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刘表,9月刘琮举荆州以降,刘备弃樊城取水陆两路甫下,约至江陵会师。曹操率精骑疾追,将刘备、诸葛亮陆路之众击溃于当阳。关羽水军则一往无前,多次战胜曹兵追歼截击,并接应刘备脱离绝境。关羽水军南下成功,对刘备集团走出低谷,重新发展,乃至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备本无水军。公元201年9月曹操引兵南征刘备于汝南,刘备始奔刘表。由于荆州豪杰归刘备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故刘备兵力发展不大。
在蜀汉集团的历史上,曾经活跃过一支因被史家忽略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军队,那就是名将关羽的所统帅下的荆襄水军。
刘备集团的水军的组建时间,一直颇有争议。现在的两种主流观点是建安12年(207年)刘备屯樊时组建说和建安13年(208年)刘备逃亡时临时组建说,12年说的理由是:樊城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与荆州行政中心襄阳有汉水阻隔,为进退计刘备必须有保证至少个别江上巡弋船只和少量水兵。13年说的理由是:在刘备到荆州后不断有士人投效,导致刘表的猜忌,“表疑其心,阴御之”,刘备是客,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具备建立水军的条件。而且以后的关羽水军多半收聚的是不愿意降曹的刘琮的水兵。
在刘备南撤过程中,是分为两路行动,刘备、张飞、赵云、徐庶、诸葛亮等带领主力陆军掩护十余万家属、百姓走从襄阳到江陵的大路,而关羽率数百艘船只沿着汉水(沔水),准备经夏水转入长江后到江陵与刘备会合。
刘备的主力由于掩护着大批家属,行军速度较慢,在当阳被曹操派遣的五千精骑追上并遭到溃败。刘备抛弃家属只带着张飞等二十余骑兵逃跑,随后遇见了从江陵找来的江东鲁肃,在鲁肃的劝说下,决定改变原先准备去南方投靠苍梧太守吴巨的打算,而去投靠势力更强大的孙权。于是刘备斜插向夏口,在汉津正好遇见了关羽的船队,于是渡过汉水撤向夏口。
于禁是三国时代曹魏集团的著名将领,史上对他的军事能力评价很高。于禁被水淹之前军功卓著,在整个三国史中也是罕有其匹的。然而,最终却败给了大自然。于禁在全军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投降,按军事通例,“非战之过”,不应该受过多责备,曹魏集团上层对此态度也很明确。于禁的失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特大军事天灾,并不是作战的过错,正因为如此,于禁的军事声望经此一大败,仍然被公认为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等平齐。
上天对待于禁,实在太不公平;但上天对于关羽,却还是公平的。随后关羽分兵进攻被大水所包围、岌岌可危的樊城和襄阳,却久攻不克,顿兵于坚城之下,终于,关羽的兵势从胜利的顶峰跌落下来,并一直跌落至全军覆没、身被擒杀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