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诸葛亮在《 前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史载,刘备靠讨黄巾起事,先后依附公孙瓒、袁绍、陶谦、曹操等,颠沛流离,几经沉浮,虽至不惑之年,仍无立锥之地,不得已远走荆州,依附刘表。
刘备本一代枭雄,依附他人仅是权宜之计,就在寄刘表篱下无奈困惑之际,“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遂屈尊“三顾茅庐”,诸葛亮感“三顾”之恩,走出草庐,这才主演了一场三国鼎立的历史活剧。其间,刘备和诸葛亮的“黄金组合”,无疑是最使人热泪迸溅的一幕。
那么,官居左将军、领豫州牧的刘备,仅凭徐庶等人的几句赞誉之词,就对一个年仅26岁,且毫无政治军事经验的书生,”凡三往”,低三下四,“枉驾顾之”,“咨以当世之事”,岂不使人觉得荒唐不可信?
论坛上最近谈论诸葛亮比较多,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写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精彩片段(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实性直让600多年来的老少妇孺们读的如痴如醉,并信以为真。但老罗毕竟是元朝人,和三国历史差上了1200多年,他又怎么能知道三顾茅庐的真实性呢,再说了,他写的是小说,不是史记,故事的细节自然可以瞎编,那么这个事实的历史根据呢?
陈寿所写的《三国志》里诸葛亮传也自然有了这么两句简单的十个字:先主遂谙亮,凡三往乃见。
历史上只有一个诸葛亮,本欲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结果没想到却成了千古一相,流芳百世。历史上也只有一个刘备,能卑躬屈膝,三顾“山村野夫”于茅庐之中,成就一段君臣鱼水情。可是在三国这段令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历史之中,并没有太多的“诸葛亮式”人才,他们或因沽名钓誉终于被历史所淘汰,或因性情古怪而无所作为,又或因“忠臣不事二主”而提前退场。总之,能与这些隐士才堪匹配者并不足贵,这些人大多有经世之才,并有报国之志,但却因遇不到“刘玄德”这样的主公,亦或者终身不愿出山,甘为农夫,最终成为了一代“名隐”。
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使读书人吓破了胆识,也让他们对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丧失了最后的信心。董卓入京之后,许多读书人弃官归乡,有年少者索性不再过问世俗之事。一时之间,归隐成风。
论三顾茅庐,人皆知刘备对诸葛亮的真诚盛邀,而未论刘备对诸葛亮的入微考察;人皆知诸葛亮的被动受邀,而未论诸葛亮的苦心择栖。其实,三顾茅庐既写出了刘备盛邀诸葛亮,更写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仔细考查;既写了诸葛亮的被动受邀,也写了诸葛亮对刘备甚至刘备集团的考查,这实际上是一个刘备与诸葛亮互相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出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必然性,也写出了诸葛亮走出隆中的合理性。
一、刘备对诸葛亮的考查。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早年“贩履织席”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皇室攀宗亲,已有“我为天子”之语。及见黄巾起义,即生“上报國家,下安黎庶”之思,与关羽、张飞结拜,招兵买马,投军从戎,遂厕身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