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孙尚臭同志所发《赵云60%是个女的》文章,如鲠在喉,有一言不得不发!
一、笔者曰:赵云几次随刘备,诸葛亮出访东吴总是年轻貌美,面孔白皙。那我在这里就要问笔者了,你是否真正读过《三国演义》此书?书中说赵云“浓眉大眼,阔眉重颐,威风凛凛”一副勇将模样!如果这样也被笔者认为是美女的话,那“美周郎”、“锦马超”岂不是当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了吗?
二、笔者曰:长坂一战,刘备把妻儿老小都丢了,反到是赵云,七进七出,把阿斗救了出来。这是女人母性的表现!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长坂之时,赵云为刘备的近卫统领,保护君主和君主的家眷是赵云的职责。当时,刘备已经逃过了长坂桥,桥上又有张飞守卫,可以说是相对的安全了,而刘备的妻子、儿子都失散了,赵云必须把他们找到,这是赵云的职责所在,否则便是失职。至于恶战之中,阿斗不哭,反而睡着,那只是小说家的修饰之言,岂可当真!
三、这个观点笔者说来也十分牵强,当赵范说要将嫂子樊氏嫁给赵云时“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云所说的话是符合当时普遍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准绳的,并无可疑之处。
四、这点只能说明赵云细心,笔者强要把细心和女人连在一起,真是可笑之至!本人不屑与之细辩!
五、笔者以赵云不被重用,联想到当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以此认为赵云是女人,真是大错特错!!!赵云是近卫统领负责保护刘备,其重要程度好比典韦、许褚于曹操,曹操若非此二人,只怕在宛城之时便以被杀了,更何来以后的三分天下?曹操荥阳大败时,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并对曹操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刘备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赵云,笔者却说赵云不被重用,真是自相矛盾!
现在本人将说到重点问题,《三国志》中说赵云“为先主主骑”,主骑不是官职的名称,而是指主管骑兵。在汉代,由于多次与少数民族交战(以匈奴为主),而这些少数民族机动灵活的战法,迫使汉朝军队重点建设机动性强的骑兵队伍,至汉末,骑兵已成为部队突击、冲阵,长途奔袭的主要手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马镫的国家,马镫的使用,使骑兵控马和战斗能力大幅提升,而此时的古罗马骑兵还在骑光背的战马!汉末,如董卓、曹操、马超等皆是使用骑兵的佼佼者,可见刘备让赵云主管骑兵是对赵云个人能力的肯定!在入川之战中,赵云为偏将军,而诸葛亮只是军师中郎将,按汉代军队中的军衔排列,诸葛亮还不如赵云等级高!以笔者的说法,莫非诸葛亮比赵云还不被重用?刘备入主西川后,封赵云为翊军将军,封糜竺为安汉将军,按照汉代官位体制,翊军将军要略高于安汉将军。《三国志 糜竺传》说糜竺位在诸葛亮之右!由此推断,当时诸葛亮的职位至少比赵云低二级!后刘备败亡,刘禅登基,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而中护军便是统领中央禁军的实职,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担当。曹魏之许褚、司马师;蜀汉之赵云;孙吴之周瑜都任过此职。与此,笔者所说赵云不被重用之语乃无知妄言而!
六、笔者认为长坂坡之时,曹操下令不准对赵云使用弓箭是因为好色!大家看到这里大概都要喷饭了吧?笔者以这种哗众取宠之语来填充文章,真是令人嗤之以鼻!且不从其他方面来辩驳,请大家参见本站中《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年纪问题》一文,文中提到,以赵云在公元229年他72岁病逝为起点,以此倒推,那在长坂救主之时,赵云时年已是51岁了。本人想不管曹操再怎么好色,他总不会对一个已经51岁的“老”姑娘这么有兴趣吧?难道曹操有很深的恋母情结?不管读者是否认同《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年纪问题》一文中的论点(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人只是信手拈来以驳悖论。
七、笔者之争风吃醋论同样引人发笑。若真是按笔者所说,那么赵云之前遇到甘夫人的时候为何不干脆也一枪了结了呢?后刘禅登基“镒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镒为皇后”(《三国演义》)。可见,当时甘夫人的地位是高于糜夫人的。赵云若真为争风吃醋,那就应该趁乱军之中把甘、糜二夫人都杀死,则自己就可独享刘备了。
八、至于笔者所说截江夺斗之事更是无须多辩,阿斗是刘备的长子和法定继承人,赵云既是近卫统领,保护君主和君主继承人是赵云的职责。而对于孙权想绑架阿斗作为人质的阴谋,赵云是非常清楚的,在危急时刻赵云做出截江夺斗的行动正好说明他的胆识过人。至于逼孙夫人跳江一事,纯属孙夫人误会,以为赵云连她也不放,故做出过激行为。本人认为错不在赵云,赵云当时只是在履行他的职责而已。
九、笔者说锦囊是送给女人的,诸葛亮以锦囊给赵云,由此认定赵云是女性。那本人倒要问问笔者:《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中诸葛亮给了姜维和廖化一个锦囊,第一百零四回中孔明临终前也给了杨仪一个锦囊,按笔者的说法,那姜维、廖化、杨仪都是女人喽?由本人看来,笔者还不如说诸葛亮是女人更为贴切吧!
十、笔者所言赵云是被赵夫人所杀一说,本人真是闻所未闻!笔者的奇思秒想真是令本人大开眼界,每次读到此处都令本人寒毛倒竖,遍体生寒,忘却酷暑!阁下实在是消暑去夏的良药啊!
综上所述,可见孙尚臭同志所著文章纯属断章取义、哗众取宠之作!!!文章中既无确凿证据,又无可考文献,同时又歪曲事实!!!妄图以骇人听闻的所谓论点吸引读者,实是乱弹之至!本人认为孙尚臭同志恐怕是看了《三国》连环画而作此文的吧?以至悖论百出,贻笑大方!!!本人未深研《三国》,实是气结于胸,不吐不快,有妄言之处,望各位读者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