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当蜀汉皇帝共41年的刘禅,堪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集团在位时间最长的董事长。在那战乱频繁、分裂割据的年代,能执政这样久,能是昏庸无能之辈?刘禅17岁继承皇位,不怕朝政大权旁落,让能者多劳;不假充军事内行,不瞎指挥,展示出他知人善任,不乏有政治家的容人之度量。
刘禅对大权独揽的诸葛亮言听计从,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按丞相说的办”。虽然年纪渐长,仍甘当“见习皇帝”。虽不赞成诸葛亮搞空国力,劳民伤财去北伐,却清楚地认识到诸葛亮的治国谋略,对蜀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后去世,刘禅仍然沿用诸葛亮的治国措施,并重用诸葛亮选拔的人才,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使蜀国继续维持了30年相对稳定的局面。
魏奉明说,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刘禅昏庸无能。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典故莫过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并在一次酒宴上叫上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司马昭问刘禅是否还想念蜀地?而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人们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批评刘禅的昏庸无能。“我要为刘禅平反,他不仅不昏庸,相反却是明君!”魏奉明说,魏国虽最早立国,可也是最早丧权辱国的,几任魏帝之窝囊,令人不忍卒读,阿斗与之相比,怎能说是扶不起来呢?阿斗治蜀41年,政局长期稳定,除去孔明辅政的12年,其余都是阿斗独自掌权,所用之人均属称职,要真是个扶不起来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吗?他投降魏军避免人民作无谓的牺牲,阿斗不失为“通明智达”的王者。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王朝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豪赌一把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真心归顺就设宴招待了他。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