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这个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曹卓是一类人啊。入夜,想杀掉这个不义之人,但是最终也没下去手,终于还是离开了他。
陈宫心想,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投奔曹操和他浪迹天涯的,杀掉不义,我在想,这其实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他是舍不得杀掉曹操啊。在那个时代,曹操的确具备治世之良臣的才干和魅力,陈宫心中的国之大义和曹操的雄才大略的叠加,这让他怎么忍心杀掉一个这样的人。陈宫是清楚的,曹操必然是成大器的鸿鹄。只是,也许陈宫没有想到,生不逢时,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也。
后来曹操要杀陶谦,陈宫又去找他,劝说曹操不要这么做,最终未果。也许,当时曹操不是复仇心切能听进去陈宫的话,陈宫或许会回到他的身边也说不定。
那曹操,也就不用再火烧赤壁之后,大哭“偶滴奉孝啊,你要在我也不至于让他们整得那么惨啊。”也许是我太喜欢陈宫这个角色,自认为他的谋略也是不在荀彧等人之下的,只可惜,他遇人不淑。
飞蛾扑火地跟随的,被这乱七八糟的巧合彻底在陈宫眼中成了无义之人。其实说曹操和董卓一样,真是冤枉他了。曹操也不是个完全的无义之人,看后来他对关羽就知道了,偶尔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呢。在后来陈宫跟随了吕布,那是个明白人么,那就是个“欲求于小姐合体之事”(语出《新三国》,《三国演义》里可没这么穿越的语句)的棒槌。就算这样,陈宫也是兢兢业业。不能不说,还是带着点私人的情绪的,陈宫总是找曹操的麻烦。如果吕布是个用人之人的话,鹿死谁手还未定呢。
虽然老年的曹操经常假兮兮地杀了有才之人又假意厚葬,可以说老虚伪了,但是,厚葬陈宫,十有八九是实心实意的。曹操后来是真的爱陈宫之才,可惜陈宫宁愿和吕布烂人,也是不待见他。
自古英雄惜英雄,可惜啊,不管是陈宫还是曹操,都生不逢时。一个早早的见了马克思(不对那个时候还没马克思啊),一个成了历史上的大黑脸。可惜啊可惜,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如果,如果A就B,如果没C的话就不会D。
如果刘备没有诸葛亮,他是谁啊,一个编草鞋的,一个虚头八脑的大耳贼,地无一垄草无一席,还汉中王呢?如果曹操能容纳陈宫,如果他不杀荀彧什么的,如果郭嘉不死,还有司马懿什么事吗?如果孙策没杀于吉,如果周瑜不把精力放在和诸葛亮斗上……历史怎么样,三分天下归谁家,这很难说。
国家不幸诗家兴,兴了这部精彩的小说,兴了这些精彩的人物,可惜的是,历史无可更改。
历史,就是留有许多无可弥补的遗憾。小说,就是令遗憾开始炫目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