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专题 > 正文
  • 被魏武夷族 三国志拉黑的名士孔融

    专题制作:淡淡天蓝

      孔融是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不是三国迷,想必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这样一位童年就懂得礼让的谦谦君子,按理说应该作为楷模让大家学习。然而,生不逢时的孔融却被冠以“不孝”的罪名,死于曹操的刀下,连两个年幼的儿子都被斩草除根。甚至改朝换代到了晋朝,陈寿都不敢为他做传。如果不是《三国演义》让孔融重新走到台前,我们可能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孔融究竟是误国的书生?还是被冤枉的奇才?
  • 1
  • --- 1 ---

    史上最具胆识的时事评论员

      通过写文章、发议论,针砭时弊的人,现在被称为“时事评论员”。其实,这样的“时评人”历朝历代都大有人在。而作为“时事评论员”,首先要敢得罪人甚至得罪当局的人,需要才气加胆气,有胆有识,目光锐利,洞察力一流,要敢说敢写,说别人不敢说说不出的话,写别人不敢写写不来的文。有时,运气不好就需要把自己的命交出去了。以此为条件来评选史上最有胆识的“时事评论员”,赵炎认为,非三国时期的孔融莫属。
  • 2
  • --- 2 ---

    博学大儒孔融其实是个虚伪无能诸侯

      孔融标榜的为官口号,人生格言,在太平盛世之时,那是人生乐事,可以当成士大夫淡泊名利的象征。可是,很不幸,孔融生活在乱世,并且孔融本身并非是一个山中隐士,闲暇时喝喝酒,谈谈诗,自己吃饱喝足即可。孔融是民之父母官,有着照顾百姓的义务。可是,孔融却沉浸在自己的虚拟空间中,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 3
  • --- 3 ---

    对政治一窍不通的博学大儒

    孔融在反董卓联盟中,曾经是独立的一路诸侯,在北海几年,也曾经割据一方.但是,孔融虽然是博学大儒,在治理地方上却很是无能。孔融有爱才之名,却没有礼贤敬贤之心。对待像太史慈这样前来投靠的贤才,不能倾心结交,不能量才录用。对待有雄才大略的刘备,不能够好言抚慰,结成盟好,壮大势力,反而空谈大义,将好部下好盟友都给讥讽走了。可见孔融这种书生在政治上真是一个蠢材。而他偏偏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这也就难怪数年之后,北海就被黄巾攻破,被袁绍吞并了。
  • 4
  • --- 4 ---

    名士孔融为何被曹操说成不孝之人

      曹操的敌人刘表断绝了对许都皇帝的供奉后,在汉代人最重视的礼节上又僭越了:仿帝王礼郊祀天地。这是唯有皇帝才有资格干的活路,曹操好不容易才逮住一次理,立即发给朝臣们讨论如何口诛笔伐刘表。

      谁知孔融偏上疏为刘表讲情,并且引经据典的建议朝廷:“……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这是政治立场问题,现在曹操大军要兵伐荆州,与刘表动真格的了,安知这刘表的同情者在大后方会造些什么不利于政府的舆论?

      所以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隐患!

  • 5
  • --- 5 ---

    由孔融让梨谈教育的起点应在何方

      明明是依“法”取梨,却偏偏说成是“让”梨,其目的无非是要教育人们“克己复礼”,强调仁德,让世人都去当谦谦君子。主观上是想让出一个清明世界,有序乾坤,人性社会。结果呢?让出的是无序,是混乱,是懒惰,是不劳而获。教育别人都去让梨,是不是都不吃了呢?梨子让,那饭菜让不让呢?吃的让,那穿的让不让呢?物质让,那荣誉让不让呢?是不是连夫、妻也要让呢?这样让来让去,不就又让回原始社会了吗?
    本专题相关人物: 孔融 陈寿 曹操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