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孙权的地盘大多是孙策打下的,但孙权没有给孙策上皇帝尊号,连史家都认为孙权太吝啬。陈寿说:“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孙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之君,不仅土地是小霸王打下来的。吴国百官的中坚力量也在孙策的时代成形,但这样的人仅仅作为宗室,封了个长沙王,他的儿子仅仅就是一个侯爵,孙权不够厚道。
孙权不给孙策追赠皇帝,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孙策死得早,死的时候,官位不高。孙权当皇帝又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估计他认为能做成皇帝是自己一人的功劳。他追赠父亲皇帝,并不因为父亲功业,孙坚在世时候的官位也不高,乃是出自儿子追赠父祖当皇帝的传统,并不用考虑父祖的功德。仅仅因为他是你祖先,你追赠个虚号。比如曹家就把曹操的太监爷爷追赠为皇帝,明朝礼仪之争也闹得很厉害,大约当皇帝的人都有把自己老爹追封为皇帝的冲动。所以,孙权封孙坚当皇帝,就因为那是他亲爹。孙权封孙策王爵,也无非是作为皇帝兄弟该有的名分待遇。
另外,孙权当皇帝“只立一庙”,也就是只有老爹孙坚一个享受祭祀,他在追封先人方面本比较“俭”,也不是单单对待孙策是如此。
孙盛为孙权辩解,他认为孙权的做法看得很远用意很深,若他给哥哥皇帝的称号,就说明自己的皇帝位子是“兄终弟及”,如果按“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孙权按理要把王位归还给孙策的子孙。自然这是迂阔之论,但严格的礼法就是如此,也许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还不如不承认孙策和皇帝之位有关,省了这些麻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孙策考虑。孙权是牺牲自己的声誉,保护孙策的子孙。因为封不封孙策皇帝都是虚名,这样的虚名会给孙策子孙带来实祸。孙策如果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恐怕会招来当权者的猜忌,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也是为了保全孙策的后代的安危。是因为他们兄弟感情好,才愿意冲破那层所谓的“义”,忍受当时人和后人的非议,选择对大哥最实惠的做法。
不过事实上,孙盛的说法也不成立。因为,虽然孙策没有被尊为皇帝,但是,他的孙子孙奉的际遇还是很惨,“孙皓时,讹言谓奉当立,诛死”。孙皓是有名的暴君,估计一些人受不了他,而且也看到孙权的子孙们围绕皇位展开的丑陋的争斗,因此希望孙策一系能取而代之,所以产生了些流言,这些流言害死了孙奉。毕竟有那么个英雄的爷爷,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猜忌和杀戮最终还是免不了。
但孙权为自己考虑的目的倒是全部达到了,孙策的后人果然没有什么能量兴风作浪,危害到自己后代,而且仅凭一些传言就给杀掉了,他爷爷的威风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下面讲两个封了皇帝的哥哥的儿子们的尴尬境地。
改朝换代时候,兄弟追赠为皇帝,应该是司马家开的先例,不过司马师没有篡位时候名义上已经是王爵,而且三马共槽,一脉相承,又很明显,司马炎不能否认伯父的功业,也只能追赠个皇帝意思意思。要注意的一点是司马师自己没有儿子。但是,司马昭过继给司马师的小儿子司马攸,也让司马炎很头疼,早年司马昭常说天下是大哥的,要传位给司马攸。后来,司马炎当了皇帝,很多正人君子都劝司马炎废掉白痴儿子,把国事托付给司马攸。。。。。。最终结局是司马炎把弟弟赶回封地,弟弟郁郁而终。
最悲惨的算是北齐的高澄的儿子们。高澄的皇帝尊号是弟弟上的。不过孙家兄弟司马家兄弟感情好,高洋对哥哥是憎恨是厌恶,但再怎么不乐意,他也不能不追赠哥哥个皇帝当当。高澄成了皇帝,儿子们就是王。高澄身分最尊贵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因为莫名其妙的童谣,有承继天命的嫌疑,被皇帝杀害了。四儿子兰陵王长恭更倒霉,因酒席一句无意的“家事亲切”,被后主杀了。但这种程度的猜疑也不是老爹没有皇帝的名分就可以打消的。但如果老爸没有皇帝的名分,儿子的声望地位都会弱一点,也就不那么引人注目,比较容易保全自己。
另外,宋太祖的儿子在太宗继位后被逼自杀。。。。。。
还有明朝英宗的儿子。。。。。。
貌似,叔叔一家当了皇帝后,前皇的子孙的处境都比较尴尬,
毕竟,孙奉活过了孙权死后的王位震荡和几次大清洗,但碰到孙皓这样的暴君,还是死路一条。
总之,孙策没有享受到皇帝的封号,他儿孙的爵位也比较寒碜。无论孙权是不是诚心为避祸也为哥哥后人的安危考虑而不追封哥哥,孙策的后代还是死在孙权后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