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悲剧,《三国》的故事百分之九十九的讲述的都是爷们儿的故事,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前蒙冤,死后千秋挨骂了。蜀汉名将魏延就是这样的一个可悲的爷们儿,魏延的死离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了,今天我们只有通过历史书籍来洞其中悉一二。
其一,魏延并没有背叛蜀汉,从魏延加入刘备阵营后看,他忠于蜀汉,作战勇敢,战功很大,从无背叛的意思。魏延“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他跟从刘备和诸葛亮20多年来,他开拓疆土,身经百战,“数有战功”。很受刘备的器重。公元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力排众议,识别英才,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把汉中的军政大权叫给了他。他的这一决定令“一军尽惊”,刘备当着众人的面问魏延该怎么做,魏延答”若曹操举天下来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并不是空口说大话的人,他对汉中的防守作了很大的贡献。他采用儒家《周易》所谓的“重门”的方法,在汉中周围以土木建“土围子”,“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使不地入”。221年,魏延为镇北将军;223年,魏延为都亭侯。227年,魏延被任命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洲刺吏;230年,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由于魏延20多年来“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英雄业绩,所以平时大家都认为诸葛亮后,必定是魏延代替诸葛亮成主持军政大事。这样一个为国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将,说他背叛蜀汉,怎能令人信服?
魏延是第一任汉中太守,多次单独领兵作战,如果想背叛,时机不是很多吗?后来魏延还单独带兵打败曹魏大将郭淮,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真是易如反掌。历史记载他御敌有方、设制得法,英勇善战。他的一生也没有流露出反叛的意向,更没有任何的举动。
诸葛亮驾鹤西游的时候,魏延如果想背叛,绝对是易如反掌。从魏延的行动来看,其并没有叛逆的行为。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的时候,杨仪请费祎前往打探魏延的意思的时候魏延还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可惜,他的这些话语却被认为是狂妄自大,他自告奋勇愿意承担重任亲自带兵伐魏,又被认为是叛逆。如果他真的有叛逆的心,那么在断后期间为什么不调头投魏,却抢先南归呢?他率领军队南归的目的无非是:1,想制止杨仪违反他的意见的错误行为;2,想在蜀汉内部澄清是非,辩明黑白。假若魏延果真是杨仪他们诬陷的那样有叛逆之心,为什么还叫魏延率军断后呢?那不是给魏延一个投魏的好机会吗?所以杨仪等说魏延“叛逆”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翻阅《魏延传》和《魏略》这两部书,其中记载,魏延被杀的原因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并没有说魏延是因为“叛逆”而被杀的。陈寿在《魏延传》中评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翼时论比当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按照这种说法,魏延原本无意投降曹魏,他之所以抢先烧绝阁道,意在制止杨仪南归,除掉一向和他不和的杨仪,由他来代替诸葛亮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罢了。这最多只可以说魏延要报私仇,有权欲,但不可以说他背叛蜀汉。《魏略》记载的是“亮长吏杨仪素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还,追而杀之。”按照这种说法,魏延是为了顾全大局,是被追杀的。《杨仪传》有这样的记载“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诸葛亮对他早有提防,认为他“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不可以当重任,而“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剌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杨仪对此很是不满,“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还赤裸裸的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可见魏延叛逆是虚,杨仪心怀反叛是实了。
其二魏延并没有背叛,可为什么被冤杀呢?从魏延本人看,他是一个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人。他“性矜高”,所以“当时皆避下之”。他还“谋略出众”,居然常常提出和诸葛亮不相一致的意见来,当诸葛亮制而不许,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的时候,他又“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样他就不仅得不到位高权重、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而且还让诸葛亮对他产生了很深的成见;由于他的“性矜高”,他往往是锋芒必露,让上下都对他“皆避下之”,内心里对他的性高慢世的行为很气愤,且与杨仪的关系很僵。从而在诸葛亮死后,杨仪掌领大权时,被诬陷背叛而惨遭杀身。
从诸葛亮对魏延这样一个有胆识、具有雄才大略,但又有棱角,存在明显缺点的开拓型人才的态度来看,诸葛亮不是用全面的观点来对待魏延,更不是大胆使用,着力培养,使他发挥长处,克服短处,让魏延成为蜀汉的一个重心人物;而是求全责备,不信任和重用,从而扼杀了这一英才。
诸葛亮对魏延,一是“拒”。对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几乎是一概拒之门外,不加采纳。公元227年,诸葛亮在汉中召开军事会议商量怎样北伐,魏延提出分兵奇袭长安,被诸葛亮拒绝。魏延很不服,以至于“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结果诸葛亮总是“制而不许”。这样以来,由于意见的分歧而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魏延认为“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另一方面,诸葛亮对魏延的散布怨言当然感到不满,从而加深了对魏延的成见。
诸葛亮对魏延二是“弃”,对魏延采取弃而不用的态度,一出祁山就是明显的例子。
诸葛亮对魏延三是“疑”,诸葛亮对魏延心存疑虑,总觉得魏延不听话,不顺手,难驾御,疑心其久后谋反。因而对魏延总是用而不信、用而不重。对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也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而采取了调和的态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而留下了后患。甚至他在听到了吴孙权挑拨地污蔑魏延“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之后,还以为“知音”。这就势必在蜀汉上下造成要警惕魏延在诸葛亮后可能“谋反”的局面。
诸葛亮对魏延四是“防”,乃至设法除掉。诸葛亮把魏延看成是蜀汉的异己力量,对魏延采取了防范其谋反乃至设法除掉的态度。诸葛亮在病危时,抛开魏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的部署。这种部署,势必引起魏延的不满,“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结果是激化了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魏延被杀,这不是假杨仪之手取魏延之头吗?用心何其苦。
从杀魏延的罪魁祸首杨仪看。杨仪为人狭隘,他与魏延有势不两立的矛盾。在诸葛亮病危的时候,他骗取了诸葛亮的信任,谋取了军政大权,成了诸葛亮死后的实际统兵大帅。但他怕魏延害自己,派费前往探测魏延的意思,当他得知魏延有北伐的念头而不甘心断后时,就马上污蔑魏延背叛。魏延为了不让杨仪退兵,抢先南归,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就这样,在后主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时,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虽然不知道真相,但基于平日魏延孤高傲视的气愤,加上魏延和诸葛亮的“不协不和”,在蜀汉官员造成的坏印象,在这是非难分、真假难辩的重要关头,都保杨仪而认为魏延背叛。所以,魏延本身的缺点,被夸大、误解、利用是他被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诸葛亮对他的错误态度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杨仪利用手中的权力,公报私仇,更是阴谋杀害魏延的祸首。
其三,魏延被冤杀的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人无完人。像诸葛亮那样杰出的人物,尽管以善于用人而著称,对魏延这种开拓型人才问题上也是犯了求全责备、过分看重对方的缺点的错误。他的这种态度,很不利于多种多样的人才,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有不利于爱惜人才,保护人才,致使魏延被杀。对蜀汉来说是自毁长城,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很明显的过失,还深深的影响了蜀汉的人才组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缺点、弱点,尤其是特别明显、突出的缺点或弱点,一定要下决心克服它。只有这样才能够担当历史的重任,不然任其发展下去,于国于己都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