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荀彧的威望,仅仅只是对曹操称魏王稍稍表示了一下不满,谁知竟惹动了统治者的杀机:曹操先是将荀彧置于自己配下,使他处于尴尬地位,又在合适的时机送去一个空盒,示意一场空,荀彧会意,遂服毒自杀——还有一说是忧愤而死,但总之他是被曹操逼死的。(荀彧虽是重臣,但只是名望上尊崇,手中并无多少实权,所以应该不存在功高震主的原因,被人构陷倒是大有可能,更有一说——荀彧之死主要是在许昌跟袁绍的书信有关...)
纵观整部三国志,曹操最爱干的两件事无非是借刀杀人和排除异己,除掉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就说荀彧,本质上是一个好人,处事公正,人缘也好,个人的廉洁奉公也是大家公认——但一个老好人顺从了许久却想要抗争一下。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董昭等人劝进曹操为国公,事先秘征荀彧看法,荀彧劝道,曹公起兵是为了稳定国家,怀忠贞之诚、守退让之节、君子爱人以德才是,所以不应如此。于是曹操心怀芥蒂,恰巧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荀彧至谯县(今安徽亳县)劳军,并留在军中,以侍中、光禄大夫(掌管顾问应对的官员)持节(使臣必须有符节),参与相府军事。前军至濡须(今安徽无为县东北)时,荀彧病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曹操派人送食品,打开包装是空的,寓意是“无食怎能活!”荀彧会意,随后服毒,终年五十岁。这是碍于荀彧德高望重,只好以隐蔽方法谋杀,使其自消自灭,这种独特方式,只有曹操想得出来。荀彧追随曹操,在戎马倥偬中二十二年,曹操征伐在外,军国大事皆由荀彧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