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易中天《品三国》的“士族论”(要点一)
一、先强调说明一下本人对汉末三国时期“士族”的基本看法,以便和易中天先生的观点有所区分。首先,可以先很肯定地说出一个本人的结论: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还没有士族这个阶层,也没有士族这个概念。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下)》中反复论述的“士族”这个重要词汇,在整本《三国志》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换句话说,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一直挂在嘴边的“士族”,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只是历史的一个候补演员,还没有机会在这段时期的历史大片中正式露脸。易先生把士人的概念理解成为了士族的概念。士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三国末期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是门阀制度的产物,是九品中正制异化的结果。也就是说,易中天先生把士人和士族的概念混淆了,混为一谈了。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混淆,造成了易中天先生的士族决定论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道理很不通。这点在下文会详细论述。
辨析易中天《品三国》的“士族论”(要点二)
二、士人的概念和士族的概念是不同的,在这里需要做个必要的解释。春秋前,士属于贵族中的低阶层,这点看有历史文字遗存的那时的礼乐制度就知道。春秋后,士阶层通过做贵族的家臣再向平民渐次过渡,变为当时知识分子。按照《汉书食货志》的说法:“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可知汉朝的时候士阶层是全民、全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特征就是掌握知识。与士这个词相关的,还有士大夫,士林,士人,士民的各种说法,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要素,都是指有文化的、专门受过教育的一类人、一群人(极个别有自学成材的),即通过掌握知识可以出仕做官而不事生产、享受俸禄的这批人,这些人统称为士人。代表一个社会阶层,代表成分或阶级的时候,叫士民;说到单独个体的时候叫士,如高士,隐士,名士,国士,等。当官的阶层叫士大夫;专门研究学问的倾向于说士林。这些叫法在史书上很普遍,一部中国历史,几乎就是士人的历史。但是,各种说法中,在后汉三国时期,却偏偏就没有士族的这个叫法,这是为什呢?查《三国志》包括裴注里面,生生地就是没有一处处现士族这个词,这是不是很奇怪呢?在《三国志》里面有士家的说法,可以看《三国志辛毗传》,魏文帝想迁徙十万士家,辛毗提出反对意见,这里的士家的概念是另外一种意思,是指不计入编户的专门出壮丁打仗的家庭。可见,那时人写历史是很严谨的,每个重要的名词都是专有所指,不轻易下一个定论,用每一个说法都很慎重。
辨析易中天《品三国》的“士族论”(要点三)
三、族的意思在古代是与血缘或家族密切相关的,是个很严重的说法,不像今天拇指族,月光族,暴走族之类,说得很轻巧,随便一群人或某类人就叫做某某一族,完全不顾及是否有血亲关联。士人并不是士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三国志》中没有士族的说法,其实是很符合当时情况的。谈到士族,就一定和继承、世袭有关,需要具备继承、世袭的特性,是要传代的,不会“一代就出一个贵族”。晋朝以后通常说的士族,是在门阀制度之下产生的特殊阶层,是所谓“垄断仕途”的一个特殊阶层,甚至世袭官位和爵位,这在三国时代的后期才渐成趋势,在晋朝统一三国之后才彻底固化下来。前人总结得很好:“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也就是说,真正的士族的定性和定位,是东汉后魏晋时候的事情,那时候不仅贫富悬殊,而且贵贱分明,两极分化很严重,士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力量。但是,东汉时期,包括汉末三国时期,还不是这种情况。比较有名的袁氏家族,杨氏家族,做到了几世几公,但那可不是世袭继承来的,每个人还都是从小官吏做起,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还随时有被撤掉的情况发生,比如有地震、日食这样的事情出现,三公当得好好的,说下台就得下台,也有说上台就上台的,也有说上台就上台但是出身微贱的例子。“士族在东汉末年已经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变成豪强。”(《品三国(下》)第250页)这种说法尽管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有这样写的,但距离当时的情况相差很远。东汉末年,经过党锢之祸的迫害,包括在党锢之祸前,士人阶层并没有达到这种夸张的地步。如果认为那时确实有个士族阶级存在,那么上面易先生提到的站在魏、蜀、吴三国领导人对面的那些人,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一个符合士族的条件。“孙权与陆逊、张温、虞翻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他与士族、与名士的矛盾。这其实也是曹操、刘备、诸葛亮遇到的共同问题。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大政权,都与士族有冲突。”易先生还举例来说明:“曹操杀边让、杀孔融、杀崔琰、杀杨修,刘备杀张裕,诸葛亮杀彭羕、废来敏、废廖立,都是这一矛盾冲突的表现。”上面说到的这些人,首先都不是“士族”,而是士人;同时,这些人没有“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变成豪强”的能量。
辨析易中天《品三国》的“士族论”(要点七)
七、理论可以很吓唬人,但理论的依据要站得住脚。
总结易中天的“士族决定论”的看法,或者叫做理论,大致归纳如下:
1.0版的:士人是士族。这点在前面已经讲了很多,要点在于,士族这个用法强调的是血缘性和宗族性,有世袭和传承的意思。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一书中说的士族,本质上说的是士人。
2.0版的:士族即世族。把士族的概念等同于士人的概念,那“士族即世族”就是这套理论的第一次升级。如果士族指的是魏晋之后的事情,士族即世族这个说法是可以的,但同汉末三国时期的情况就沾不上边了,而易中天先生讲的主要内容是汉末三国,并不是魏晋南北朝。
3.0版的:这套理论的第二次升级是所谓的士族的三大特征,“垄断仕途”或“控制舆论”或“变成豪强”,汉末三国时期的士人并不具备这些特征。所谓的士族“也简称世族、士族、望族、势族。” 而且“成为雄视天下称霸一方的豪强”,这些严重的说法,是陆逊、张温、虞翻,孔融、崔琰、杨修,张裕,来敏、廖立这些人承受不起的,这些人都不具备这些特征。
4.0版的:“士族”代替“非士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升级版本升级到了改朝换代的地步。
辨析易中天《品三国》的“士族论”(要点八)
八、易中天先生认为“士族”代替“非士族”是必然,这就把蜀汉灭亡的原因很简单地加在了诸葛亮执行的路线上了,难道诸葛亮也执行魏晋的“士族阶级路线”就能取得胜利?殊不知,魏晋那边本身也问题多多。魏国从曹丕当上皇帝,传世不过两代十几年,实际权力就被别人掌握了。所谓的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魏晋,照样大盖宫室,照样盘剥百姓,照样太后乱朝政,照样白痴当皇帝,尤其是大搞分封世袭那一套,由此造成的权力斗争比东汉还严重,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内争和外战,几乎导致民族灭绝的悲剧。
抛开对历史进程有影响的诸多因素,比如地理,人口,军力等,单纯以胜败论英雄,这连民间的看法都不会认可,起码,李清照女士不会这样认为。历史进程证明了诸葛亮的“兴复汉室”最终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但历史进程也证明了所谓的魏晋的“士族(世族)阶级路线”也并无可圈可点之处。在更长的历史进程中,如果不兴复汉朝“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那些经验,如果继承魏晋的“士族(世族)阶级路线”搞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那一套,得出的结果不是云泥之别也是天壤之别。
后来的历史证明,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之中,诸葛亮所代表的恢复到国家正常体制和社会正常秩序的努力和尝试失败了,诸葛亮是悲剧性的失败,也是悲剧性的英雄。最终,魏晋代表的历史逆流成为了现实,这个黑暗的现实持续了300多年,留给后世可供借鉴和欣赏的内容几乎为零。在这个持续了3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期,只有一个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很流传,打仗打到最后要靠女人上阵了,这是一种充满悲剧色彩和荒诞色彩的流传。这,也就是人们终究不会喜欢曹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