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专题 > 正文
  • 夷陵之战——七百连营化乌有,帝星不坠罪谁承

    专题制作:誤入凡塵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削,此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 1
  • --- 1 ---

    吴蜀夷陵之战实际兵力探讨

    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本文主要就实际参战兵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双方参战的兵力到底是多少?

    吴军方面——由两部分军队组成:

    1、 孙权所派遣由陆逊统率的抗蜀军:将领——大都督陆逊,兵力50000(《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部将有:

    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兵力5500人(本传记载本部兵加甘宁军——2500人);

    虎威将军——朱然,兵力5000人(本传记载督5000人,驻守江陵);

    建武将军——徐盛,兵力无记载;估计5000人左右;

  • 2
  • --- 2 ---

    三国著名战役军事分析之---夷陵之战

      “兴复汉室”理想追求的幻灭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 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 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 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 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 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

  • 3
  • --- 3 ---

    再论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

    这几场战役在小说里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至弱胜至强,奇谋迭出,令人拍案叫绝。这几场战争中,唯一由刘备担任主角的就是夷陵之战。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这个人被描述的除了仁义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在没有诸葛亮的日子和离开诸葛亮的日子,都是窝囊废。
     
      其实不然,刘备这个人论才能,在东汉、西汉的皇帝里(姑且算刘备是)可谓是佼佼者,笔者认为也就在高祖刘邦和武帝刘彘之下。其从一贩卖鞋履的小商贩(在中国古代重农轻商的思想下,这几乎是下九流的职业),凭借其唯一拿的出手的皇室之胄的资本
  • 4
  • --- 4 ---

    蜀国夷陵之战前后国力损失探究

      荆州注定了三国鼎足的局面,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发生于此!是三国衔接要冲,赤壁之战之后,东吴周瑜攻下南郡,并占有江夏以南地区,曹操在荆州仍然保持了南阳和江夏北部地区。赤壁之战中受益最大的刘备则南下攻取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

      公元211年,当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

    本专题相关人物: 刘备 陆逊 关羽 孙权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