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孔融之死是被后世知识分子谈论得最多的三国故事,因为很像一个为了正义理想,而牺牲在强权政治下的光辉儒家知识分子形象。其实并非如此,孔融这个人偏狭残忍,死得一点也不冤枉。我们错以为东汉亡于外戚干政与党锢之祸,其实,正是像孔融这样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拖垮了东汉,但是可笑的是,历史却把他们带进另一个完全不属于他们的三国时代。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准备南征刘表,理由是消灭割据政权,兴复大汉的一统江山。当然,曹操心里真正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一点,他再也不是刚出道时的那个曹操了,刚出道时的曹操,应该确实如他自述的那样,是全心全意要做一个汉室忠臣的。
在出兵之前,曹操还腾出空来消灭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这个人拿到现当代中国的文坛,可能没法和鲁迅比,但和沈从文、茅盾至少是一个级别的,他的名字叫孔融。
孔融挂了
为什么要杀掉这么一个大文豪呢?很简单,因为政治。中国自古以来被政治杀掉的文豪车载斗量,孔融还算不上其中最杰出的,之前被王允杀掉的蔡邕,只怕就高他一筹。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孔融很不识相,在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之后,他竟想让曹操还权给汉献帝,这怎么可能?恰巧这时孙权的使者来了,孔融对着使者发了一大通牢骚,具体内容,史书上没有记载,但肯定不会是什么好话。在当时,这叫“讪谤之言”,熟悉汉律的都知道,此罪名一旦坐实,肯定是死刑。
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记载孔融“讪谤之言”的具体内容,估计是史家讳言,不敢着笔。从情理推测,应该是说了些曹操有异心,想篡位之类的话。孔融自恃才高,向来口无遮拦,说出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奇怪。但这条罪却不好拿到桌面上来讲,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孔融的罪行多得很,犯不着揪住这条不放。
举报孔融的人名叫路粹,当时官为丞相军谋祭酒,换到现在,也不知什么官职能与之对应,总之属于军事智囊团团长。他条奏的孔融罪行有以下几条:
(1)任北海相的时候,招兵买马,图谋不轨,号称自己是孔子之后,应当主宰天下。
(2)和孙权使者说话,谤讪朝廷。
(3)无视朝廷礼节,官帽不好好戴,包块头巾就到处跑,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4)和一个叫祢衡的老百姓交流了很多不孝的话,败坏人伦;还互相吹捧,无耻之尤。
以上四条,有的当然是污蔑,有的不好放到桌面上说,有的只是小节,够不上死刑,最后处死的罪名大概是“不孝”。这也有证据,因为孔融被诛之后,兔死狐悲,不但其他文豪惴惴不安,读过他文章的各地小知识分子也都很同情。曹操感到舆论对自己不利,因此又专门发布了一条文告,对处决孔融做了补充说明,说明是这么写的:
太中大夫孔融已经因罪被处决,但是因为他文笔好,很多人都被他蛊惑,不知道他的文章内容其实很黄很暴力,属于政府扫黄打非的行列。他竟然大肆宣扬,父母没什么可亲的。对父亲来说,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对母亲来说,肚子像个瓦罐,孩子不过像一个物件寄存在瓦罐里,拿出来后,就和瓦罐没什么关系了。还说如果碰到饥荒,而父亲是个人渣,宁愿把食物送给别人,任父亲饿死。该犯违反天道,悖逆人伦,死有余辜。希望大家不要受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认为政府杀错了人。
鲁迅先生也认为孔融的被杀,主要还是因为“不孝”。就汉律来说,“不孝”判死刑也属天经地义,一点都不冤。但是,如果我们检点孔融一生的行迹,就会觉得这件事相当吊诡。且不说曹操是个法家,向来对儒家忠孝人伦不大在乎,当初选用人才时就说过,不忠不孝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如果孔融上述的话是真的,那就和他自己平生的行事完全相悖,显示他是个人格分裂的人。
残忍的孔融,被干掉一点不冤
我们都知道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可知他很小就被名教伦理熏陶到了何种地步。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哀痛得差点挂了,走路都要人扶,被乡里称为至孝;十六岁时,因为自作主张窝藏了一个A级通缉犯张俭,和哥哥、母亲抢着认罪受死,轰动天下。这样的人,怎么会说那些悖逆人伦的话呢?怎么可能不孝呢?
尤其可悲可叹的是,他还曾为维护孝道杀过人。据《艺文类聚》引三国吴秦菁的《秦子》,孔融做北海相的时候,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就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这人哭是哭了,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我们知道,按照儒家的经义,父母死的时候,应该悲伤,但不能过度到损害身体的地步。然而在后汉,所有自以为正直的知识分子,都以悲伤到哀毁骨立为荣,孔融曾经就是靠这个搏出位的,哪能容忍有人和自己背道而驰,当即把这人抓到官府,以“不孝”的罪名杀了。
拿到现在来,如此枉杀百姓,可称得上十足的恶吏。在当时,就算不孝该死,也该有证据。我们知道,这世上本不乏喝凉水也丰肥的人。《晋书》里说王戎的儿子从小很胖,连王戎也看不惯,于是令儿子天天吃糠减肥,但肥依旧没减下去。哪有见人服父孝不瘦就杀人的道理?这事足以说明孔融的残忍,也让我们恍然一惊,原来所谓砥砺节义的仁厚儒生,杀起人来一样不眨眼。其实后汉清流党人中有类似行径的不少,我向来认为和酷吏差不多。但酷吏还承认自己残酷,只说是依法不得不如此;而儒生却认为自己正当,杀人也算高尚。就这点来看,孔融最后被曹操以同样的罪名杀掉,其实是一点不冤枉的。
我们说孔融这个人很残忍,还有很多其他例子。同样是在他任北海相的时候,曾经派五个督邮下去催租。所谓督邮,属于郡一级长官下属的监察官员。当时每郡一般依大小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由一个督邮监察,主要是监察地区内县令级别官吏的不法行为,发现了就将之双规,当然有时也管管收税之类的事。因为天下大乱,百姓流亡,租税收不齐,孔融一怒之下,竟然将五个督邮全部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搞得郡中哗然。
而且孔融有时偏执到不知好歹,他手下有个叫左丞祖的人,发现他的才能不足以治军(因为屡屡被黄巾军打败),劝他和袁绍、曹操结纳。这本来是一番好意,他却认为袁绍、曹操终究会篡夺汉室,迁怒将左丞祖也杀了。这些都可看出他的褊狭残忍。
孔融与东汉三国时儒生的道德优越感
可笑的是,后来他到处失败,一事无成,最后还是跑到许昌,在曹操把持的朝廷做官了。他屡屡讥讽曹操杀人,从未想过他自己有权的时候,杀人也是不讲道理的。他这种行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当然,孔融肯定不会承认这一点,如果我们能通过巫师找回他的鬼魂,他肯定会说:“不,我跟曹操不同,我杀人,杀的都是该杀的人,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禽兽,死有余辜。”
这是孔融真实的想法,也是后汉知识分子群体的真实想法,他们从哪来的道德优越感呢?为什么会这么自信呢?当然是来自于儒家经典。
但这个儒家经典,严格地说,是经过他们自己改造的儒家。
和前汉不一样,后汉的儒生势力非常庞大,后汉的道德君子和伪君子比前汉要多得多,只要浏览过《汉书》和《后汉书》的人,都会得出这个印象。这个儒家,已经很难说是孔子的原始儒家了。
徐复观先生曾举过“孔子上任七日杀少正卯”的例子,来揭露后汉儒生对孔子思想的改造,他们生活在专制时代,不自觉地把法家思想嫁接到儒家头上,孔子也就改头换面成了一个手执真理的杀人狂。类似的改造证据其实还很多,从《后汉书》中记载的那些儒生士大夫文章来看,以前的很多历史都已经失去了真相。比如焚书坑儒,在党人首领李膺的奏疏中,已经坐实在秦始皇头上,但近来很多学者都已经证明坑儒一说并不真实,乃是层层伪造的历史。孔融自己的奏疏中提到赵高时,骂他是个阉人,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睡虎地秦简考证,赵高并不是阉人。那么,后汉儒生普遍认定赵高是个阉人,显然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说起来,赵高所处的时代距离后汉不过三四百年,那时的社会变化不大,按理说赵高是否阉人属于简单的史实,不可能搞错。但宦官们都未对此进行过反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话语权在儒生这边,按照章太炎的话来说,他们有积非成是的能力。在后汉的政治斗争中,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宦官掌握着国家机器,但舆论权从来不在他们手里。或者说,他们只掌握了枪杆子,却没掌握笔杆子。这也就预示了他们不但最终输于当时,也将输于历史。
所谓党锢之祸真的是正义的儒生PK邪恶的宦官?
而掌握了话语权的儒生,对后汉王朝又有什么贡献呢?可以说,除了空谈之外,贡献不大。甚至可以说,后汉的彻底灭亡,多少是由那个家中世传《孟氏易》的袁氏家族首领袁绍促成的。
读过《后汉书·宦者列传》的人就知道,后汉的宦官不但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坏,而且其中不乏贤人。比如郑众,“一心王室,不树豪党”;蔡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良贺“清俭退后”,死后让皇帝都思念他的忠厚;曹腾“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吕强“清忠奉公”,面对封侯的赏赐“辞让恳切”,说起来,这些优秀品质,就算那些最正直的儒生,也顶多不过如此,为什么他们动不动就逼皇帝把阉人一网打尽呢?
表明上儒生可以说得冠冕堂皇,说是宦官专权,朝政黑暗。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争权。只要稍微回顾后汉倾覆的过程,就可以看到这点。
灵帝死后,掌握政权的是大将军何进。按理说,何家出身低贱,是由宦官们推举起来的,何进应该对宦官有感恩之心。但他完全被袁绍给迷惑了,决心把宦官全部诛灭。他之所以对袁绍的话信之不疑,大概也有因为自己出身屠家,想高攀进入儒家士大夫圈内的缘故。不过他的建议不被妹妹何太后采纳,连他弟弟何苗和外祖母舞阳君也反对他,史书上说何苗和舞阳君收了宦官们很多贿赂,所以为宦官说话,实际上未必是那么回事。何苗对何进曾苦苦劝诫,说:“我们刚从南阳来的时候,都是穷鬼,如今这么富贵,都是靠宦官们提拔。说是诛灭宦官,就可以海内升平,国家大事,哪有那么容易?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和宦官们和好为上。”
何苗的话其实很有道理,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一个朝代最后发生危机到倾覆的边缘,大多数是因为制度本身的原因,和某个特定团体的关系不大。诚然,宦官因为总领枢机,免不了会鱼肉百姓,武断乡曲。但是,难道儒生当政,他就不贪污不腐败?后世以科举取士,哪个大官不是熟读儒书,还不照样出严嵩、和珅这样的人吗?
袁绍见事不成,又怂恿何进征召四方郡守率兵入京,以诛戮宦官为名,逼太后就范。这种馊主意何进竟然听从了,最终导致宦官不惜拼死一搏,中常侍张让设谋捕获了何进,面责他说:“天下愦愦,难道都是我们这些人的过错?你们就个个都是好人?况且当初何太后鸩杀王美人,差点被先帝废黜,不是我们苦苦哀求,每个人贡献千万家财讨好先帝,你能有今天吗?现在你竟然想灭我们所有人的宗族,未免太忘恩负义了。你说我们贪墨,公卿以下谁又忠正清廉?”
最后一句话可以说很有道理,张让敢于这么问,也可以说是看穿了儒生士大夫官僚的虚伪。
那个袁绍,按说是儒生士大夫的领袖,在何进被杀之后,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当即率兵进攻皇宫,攻不下就放火焚烧。之后又割据冀州,意欲取代汉室称帝。刘表是后汉清流的头面人物,也割据荆州,车舆服饰僭拟天子,他们天天嘴上说忠孝,哪个又是汉室忠臣?哪个又比宦官高尚?其实只要是人,只要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就会有绝对的腐败。宦官是这样,知识分子是这样,一般的技术官僚也是这样。从比例上来讲,宦官中邪恶的人并不比其他群体中更多。
而且,后汉儒生和宦官相争的历史,每每都是儒生率先发难,宦官则依仗皇权加以报复,最终两败俱伤,三国割据的时代也因之而成,这是当时生活在那块土地上所有人的悲剧。同样的悲剧,后来还不断重复。史家不明就里,以为真有所谓正义和邪恶之争,永不醒悟,说起来也是很可悲的事。
孔融这样的文人儒生只适合搞时评
悲剧既已铸成,按说儒生如果真有治国才能,方扫除宦官之后,虽有董卓把持朝政,也有机会并力将董卓赶走,而后汉或许还有重新稳定的机会。但我们在史书上看到的却不是如此。
同样是我们开篇提到的孔融,他被董卓任命为北海相,有充分的机会施展才干,击灭黄巾,稳定本郡。刚就任时,他也确实是“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一副要治平天下的样子,结果却屡战屡败,最后竟弃国而逃;后来又被刘备举荐为青州刺史,掌控一州,却被袁绍的儿子袁谭打得丢盔弃甲,连妻子也被俘虏,只身一人逃回许昌,投奔他甚为轻视,并因此杀了左丞祖的曹操。后汉的王充曾比较过儒生和文吏的区别,提到儒生不会治理政事,所以一直遭到文吏的嘲笑。像孔融这样无能又残忍的儒吏,难道不该被嘲笑吗?
就因为孔融既无治国之能,又不断捣乱,惹得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他因为不孝的罪名枉杀别人,曹操最后以不孝的罪名杀了他,看起来简直就像一个恶作剧。
后汉的最后结局是曹操一统北方,刘备蛰居西蜀,孙权割据江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人,都不是只会空谈的儒生。曹操、刘备是寒族,孙权虽然世官江东,但只能算个武人,远说不上是以治经起家的豪族。他们掌握的资源本来很少,却都由弱变强。相比之下,儒生掌握的资源是何等巨大,成就又是何等渺小。
当然,不可否定,曹操的成功,也是因为充分吸纳了荀彧、崔琰等大族儒生的才智之故,但儒生们究竟不能做到像曹操那样独当一面,这是不可否认的。
总之,从后汉、三国的历史记载来看,像孔融这样的知识分子,是过大于功的。正是他们的偏执和不宽容,直接激发了各种政治矛盾,像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样,压垮了后汉王朝。当时代给他们机会时,他们又没有一个能收拾残局。孔融乃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以纯孝成名的孔融,怎么会和祢衡说出那些“不孝”到甚至带有现代意识的话,很值得注意。周一良先生提到,封建士大夫的思想,不可拿“一家之言”来概括,在政治生活中标榜儒家,私人生活中寄情于放佚的庄老,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格分裂,孔融本质是个文人,他所喜欢结交的朋友也大多列在《后汉书·文苑传》中,他所受的儒家道德的育,实际上和他的天性是不合拍的,种种因素铸成了他的人格分裂。如果他活在今天,做个专职的时评家倒是不错,可惜历史把他放到了不合适的位置,于是他不但别人制造巨大的悲剧,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悲剧。大而化之,就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