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初从公孙瓒,没有显赫的官位,战绩响亮之处是帮公孙在某次和袁绍的战斗中挽回了面子。刘备发现了他是个人才,才从公孙处要来。从此跟着刘备东奔西走,戎马一生,卒于诸葛亮六次北伐之际。谥号曰顺平。所以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是在刘备手下度过。
我喜欢这个人物,最初也是他作为孤胆英雄来认识的,但是逐渐地,我从更多方面来认识他了。
他的军事能力可以分2方面来看:单挑和统帅。单挑能力应该说是很强的,最著名的是单骑救主,后来被演绎成多种版本。但是都体现了他强大的个体作战能力。然后就是在魏蜀争夺汉中的战争中,他一人灭了夏侯德一家5口,曹操感叹当阳英雄犹在。70多岁时被姜维战败,是唯一一次失败。
统帅能力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让他和邓芝领一支小部队出斜谷,牵制魏国的军队。众所周知,诸葛失街亭,大撤退。尽管魏军没怎么追,但是各军均有损失,唯独赵云部全军而回。在汉中之战,他负责接应黄忠。但是黄忠负约到时未回,他领数十亲兵出在寨,遇到上万的敌人,他先冲杀一阵,然后边打边撤。一直到了营寨边,他命令偃旗息鼓,独自一骑在寨前迎敌。魏军怕有埋伏,不敢冲击。黄昏时分撤退时,子龙命令强弩先射击,然后在追杀落单士兵。赵云一生单独领兵机会不多,仅有的几次均表现了很好的统帅能力。在汝南,刘备被夏侯敦击败时,又是他负责掩护撤退,他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他的政治能力也可以分2方面来看:为人处事和政治远见。他的性格表现为谨慎冷静,低调服从,正直勇敢。从不抢功,也不贪污,得赏赐即分将士。但是不会溜须拍马,不知拉帮结派。所以注定他在政治上的能力不会得到施展。政治远见最突出的是直谏伐吴。刘备借关羽被杀出兵东吴,自以为在经济上,军事上的准备已充分,可以拿下东吴。但是其违背了客观事实,也印证了司马懿和刘晔的预计。直接影响了历史进展。但是他的性格直接导致了他的一生不遇。
子龙的一生备受刘备垂青,一直担任刘氏集团的最高领导人警卫部队首领。同时他一直被刘备忽视,他从来没有统领大军,指挥过一场战役。他的为人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他没有象魏延那样有主见,有魄力,所以他没有魏延那样汉中太守的职务,也没有魏延那样得罪高层而被杀。他没有跟从曹操,所以他不会象张辽那样雄镇一方,也不会因为说诗意不祥而被杀。
子龙在刘氏集团中并不受重视,死前的官职一直很低,死后得的谥号是很晚才加的,远不如其他五虎上将显耀。但是这不能抹杀他原本的能力。可惜他跟从了刘备,如果跟了曹操,他会有更伟岸的成绩。至少不会比张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