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归顺蜀汉时恰好二十七岁,与诸葛亮当年初出茅庐时的年龄一样;诸葛亮对于收得姜维也十分高兴,称之为“凉州上士”,亲自选定他为自己的军事接班人,并让他去率领一支五六千人的精兵——中虎步兵。姜维倒也确实一心一意地忠于蜀汉,据孙盛《杂记》:姜维之母留居魏国,曾写信来叫他“当归”(即回归祖国);姜维的回答颇具气势:“良田千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在诸葛亮身边工作了六、七年,从恩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诸葛亮逝世之后,姜维继续其未竟的北伐事业,也打过一些相当漂亮的战役,人道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
时人对姜维的评价都比较高,诸葛亮就曾这样说:“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钟会也曾对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又《世语》曰: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同上)
姜维去世后,郤正评论道:“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同上)
就姜维的一生来说,上述评价并不为过。尤其是清素简约的生活作风,可谓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在当时来说甚为难得。
姜维的军事才能相当出色,属于三国后期第一流的军事统帅,丝毫不比魏吴两国的将领逊色。他九伐中原,具体战绩是胜三次,败二次,不克而还四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绝非“屡败不止”。虽然北伐战争的成绩不理想,但却不能因此而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因为他面对的敌人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几倍于他,况且他的军事对手(如钟会、邓艾等)也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军事将领。犹为难能可贵的是,姜维历年征战都是在克服重重内部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三国演义》中,“秋风五丈原”之后似乎都是姜维的市面了,其实不然。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军政大权悉交蒋琬,之后又有费祎、董允,姜维在此之前并未实际主持军国大事,只是“数率偏军西入”而已。而且他每次兴兵,掌权的费祎总是多方限制,“与其兵不过万人”。费祎的理由是:“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费祎的论调正好是当年曹参的翻版,只是他忘了太平时节自可休养生息,动荡岁月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然,姜维自身也是有缺陷的,他似乎太过于从一个军事家的角度去单纯地考虑北伐了。他连年出兵,不恤民力,超过了蜀汉经济所能负担的最大限度。按当时蜀汉户籍,不过二十八万户,约九十四万口,而将士官吏就占了十四万二千人,平均每两户负担一个官兵,那么半数以上的男子就都得去当兵,这在客观上严重削弱了国力。诸葛亮在世时不仅是个军事家,更是大政治家,对经济显然也比姜维内行,这是费祎不放心姜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姜维不仅受上司节制,他在军中的威望也远不如其师,大将如张翼等就反对姜维连年兴兵:“自冀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三国志·蜀书·张翼传》)姜维本来就不如诸葛,又得不到其余人的配合,困难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后主对姜维也不怎么信任,宦官黄皓老是进谗言,并与阎宇合谋,一心想除掉姜维;姜维无法可使,只好去沓中避祸。
姜维的九伐中原比之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更多一些“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色彩,更多一番悲剧式的慷慨激昂,因此后世才把他视为诸葛亮的传人。实则他们所做努力的实质和结果都无甚区别,只是诸葛亮的自身及外在条件都比姜维要好。
陈寿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这样的论断未免太以成败论英雄了,可能是因为陈寿是谯周学生的缘故吧。这谯周虽然满腹学问,但就会妄谈天象,专门劝人投降,先是劝刘璋降刘备,后又劝刘禅降魏,因此,自然就反对姜维。但是,民间对姜维这位不屈不扰的悲剧英雄还是充满同情的,他死后归葬四川芦山,当地百姓自古祭祀姜维,其影响甚至超过关公。
离开了一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历史条件,去评判他的功过是非实在是很不公正的;只是当今天的我们仍在不公正地评价古人和今人时,我为姜维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