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三国演义大数据
今日热点
VS
涉及章节
涉及年代
 
 
提及密度
 
 
 
 
事件热度
 
 
 
 
人际广度
 
 
 
 
文武倾向
 
 
 
 
人际关系
 
 
更多数据请点击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从谥号谈一下三国蜀国五虎将等

在说到蜀国的谥法之前,先说说谥法的来历。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此为谥法之源。《逸周书》:“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所谓的盖棺论定就是指这个。周制有封爵者即有谥号,秦汉之后,等级渐多,爵位泛滥,无法一一封谥,故关内侯以下不得谥。 蜀汉立国,礼制阙失,将谥法作为一种恩宠,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斯失礼之甚也。先主之时,唯法正见谥,后主时陈祗以恩宠见谥,后来诸葛亮、蒋琬、费玮、夏侯霸陆续都得谥,在这种

甘宁生卒年考

甘宁传:“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於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二十馀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乃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刘焉传:“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 又刘焉传注引英雄记曰:“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荆州

论决定三国武将单挑胜负的五大要素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最令我痛快的地方就是武将单条的场面,一对一的厮杀让人看的热血沸腾,而单条也似乎成了三国的代名词,特别是几场经典对决让人看了荡气回肠。围绕着单条有太多的话题,太多的疑问,太多悬念。在此我把个人认为的决定三国武将单挑胜负的5大要素写出来,并列出该项的前三名供大家参考。写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给意见,如果写的还行就捧捧场给个高分,先谢拉。 NO、1武力 毫无疑问,想在一场单条中获胜,没有高人一等的武力是办不到的,如果武力太低,即便你其他方面再优秀也很难战胜比你强的对手(放冷箭的除

细说曹操攻取汉中之战

说起曹操攻取汉中的作战,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次作战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交战,对手也不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确实,本次作战,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实际上在汉中作战的时间很短。不过,本次作战,有三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一番的。 其一,曹操究竟是怎么攻取阳平关的? 其二,曹操在占领汉中后不趁势取蜀是否是战略性错误? 其三,曹操为何不走秦岭谷道进攻汉中,而要走阳平关? 一、 当时的军事形势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应当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在本年中发生的比较著名的事件包括:曹操攻取汉中、消灭张鲁集团刘

借荆州的导火索——江陵之战

公元208年,周瑜克曹军于赤壁,随即与刘备合兵追击。而仓皇而逃的曹操留宿将曹仁据守江陵,径自北归。 周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周瑜的计划是四面包抄,所以在兵未交锋时,周瑜就派遣部将甘宁攻打夷陵,“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刘备自己在堵另一路,“备别遣关羽绝北道”,周瑜自己主攻。这时兵微将寡的刘备不失时机的提出:“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

今日推广
文史推荐
热点专题

千古奇冤还是刚愎自用——一代武圣关羽之死

千古奇冤还是刚愎自用——一代武圣关羽之死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

刚而犯上的悲情谋士——田丰

刚而犯上的悲情谋士——田丰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县一带)人。东汉末年为袁绍下的谋臣,计破公孙瓒,平定河北,官至冀州别驾。为人刚直犯上,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后在官渡之战时极力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战败,袁绍曾不听田丰之言而羞愧,再遭到逢纪在袁绍面前发放谗言后被杀。

被后世误读最深的三国英雄:吕布

被后世误读最深的三国英雄:吕布

吕布,擅长骑射,武力过人,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

历数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投降事件

历数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投降事件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在演义中描写了无数的战争场景,虽已单打独斗居多,但战争总少不了伤亡,也少不了投降。是当俘虏还是战死往往就是将领的一念之差,而演义中也为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经典投降。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茅庐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 曹氏与司马氏两个家族耐人寻味的政治较量

    曹氏与司马氏两个家族耐人寻味的政治较量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舞台上的争斗尔虚我诈,十分复杂、激烈、惊险,而三国时期,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的政治较量,很可能是最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上,逼主篹位的政治枭雄不乏其人,阴谋种种,手段各异,如王莽依靠外戚势力登上权力顶峰,最后篡汉自立为帝赵匡胤利用手中兵权,于陈桥兵变而夺取政权武则天长期手握实权后,后来变李唐王朝为大周天下,等等。而东汉末年,正值天下大乱之势,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扫除群雄,统一北方,拥有了大半个中国,他不能说没有篡位之心,就他所掌握的权力,篡位也是不难办到的事,但极有智谋的曹孟德

    相关人物: 司马懿 曹操 曹爽 曹丕 司马师 曹叡 孟达[蜀] 曹芳 孙权 关羽 阅读 6628

  • 飞将军中原绝舞 还原战神吕布的真实悲剧人生

    飞将军中原绝舞 还原战神吕布的真实悲剧人生

    读《三国演义》者,大多看完之后,对吕布的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燕人张翼德的那一句“三姓家奴”,他的形象,大约就是好勇斗狠纯粹是个一介武夫,还奴颜卑膝,不讲道义善变又无主见那么一个样子。只是如果去看看《三国志》,这些恶行恐怕是要略微翻一下才是。不管演义小说中把他写成怎么样,但是在历史记载中的吕布,按我的看法却是个由于个人性格而导致最后身死名灭的悲剧豪雄,即使不算是英杰,也当可算得是一时豪雄,绝对不是象演义上描写得那样不堪的一个小人。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先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

    相关人物: 吕布 董卓 刘备 曹操 袁术 丁原 袁绍 王允 张杨 陈宫 阅读 3734

  • 为关羽政务能力正名

    为关羽政务能力正名

    起政务能力,历史上的关羽在这方面可谓经常躺枪,动不动就被指责为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战略眼光,原因也很简单,经常在小问题上得罪孙权不说还拒绝孙权求婚的好意,骂人家的使者,抢夺盟友粮食,对内则搞不好同僚之间的关系。。。总之是烂帐一大笔。然则这足以成为关羽政治白痴的罪证吗?未必。 我们先看看涉及关羽政务能力的史料: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

    相关人物: 关羽 陆逊 于禁 孙权 吕蒙 鲁肃 士仁 麋芳 徐晃 甘宁 阅读 364

  • 关羽兵败被杀竟然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之计?

    关羽兵败被杀竟然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之计?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前后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这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专业期刊《史学集刊》上撰文指出,关羽之败,败在吴魏联盟绞杀,但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却极有可能是诸葛亮。 襄樊之战

    相关人物: 关羽 诸葛亮 刘备 张飞 曹操 费诗 刘琦 于禁 鲁肃 阅读 970

  • 古之恶来典韦

    古之恶来典韦

    东吴可以没有祖茂,却不可以没有孙坚,所以,祖茂一出场就因护主而死了魏国可以没有典韦,却不可以没有曹操,所以,典韦出生入死三救曹操最终也步了祖茂的后尘。后来,大难不死的曹操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典韦看不到了后来,曹魏集团攻城掠地三分天下,典韦也看不到了。 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典韦绝对是一员虎将,其力大可比商纣时期恶来,一双重达八十斤的铁戟在他手上使得虎虎生风。正是这双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不相伯仲的铁戟让典韦笑傲三国,力战吕布手下四员大将而不败,两进两出濮阳城亦所向披靡。 只可惜,在宛

    相关人物: 典韦 曹操 关羽 祖茂 张绣 曹安民 审配 阅读 3404

  • 东汉献帝刘协的贵人——董氏

    东汉献帝刘协的贵人——董氏

    董贵人,汉献帝刘协的妃嫔,她的父亲是车骑将军董承。 建安元年(196),献帝和伏后带着一行妃嫔、宫人从长安回到洛阳。以前的皇宫已被董卓烧成一片灰烬,献帝和众嫔妃只得住进原中常侍赵忠的府中。后来,曹操抢先率兵进驻洛阳,把献帝迎到许昌,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他独揽大权,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献帝此时只是个傀儡皇帝,身边的侍从都是曹操的亲信。所以日子十分的不好过。 建安四年(199),汉献帝19岁这年,他开始策划如果除掉曹操,夺回政权。于是,他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贵人的父亲董承,

    相关人物: 董承 曹操 董贵人 刘协 种辑 赵忠 王子服 阅读 555

  • 赤壁七大美男子,张飞排第一

    赤壁七大美男子,张飞排第一

    赤壁之战既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重要的一仗,也是帅哥最为集中的一次盛会。除了最帅的三国第一美男崔琰同志缺席外,其他大腕级的美男几乎悉数到齐,在赤壁这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地方拼力厮杀,与诸多丑八怪(如曹操)联袂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大战。经过仔细盘点,此次出场的美男一共有七位,分别如下: 1、张飞 全程记录三国历史的断代史书《三国志》里清楚地记录了刘备、关羽的相貌,却独独对老三张飞的相貌只字不提。以至于在大忽悠家罗贯中的大胆想象下,一个五大三粗、五官彪悍的张飞形象统治了中国人的大脑数百年。 其实张

    相关人物: 张飞 诸葛亮 周瑜 赵云 程普 鲁肃 孙权 刘备 关羽 曹操 阅读 1883

  • 评论关羽

    评论关羽

    很多人都把关羽尊为武圣,很多地方也供奉着关二爷的像,但是我认为关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书中不难看出,其实他的武艺也没那么高,关羽的缺点很多,下面我为大家一一列举。首先,说说关羽第一次出场---温酒斩华雄,话说华雄在联军大营外挑战,俞涉、潘凤两员无名小将去送死,并不是说华雄武艺多么强,关羽很轻松的杀死也不能说关羽就多么厉害,如果换了夏侯惇或者太史慈,也会很轻松的把华雄杀死。第二幕:斩颜良、诛文丑,先说颜良,书中所记,颜良见关羽冲来,方欲问时,关公马快,颜良措手不及,被杀。颜良在毫无防备之时被关

    相关人物: 关羽 颜良 华雄 文丑 庞德 曹操 孔秀 徐晃 夏侯惇 俞涉 阅读 4533

  • 论蜀汉南中政策与南中民族关系——从谯周反对“南逃”论说起

    论蜀汉南中政策与南中民族关系——从谯周反对“南逃”论说起

    一、谯周反对“南逃”的论说 “南中”是今天云南省、贵州西部及四川西南部等地区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地理名称,东汉时属于益州南部,设有永昌、益州、越、柯四郡和犍为属国[1](p。465),三国时期隶属蜀汉政权。公元263年,曹魏军队攻进了蜀汉北部,逼近蜀汉都城成都。蜀主刘禅惶惑无计,益州士人谯周力排众议,断然否定了投靠孙吴和南逃南中的意见,主张投降曹魏。他在朝议中驳斥群臣说:“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

    相关人物: 谯周 张嶷 诸葛亮 马忠[蜀] 霍弋 刘禅 李邈 张翼 李恢 刘备 阅读 2889

  • 三国演义三雄第一战及其风格略评

    三国演义三雄第一战及其风格略评

    重读三国演义一二回,看一下三国三个开国英雄的初战,比较一下,作些评论,刘备的首战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出马,左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五万对五百,五百大胜之

    相关人物: 刘备 孙坚 张梁[起义军] 张宝 曹操 程远志 邓茂 关羽 赵弘 阅读 2058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cne3online.com
三国搜
文史
人物
连环画
书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