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蜀王本纪》记载,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有一天不小心失足落水被淹死,尸首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直冲到郫。更奇怪的是,刚打捞起来,他便复活了。
这个被当成神话的传说,当然是鳖灵采取的“死而复活”的计策。
望帝听说有这样的咄咄怪事,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急忙叫人把鳖灵叫来相见。坐下来天南海北的一聊,两人谈得很投机。望帝觉得鳖灵不但聪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个人才,便叫他做了蜀国的丞相。
显然,望帝一步步进入了鳖灵设计好的圈套。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直是在明处的,早就被鳖灵研究成透明体了。而鳖灵一直在暗中偷窥,处心积虑,殚精竭虑的设计着一个个步骤,只等望帝心甘情愿的钻进口袋,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杜宇王以蜀人特有的热情好客,张开双臂欢迎了这位远方的客人。这不是因为杜宇的愚笨,而是鳖灵作为一个有手段谋略的野心家,太善于选择时机。
取得望帝的信任,又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后,鳖灵开始是时下一步计划,那就是收买人心。他当然知道一个道理: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要想得到老百姓们的拥护,就得为大家做些实事好事。
当时蜀国正洪水爆发,从都江堰玉垒山泄下的洪水非常凶猛,和大禹时期的差不多,成都平原很多地方都成了泽国,望帝杜宇对它束手无策。毕竟,他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势啊,这可如何是好?
鳖灵正好有治洪水的本领,于是,他勇挑重担,起到了望帝所期待的那种模范带头作用。
鳖灵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第一步计划。他的第二步就是率领蜀国民众治水成功,争取蜀人的民心,以实现他夺取蜀国政权的宏伟蓝图。
如果召开“鳖灵同志抗洪救灾模范事迹报告会”的话,发言稿或许可以这样写----
受强热带风暴的影响,四川境内普降大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还首次出现了持续30个小时的普降大暴雨。在这次50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面前,当地人民在丞相鳖灵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上下齐心,心系群众,全力以赴,积极投身拱洪救灾工作中,为全面争取抗洪救灾工作的最终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县防汛指挥长,鳖灵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很早以前他就对防汛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了防汛工作会议,对领导组织、方案制定、责任划分、物资筹备等作出了具体安排。当上游及区间突降大暴雨,汛情日益紧张时,他审时度势,针对水情、雨情、讯情的形势,及时提出防汛抗洪和迁移安置两手抓,大堤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两确保的思想,一方面积极向上申请调拨大量的防汛器材和物资,请求部队增援,另一方面精心布置,科学安排,将主要防汛资源和力量放在重要部位,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工作。
鳖灵同志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哪里最关键,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大,他就紧张奋战在哪里。越是艰险越向前。
当第一次洪峰抵达成都的时候,不少堤段出现了散浸、塌方、漫水等险情,鳖灵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自到湖内搜寻、检查群众撤离情况。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时摔倒,但仍坚持逐村逐户检查。工作人员提醒他随时有崩决的可能。鳖灵果断地说:“危险的地方没有领导在,就会更危险;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需要领导干部坐镇在那里”。
连日来高水位持续浸泡,大坝险象环生,鳖灵坐镇督战,他一边组织全线民工和所有护堤干部全部上堤,坚守岗位,严防死守,一边报请上级紧急支援,一边顶着狂风,迎着倾盆大雨,亲自到恶浪扑袭的大坝上现场指挥。不少地方水漫大坝,有的地方漫坝达0。5米之高,大坝岌岌可危,鳖灵边指挥,边加入到抢险的队伍中,打桩抬土,和军民奋战在一起。鳖灵一线作战,鼓舞了士气,大家越干越有劲,水涨坝高,有险即除,维护了大坝的安全,夺取了抗洪斗争的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