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贾诩是我们普通人心中的一个梦

     来源:三国英雄论坛

      其实,贾诩是我们普通人心中的一个梦。贾诩所拥有的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此人沉稳、冷峻、智谋超群、算无遗策、得享高官、高寿,更重要的是此人对他人的洞悉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几乎占据了人们所想得到的一切。

       贾诩有一点是绝对与三国时期其他谋士、军事不同的:他似乎对于任何政治集团也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身上你永远感受不到他对于某集团的高度热情。在贾诩身上,你恐怕找不到象诸葛亮周瑜郭嘉等重要谋士那种可以为所服务的政治集团抛头颅,洒热血,死而后已的劲头。

      贾诩似乎是位冷眼看世界的局外人,他更在乎的是是否自己有施展谋略的用武之地,而非通过自己的辅佐从而成就一番霸业,而恰恰这种唯美主义更加给贾诩添加了一份神秘色彩使其看起来冷峻、少言、但言则必中。诸葛亮、周瑜、郭嘉等皆为大才者,但当全身心投身于某一政治集团,难免身陷其中;把集团利益与个人利益混为一谈,往往也会搞得心力交瘁、死而后矣。以上三位确实做到了这点。

    而贾诩总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往往其只言片语便可指点江山。话不多,但份量极重。贾诩其实除谋略外还颇具政治眼光,其早就看出曹操的良好发展前景,在为张绣选择曹操或袁绍时,贾诩的政治眼光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贾诩曾言,张绣对其言听计从,相处已久不忍相弃。从中可以看出贾诩对于自身谋略是否可以得到施展是非常看重的,从中也可看到他重情重义的一面!

        至于人们对于贾诩的批评不外乎其曾献计李傕以致乱天下。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所提到的——人们更加关注的首先是自己利益与身边人的利益。董卓被杀后,王允为肃清董党余孽,牵连甚多,更有很多人被冤枉。贾诩自身安危也受威胁,李傕穷途末路,贾诩指点一、二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进当时的时局与社会心理学因素。

       贾诩的谋士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决胜上,先来看看贾诩对张绣追击曹操一段的精彩分析和预测:

      战争的过程很简单,曹操进攻张绣→因故退却→绣追战而败→再追战而胜,而在这个过程中贾诩两次成功的预测了追击的结果。让我们引用《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的原文,品味一下贾诩制胜之道。(战后)(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由贾诩之言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成功预测战争的结果是因为在战前他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兵将的实力,曹操强于张绣,张绣强于诸将,因而先追败再追胜。充分地应验了《孙子兵法》对“庙算”重要性的分析,用更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曹操的角度来看,他再战而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算到贾诩而贾诩算到了他。

        军事战争,如果交战的双方军力相差不大而且都不犯错的话(较强的一方甚至只要不犯大错),战争就会进入对峙消耗的阶段,最后双方罢兵或者实力较弱一方被耗死,无论哪一种结果对弱势一方都很不利。所以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在尽量创造有利于己方条件的前提下兵行险招,去寄希望于强势一方犯错(被己方迷惑或是出昏招),然后抓住机会一击制胜。

      纵观袁绍与曹操争霸的整个过程,袁绍可以取胜的机会比曹操多得多,他只要听取田丰沮授的任何一计都可使曹操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巩固优势直至取胜。哪怕是在许攸叛变,曹操行险出击之后,袁绍也可以听取张郃的意见引兵救援而不是妄想攻取曹操坚营,从而至少不致大败。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其偶然的因素。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昏招既是他才能不及曹操的必然体现又是莫名其妙错误抉择的偶然实现。贾诩所作的只是让曹操认清现实,认识到“必决其机”是其取胜的唯一选择,所谓无行险不得胜。我方只要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拼力一搏就应无所遗憾,至于能不能成事就要看对方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总结两点:

      1.“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处于强势一方只要不犯错、不被对手抓住机会总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而犯错也可以看作强弱转化的一个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只有强者才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2.“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顾万全”看似没有错,但这只是做到了“不可胜在己”,怎样才能做到“使敌之必可胜”、“以奇胜”才是以少胜多的关键。出奇制胜就象是在赌博,一个好赌徒首先要敢赌,就是要敢出奇,其次要在最关键、最合适的时候下自己最重的筹码,就是要把握时机;虽然即使是这样,赌博终究还是赌博,总会有输有赢;好赌徒能做到的,也就是能对其他赌徒做出分析,正确判断出手的时机、方法从而赢得多些罢了,善出奇者不过决机尽力罢了(虽然这是极难的)。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不能改变战争的固有规律,不肯兵出子午谷就失去了取得大捷的唯一可能。虽然长安再蹦出一个姜维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但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魏延的建议还是很可能成功的。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是他北伐时机最好的一次,因为敌人没有什么防备,他采取了偏稳的进军策略实际上就给了敌人喘息之机。结果他为自己的过于保守付出了代价,不仅这次没有成功,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的决定是错误的。虽然事后的分析有马后炮的嫌疑,假设历史的进程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进程,而预测的进程也未必会实现),但是兵贵神速,该出奇时不出奇是诸葛亮最大的错误。

        贾诩有这样的军事才能,是与他能洞悉人才人性、看透人情世故分不开的。能够洞悉人才人性、看透人情世故,所以能料敌决胜,展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所以能出谋划策,影响历史进程;所以能明哲保身,七十七载后以魏国太尉善终。

        且看他在曹丕继位后对曹丕所问伐吴、蜀何者为先的回答。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是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正是由于贾诩能看清当时的社会规则并用来指导政权建设,他才能对未来局势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见并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正说明了他预见的正确性。当然光凭对局势的把握是不够的,对关键人物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刘备的雄才,诸葛亮的政略;孙权对局势的把握,陆逊对兵势的洞悉---贾诩对每个人只用了一个词就将其之所长展现地淋漓尽致。有这样的见识加上蜀国有险可守,吴国以江河自保的地理优势的分析所以他才能做到“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要说对历史的影响,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可谓尽人皆知。曹植文才曹彰有武功,但很难动摇曹丕的长子之位。曹操唯一喜欢的曹冲又早夭。曹丕成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贾诩一句话就把曹操这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点清了。太子遂定的同时,贾诩也自然会得到好处,可谓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贾诩是个智者,在那个乱世里,他以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深刻剖析而谋得了生存的权利。从《贾诩传》一开始他伪为段公外孙就只不过是为了谋生。他不是那种舍生取义的人也没有必然的政治原则,所以祸乱长安也有他的一分重责,但是他“多所匡济;出天子,佑护大臣”也算是本性善良的一种表现吧。他从张绣而绣能听之可以说是尽谋士之责,然而张绣没有能定天下的实力所以他选择了曹操。贾诩之于曹操,一方面出谋划策以定天下,一方面又要“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两个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曹操用其智而又惧怕其智防其智谋,贾诩了解曹操所以谋划战事尽本分而低调为人,不谋大权。最后贾诩在文帝朝官至太尉进爵乡侯,子孙嗣爵也是某种必然的结果。

      其实我觉得作为贾诩这种能把人看得如此透彻的人想必也能把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看得很透。纵观他的一生,不过是个乱世中想要保命的绝顶聪明的人罢了。他对于功名利禄不过是得而得之,不强取之,体现在军事上是谋而定之,不强求用之。他想要的也无非是自己过的好点,天下能安定些罢了(当然我不是贾诩,不可能知道他的想法,只能从他的行动来推断,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