刘备,兄弟俩分道扬镳。贾诩提醒曹操要吸收袁绍和刘表在选择继承人时的经验教训,虽然没有明言立谁为太子,但意思十分明确,一是要及时立嗣,二是要立嫡长子,避免以后产生祸害,曹操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第一回合:
送父出征 争出风头
有一次曹操出征,出发前曹丕、曹植两兄弟在路旁相送。曹植当场为父亲歌功颂德,出口成章,文辞华丽,在场所有人听了无不佩服曹植的才华,曹操也很高兴,觉得曹植很有出息。曹丕看到这个场面,感到很失落,不知如何表现才能赢得父亲的欢心。这时,他的谋士吴质在他耳边悄悄说:“王当行,流涕可也。”曹丕马上醒悟,在曹操出发的时候,泪流满面而拜,作出一副生离死别、依依不舍的样子。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人,“操及左右咸欷歔”,大家都觉得曹植虽文辞华丽,但诚心不及曹丕。
第二回合:
兄弟之间 互相陷害
有一次,曹丕请吴质到家商量对策。为了不引起曹操的注意,曹丕叫人把吴质藏在车上的大簏里进入家中,结果被曹植的谋士杨修看见了。杨修马上跑到曹操面前打小报告。这一次曹操来不及派人追查真假。曹丕害怕,吴质说:“不用怕,我有办法。”第二天,吴质让人用大簏装绢到曹丕处,杨修又打小报告,曹操马上派人搜查,发现里面只有绢没有人,于是曹操怀疑杨修有意陷害曹丕。
最终结果:
曹丕登上太子宝座
曹植虽然才华出众,但“任性而行,不自雕饰”,常有不合规矩的举动。有一次喝多了,乘车马行至邺宫司马门,喝令守门者开门而出,司马门只有曹操出门才能打开,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把曹植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另外,曹操提倡节俭,不准妇女穿绸衣。一次,曹操在铜雀台上看见曹植的妻子穿着绣花的绸衣在园林中游逛,马上下令赐死。曹植的妻子违背禁令,被曹操责备治家不严。
曹丕深知古今文人有“不护细行”的通病,所以在日常生活小心谨慎,矫情自饰,让对方抓不到自己的把柄。对曹操周围的人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曹操身边的“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太子”,最终在曹氏继承人之争中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