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预测
曾经有三位神人看好曹操——桥玄、何颙、李瓒。第一位神人太尉桥玄,认为曹操与众不同必成大器,桥玄曾言:“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第二位神人是要犯何颙,曾是太学名人,曹操 12岁时,何颙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此人就是曹操。第三位神人是名门之后李膺的儿子李瓒,李瓒在弥留之际对儿子们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
在当时,得到社会认可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得到公认的人才学家的评语。桥玄为了使曹操有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去找当时的著名人才学家许劭,让许劭给曹操下一个评语。许劭的评语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理想“过山车”
二十岁的曹操,举孝廉为郎。不久,曹操被任命为雒阳北部尉。他在雒阳北部尉任上,棒杀灵帝亲信宦官蹇硕的叔父,令京师治安为之一变。不久,曹操被任命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县令,出京赴任了。三十岁的曹操在与黄巾军作战的战场上出任济南相,成为他理想中的地方大员。不久,面对官场的黑暗,曹操选择了退却,他以身体欠佳为由,告归乡里。三十岁时,理想刷地一下实现了;三十一岁时,理想刷地一下破灭了。理想就如同坐过山车似的,顶峰和低谷都来得那么迅速。
隐居的曹操重新受到了国家的召唤。起复之后的曹操,转入军界,后晋升为汉末新军西园军的典军校尉。
东汉的党锢之祸发生后,一批正直的官僚士大夫,作为汉末社会的精英阶层,在被打击中,仍然与他们视之为黑暗势力的宦官顽强地抗争着。袁术火烧宫门,揭开了攻杀宦官的帷幕。随即,京师便经历了一场两天一夜的大屠杀,南北两宫血流成河,被杀的是两千多名宦官。可是,流血政变后的现实,却是杀机再起。董卓有野心废掉刚刚继位的天子刘辩,另立才九岁的小皇子刘协为帝。董卓的做法实在太荒诞,有悖于曹操的理想。
离京出走
陈寿《三国志》说,曹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王沈《魏书》说,曹操“逃归乡里”。按照王沈的说法,东归,是回沛国谯县。曹操从雒阳到陈留这一路,闹出的两件事,后世影响很大。第一件,是在成皋杀了吕伯奢的家人,还说出了负人负我的狠话。第二件,是捉放曹。在小说家那里,把它和上一件事给弄拧了。在小说家笔下,是先捉放曹,带出中牟县令陈宫,然后是杀吕伯奢一家。
现实教育了曹操,光有理想没有用,有了实力才能实现理想。曹操要再度募兵,他在这方面,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离开酸枣,曹操去了江淮地区,投靠了袁绍。袁绍认为自己的这位发小有才,但只是“鹰犬之才”,“愚佻短虑”,笨,没有远见。不过,火烧眉毛的是,太行山那边的山贼人马众多,实在是扰人得很。曹操还曾经和黄巾军打过仗,应该有对付他们的办法。曹操带着新部队开进东郡,打得有声有色,将山贼赶回了太行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