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少年英豪周瑜

     作者:马戎戎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第578期

      “他没有提出一套政治方略和纲领,或者如何处理政治问题的一些方法手段。诸葛亮有一个《隆中对》,终生在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努力,所以他是政治家,但是周瑜没有这些。这一点,也就是在政治抱负上,他还比不上历史上的鲁肃。”

      新版《三国》中,周瑜一直要到第16集才出现。编剧朱苏进说,到本刊记者采访他时,他还没看到周瑜出场。

      这一集,袁术吕布20万石粮饷,希望他能助自己攻打刘备,谁知吕布辕门射戟,迫使袁术和刘备罢战。袁术表面上继续对吕布拉拢施恩,内心却深深怀恨。此时另一位少年英雄,江东孙坚之子孙策来见。袁术希望以孙策取代吕布,故意说:“如得孙郎如子,虽死无恨啊。”

      对于一意钻营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太好的机会,黄盖是孙坚旧部,他劝说孙策:“多少人想攀附却苦于无门。公子既得其厚爱,为何不借此进身?”

      孙策的回答显示出了他的骨气与少年意气:“他不配做我义父。”

      之后,孙策在父亲坟前大哭,周瑜就是在此时出现的。周瑜母亲前几日刚刚过世,周瑜再无牵挂,于是他一把火烧尽府邸,将万贯家财全部用来召兵数千,前来和结义兄弟孙策会合,他激励孙策脱离袁术,共起大业。孙策于是用计从袁术处换来父亲昔日旧部,与周瑜共赴江东成就自己的事业去了。

      这一集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这一回也是周瑜亮相:“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那一年,周瑜不过15岁。

      电影《赤壁》的编剧陈汗告诉本刊记者,在为电影《赤壁》做史料准备时,他发现,关于周瑜的信史记载并不多。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吴书九》中,周瑜的传记不到3000字,加上《资治通鉴》里的纪述也不过5000字。记载虽然不多,对周瑜形象的描述却非常完美。

      说家世,周瑜的家世非常好:“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说相貌,周瑜,“长壮有姿貌”。

      与孙策攻打安徽时,周瑜得到了小乔:“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

      记载中提到他精通音乐:“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的子女处境都非常好:“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

      然而他最突出的,还是他的头脑与勇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伯俊认为,周瑜最突出的优点是“胆识过人,关键时刻善于决断,勇于任事”。

      历史上,周瑜的胆识体现在几次孙权曹操的较量上。

      建安七年(202),曹操乘着大败袁绍的威势,要孙权送儿子去做人质。

      历史记载,面对这个要求,孙权非常犹豫,周瑜坚决反对。他说:“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

      “这件事见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注引《江表传》,这一见解,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符合孙吴集团的长远利益,孙权欣然采纳,避免了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沈伯俊告诉本刊记者。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吴国去向的政治抉择。在孙权犹豫期间,周瑜帮他下了决心,掌握了主动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蒋福亚对本刊分析说。

      另一件事,就是著名的和刘备建立孙刘联军共同抗曹的决断。建安十三年(208),面对乘胜而来的曹操大军,张昭等大多数谋士都主张降曹,许多将士也感到惊恐不安,周瑜却坚决主张抗曹。他精辟地分析了曹操的几大不利条件:“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从而断言,“将军擒操,宜在今日。”并且主动请缨,“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决策当天晚上,周瑜又面见孙权,进一步分析了曹操的劣势:“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按:指降曹之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刘)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他的话大大增强了孙权取胜的信心。果然,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为三分鼎立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周瑜,孙氏政权很可能就此覆灭。”沈伯俊说。

      事实上,主张孙刘联合抗曹是需要极大的胸怀和战略眼光的。

      “当年孙策起兵后,周瑜迅速拿下江东六郡,为东吴奠定了政权基础。孙策、孙权的政治设计是:先据有江东六郡,而后夺取荆州,拿到荆州后,再图四川地区,与曹操划江而治,吴国占据江南半壁天下。这是孙策起兵的时候就定下的方案,鲁肃之所以能得到孙权的重视,是因为他在前面就谈出了这个方案。周瑜是支持这个方案的。在这个方案设计下,荆州是孙权的敌对势力,刘表死后,孙权就想夺下荆州,就派鲁肃去荆州探听形势,还没等动手,曹操就来了。刘备也想要荆州,周瑜劝说孙权在大敌当前权衡利弊,先放下跟刘备之间的矛盾,联刘抗曹,对东吴更有利,这也是周瑜的一个重大的政治抉择。体现了他的政治头脑。”蒋福亚说。

      然而,最能体现出周瑜的过人之处的,或许还是他出发的起点,选择跟从孙策。蒋福亚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是个相当不容易的抉择。

      “为什么说这是个不容易的抉择?孙氏兄弟的家庭背景和周瑜是完全不能相比的。”蒋福亚说,“周瑜家是皖北的名门望族,周瑜的祖父,曾祖父是谁,官职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而孙策、孙权的出身无论在《三国志》和《太平御览》里都非常模糊,孙坚的父亲,祖父是谁?谁都讲不出来,只有过去有一本小说《用兵录》中写到民间流传,孙坚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以种瓜为业,孙坚成人以后,只不过是一个县的小县吏。”

      但是回到当年15岁的周瑜,也许这抉择并非出于慎重分析后的眼光和头脑,而不过是出于友情。

      《三国志》中,记述了少年时周瑜与孙策的交往:“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裴松之所引注的《江表传》中还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取得乔公二女后:“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曾说:“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讲的是当年孙策起兵,周瑜对他的支持。“周瑜一得到信息,立刻就带兵带钱带了好几船的粮食去支援孙策。”蒋福亚说,“那时候粮食很珍贵的,到处都是混战,农业生产根本没法进行,全国人吃人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军阀不是被打散的,而是被饿散的。刘备到广陵(今天扬州一带)的时候,那里已经惨到大官吃小官,小官吃士兵的地步,袁术的军队吃的是人肉干,把死人的肉晒干了收起来代替军粮。”

      所以孙策说:“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因此传记里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周瑜唯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这和《三国演义》中周瑜性情狭隘,被气破金疮而死的形象并不完全相同。沈伯俊认为,周瑜形象的变化,与宋元之后的社会思潮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国故事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赞刘,贬曹,抑孙的基本倾向,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沈伯俊说。沈伯俊举例说:“历史上其实是孙坚温酒斩华雄,但元杂剧就改成了关羽温酒斩华雄。而《三国志》评话里还没有美人计,到了《三国演义》里就有了。周瑜的形象继承的是元代杂剧的形象。”

      “写周瑜,就离不开他和两个人的关系,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他和孙权的关系。”朱苏进说。

      “罗贯中出于‘尊刘’的创作倾向,在《三国演义》中竭力突出诸葛亮的智慧,渲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诸葛亮塑造为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在塑造周瑜形象时,他也不忘突出诸葛亮,以周瑜之智来衬托诸葛亮之智。

      但是“三气周瑜”,则基本上出于虚构。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鲁肃传》、《蜀书·先主传》等资料,赤壁之战后,周瑜立即进兵南郡,经过一年左右的反复较量,终于打败了曹仁,于建安十四年(209)夺得南郡。在战斗中,周瑜曾被流箭射中右胁,伤势颇重,但这里并无诸葛亮派赵云趁机袭夺南郡事。直到周瑜死后,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南郡才归属刘备。由此可见,“一气周瑜”纯属虚构。周瑜夺取南郡后,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是因为看到刘备实力增强,心存畏惧,所以“进妹固好”,这并非周瑜的主意,更不是什么“美人计”。在此以后,刘备到京城(《三国演义》作“南徐”)见孙权,周瑜倒确实是给孙权上过书,建议将刘备留在东吴,让其沉溺于声色中,并分开关羽、张飞,使其为东吴所用。但孙权考虑到要对抗强大的曹操,必须广揽英雄,与刘备联合,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可见“二气周瑜”也基本上出于虚构。至于周瑜欲取益州,意在为东吴扩大地盘,进而攻取汉中,以图北方,并非用诈,孙权还曾派人去见刘备,希望共同取蜀;刘备为了今后独占益州,以“新据诸郡,未可兴动”为理由以拒绝;周瑜在准备进兵时病死于巴丘,遂使这一计划搁浅。由此可见,“三气周瑜”同样是虚构的。沈伯俊分析。

      吴宇森版本的《赤壁》中,诸葛亮和周瑜彼此将对方认为自己难得的知音。对此,陈汗告诉本刊记者:“重拍历史题材的时候,首先要想的,就是从今天的角度,怎么去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周瑜在三国里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对我来说,最关键的创作点,是这个人物的性格。我认为,周瑜是个英雄。孙刘联军的军队大概有5万人,盟军领导不可能是非常狭隘的,不可特别自以为是。赤壁大战的时候,周瑜不过30多岁,他的胸怀和情怀不是普通人能有的。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他是一个对天下形势有清醒认识和理想的人。”

      对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陈汗提出了“环境证据”这个说法:“证据之一是诸葛亮去劝说孙权的时候,周瑜的言论和诸葛亮非常相似。两个思维方式相近、观点相近的人一定有他们的相似之处,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第二是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完全有办法左右孙权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但是他其实是帮助孙权认可了诸葛亮的看法。前提自然是利益一致,但这也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友情是可能的。”

      朱苏进在编剧中,并没有排斥原作中“斗智”的故事:“我认为他对诸葛亮的情感很复杂,他们之间是丝丝相通,惺惺相惜的,但他对诸葛亮也不乏猜忌,这是出于‘各为其主’的心理。他喜爱诸葛亮的才华,但是又怕诸葛亮不能为自己所用。”

      至于周瑜和少主孙权之间的关系,陈汗说:“电影里没有时间来细讲他们之间的渊源,我着重的是这几点:他爱江南的土地;他对孙策建立江山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对孙策的弟弟孙权当皇帝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江东非常忠诚。”

      而朱苏进则认为,孙权对周瑜未必不存在猜忌,毕竟主少将壮。他给《三国演义》故事中周瑜后期形象找到的心理根据是:在孙权的猜忌和诸葛亮“各为其主”的斗智下,他在赤壁之战后的处境极为艰难,因此性情变得狭隘。

      蒋福亚并不认为周瑜是个政治家:“周瑜是一个很有思想和政治头脑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眼光的一流军事统帅。我不说他是政治家,因为和他同时代的政治人物比较,比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相比稍逊一筹,他没有提出一套政治方略和纲领,或者如何处理政治问题的一些方法手段。”

      而朱苏进在编剧时所着眼的则是:“周瑜和诸葛亮是三国中两个悲剧性人物。周瑜的悲剧在于他的天不假年,没有时间来实现他的战略理想和政治抱负。三国中最重要的地理问题是关于荆州的收复问题。周瑜是一直推动东吴收复荆州,但他病逝了,东吴的衰落正是从周瑜死去开始的。”

      周瑜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史书上并无记载。当年孙策病逝,周瑜并没有拥兵自重,取而代之,而是力主孙权继位。孙权那时不过18岁,因此后来孙权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中,最主要的英雄本来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外,究竟还有哪些作为,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却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罗贯中一再告诉人们: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这些情节,在总体框架基本符合史实的前提下,带有大量虚构成分,有的甚至纯属虚构,虽然波澜起伏,脍炙人口,却无形中降低了周瑜的历史作用。而且把原本‘性度恢廓’的周瑜写得胸襟狭隘,对人物性格也有所改变。”对于《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改变,沈伯俊这样评论。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