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况:蜀汉征西大将军、前军师、凉州刺史。以部曲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备为汉中王,欲以重将镇汉川,众论以为必是张飞,张飞亦以心自许,结果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尽惊。诸葛亮驻汉中,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西入羌中破郭淮费曜于阳谿,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魏延每随诸葛亮从征,辄欲请兵万人,与诸葛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但诸葛亮制而不许。魏延常谓诸葛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与杨仪势成水火。诸葛亮病困,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魏延本无意北降魏而南还,但欲除杀杨仪等,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他们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魏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杨仪等,王平喝斥,魏延军士众知曲在魏延,而不肯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斩之,夷三族。
下面两段文字,是发生在三国时代,蜀国大将魏延被杀的基本史料。而这两段史料貌似截然对立,当代史学家们大都认为陈寿的记述为真;鱼豢(《魏略》作者)的记述为假。也有极少数史学家认为陈寿的记述有矛盾。对陈寿记述怀疑最大的是史学家吕思勉先生。那么魏延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请大家跟随我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详细】
褒斜谷栈道是诸葛亮大军前线与后方联络的唯一通道,其它道路出口都在敌方境内,道即远,而且战争期间都有敌军巡逻把守(军事常识),通讯文书和人员辎重就靠这条道来往,诸葛亮岂能容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魏延在杨仪大军未动时便立即率军先走,所过又“烧绝阁道”,杨仪的那几个送“羽檄”的公文使者是怎样越过烧毁的栈道和魏延部队,把杨仪的“羽檄”和魏延使者的“羽檄”在同一天送达朝廷的?
整个《三国志》没有诸葛亮死后发丧地点。陈寿不在《魏延传》里写,可在《诸葛亮传》等等里写呀?陈寿忘了?在前线“密不发丧”不是没忘吗?不重要?当然重要!
《魏延传》说:“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对这段记述,一般人照本宣科,更有人拿它当作“魏延造反不得人心”的宝贵证据。
几乎所有历史学家和三国史爱好者们,都把杨仪的“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当成无根据的牢骚怪话而不是真有其事。
王平一向被时人(“平在北境,咸著名迹”《王平传》)和后人看好。陈寿在没有史实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怎么会给王平这样一个评价:“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有何难言之隐?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说明诸葛亮交权时魏延在场。而《魏延传》所说的魏延不在场,只是杨仪的檄文所编造和事后杨仪等人在朝廷的单方指认。由于诸葛亮是“秘不发丧”,“密持丧去”,所以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知道此事。魏延死后,杨仪等人的说法朝廷自然难以辨认。
有人认为魏延是先锋,在前线走不开。当时魏蜀双方几个月都未开战,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都不打,几个月来诸葛亮病了不止几天,哪一天都走不开?守寨又不是进攻,将军多呢,其他将军没人进攻时都守不住营寨?还是魏延每天要到司马懿那里露个脸?
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不解决,对于那些对二人关系有所误解的史学家和三国史爱好者们来说,你即使把魏延被谋杀案解析得无懈可击,他也不会服:不,不,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与魏延关系不佳,决不会把军事继承权交给魏延;《魏略》是“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好吧,我们就来瞧瞧,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有何“不佳”。
二人的主要矛盾在这里:“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据此,有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诸葛亮不敢死后把军权交给魏延的主要依据,怕魏延莽撞行事。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极差,不仅在死后把军权交给了杨仪,而且要除掉魏延,以免他莽撞出击导致蜀军的毁灭。更有甚者以为,诸葛亮要魏延和杨仪火并,以为蒋琬姜维当权扫除障碍。
因魏延并无“睚眦报怨”(陈寿评法正)的品性,没有枉杀一人的记录,所以诸葛亮并未因魏延和杨仪吵嘴动刀而对魏延有实质性的不满。相反,经考验“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后,认可魏延的军事才干(至于其政治交往能力不强,则有蒋琬分工弥补),申报朝廷给予魏延在军中除自己而外最高的权力“假节”、军中最高的官职“征西大将军”和当时蜀国授予文武官员最高的爵位“南郑侯”,这是挑选军事接班人的实质性作为。“冀时论必当以代亮”,虽是朝廷猜测魏延的想法,却也透露了当时舆论认为魏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由于秘而不宣,人们不知道政治接班人是蒋琬)。
在《三国志·董允传》里有一段裴注:“襄阳记曰……孙权尝大醉问(费)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董)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於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乐。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这一段记载杨仪、魏延的争吵不和,说明在当时非常“有名”,都传到他国去了。诸葛亮为什么不早制止呢?还是没有制止的能力?
魏延案最终被蜀国朝廷判为内讧:“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三国志·后主传》,像人们现在按《魏延传》表面文字所理解的那样,朝廷后来认识到错误,已经替过去误认魏延谋反平反了。还有现今在汉中所发现的高规格古墓,有人认为是蜀国朝廷替魏延平反后建造的魏延墓。“不过一般人不了解历史,又受到罗贯中小说的影响,还误以为魏延是叛逆者”,现今的史学家基本上都是按这个论调认识魏延事件。
根据前文系统分析,我认为魏延是被谋杀的,不是内讧。所以我根本不同意上面这些说法。魏延被谋杀却最终被判为内讧,这是蜀国朝廷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掩饰、调和手段而不是真正的平反。前面是杨仪等人在制造冤案;后面是蜀国朝廷在制造真正的冤案!
陈寿本人,也是本文的重点。剖析受到客观环境制约的陈寿矛盾心理,从而理解《魏延传》的写作方法,进而更彻底明了魏延被谋杀一案真相并非仅仅为少数人所能掩盖,而是社会历史的必然。
“齐史三死,董狐直笔”,一向被史家看成治史原则、史家人品。我认为此说不够客观,缺少发展眼光。哦,闭着眼睛、捂着耳朵,不问主客观条件如何,有什么材料写什么史书?等你眼一睁,皇上来火了,叫人一棍把你敲死,你的史记就能流传下去了?或叫你家老二老三接着写,死完了,皇帝心就软了,就能流传千古了?这大概是原始皇帝:心软。后来的许多皇帝,你就是全国的史学家全跑去给他杀光了,不满意还是不满意,皇帝的劣迹、朝廷的劣迹还是不能写!社会在发展,皇帝也在“进步”啊。
这样一来,你的“三死”、“直笔”,除了让你的书被撕了烧了以外,什么也没有烙下,又对后世有何益处?面对客观有利不利条件,运用种种语言文字技巧,把历史的真相用各种表现手法正、反、侧面表现出来,这不好吗?非要瞪着眼睛直说皇上、朝廷的“隐私”,给皇上把屁股打烂了、书撕了,这才是好史家?书都撕了,没有著作,劣史家都评不到啊。
陈寿对于魏延事件使用“反证法”,过去有人看出来吗?我看好像有一个人看出来了,谁?比陈寿晚生约六十年的常璩。但各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方法不同,导致常璩对魏延事件的看法与陈寿大不相同。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所写的魏延事件如下:
“秋八月,亮疾病,卒于军,……先是征西大将军魏延与长史杨仪素不和,亮既恃延勇猛,又惜仪筹划,不能偏有所废,常恨恨之,为作《甘戚论》。二子不感。延常举刃拟仪。仪涕泪交流。惟护军费祎和解中闲间,终亮之世,尽其器用。仪欲案亮成规,将丧引退,使延断后,姜维次之。延怒,举军先归南郑。各相表反。留府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保仪疑延。延逆欲击仪。仪遣平北将军马岱讨灭延。延自以武干,常求将数万别行,依韩信故事。亮不许。以亮为怯。及仪将退,使费祎造延。延曰:‘公虽亡,吾见在,当率众击贼。岂可以一人亡,废国家大事乎。’使祎报。仪不可。故欲讨仪。仪率诸军还成都。……初,亮密表后主,以‘仪性狷狭,若臣不幸,可以蒋琬代臣。’于是以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以仪为中军师,司马费祎为后军师。
……军师杨仪,自以年宦在琬前,虽同为参军、长史,己常征伐勤苦,更处琬下,怨望。书谓费祎曰:‘公亡际,吾当举众降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耶?’祎表其言。废徙汉嘉。仪又上书激切,遂行仪重辟。”
专题撰稿:闻所欲闻
专题制作:逍遥生秦二少
专题时间:201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