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专题 > 正文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背后故事大揭秘

    专题制作:汉晋

        公元28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身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曹魏大军蜂拥而至,围困孤山,蜀军大败,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地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这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负责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但是却折射出众多复杂的问题,马谡该不该杀,诸葛亮为何要杀马谡,马谡到底是不是被诸葛亮所杀?......
  • 1
  • --- 1 ---

    谈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

    诸葛亮,世之名相,所谓人无完人,诸葛亮不是神,他是人,所以他也会放错,用马谡守街亭,其实诸葛亮是冒了个很大的风险,也并非他的错,前诸葛受刘备之托,鞠躬尽瘁要匡复汉朝,他明知道不可行,却7出祁山,足可见其忠心,只可惜后主刘啊斗太昏庸,这可为是时世不造英雄,如果主上聪明,诸葛有好次可以攻下长安,呵呵~话说的远了,回到正题,诸葛对马谡的才能,是因南征,南蛮之地,其人不习王化,马谡进言,降其众不如归其心,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因此,诸葛赏拾马谡,后来值暮年北伐,又因马谡之反间计,得以使司马罢官归田……诸葛知道,蜀中诸将皆平庸之背,他平身所学,没有人可以继之。

  • 2
  • --- 2 ---

    马谡山上扎营被困绝地,张郃绝其水源大败蜀军

    《孙子·九变篇》明确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泛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凡是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泛地”上不可安营扎寨,在“衢地”上应结交诸侯,在“绝地”上不可停留,遇到“围地”就要巧出计谋,陷入“死地”就要全力奋战)。”“泛地”是指水网、沼泽等难行的地区;“衢地”是指几国交界,四通八达之地;“绝地”是指没有泉、井,无从畜牧和采樵的地区;“围地”是指进入和退出的道路都狭隘险要的地区;“死地”是指只有奋勇作战才能生存的地区。

  • 3
  • --- 3 ---

    诸葛亮该不该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有三个紧密相连的故事,三个故事的焦点人物就是600多年来在中国老百姓当中熟知的诸葛孔明。这里讲的三个故事就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失》、《空》、《斩》,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故事因了戏剧的传播变得更加家喻户晓。很多人只记得“失街亭”的故事是因为蜀国参军马谡因目中无人、刚愎自用而使军事要塞街亭失陷,街亭失守西城被围,这才引出诸葛亮巧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几万追兵的经典战例。其后,诸葛亮为整肃军纪留下了“挥泪斩马谡”,又责己用人失当,上表自贬。这一流传几百年的故事。

  • 4
  • --- 4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么?

    在后世中国人的心目中,诸葛亮就是一个最高智慧和最高品行的化身。他与刘备、刘禅父子的君臣关系被后人誉为千古君臣的楷模。在三国群雄的逐鹿中,他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甚至赤壁之战中如果没有诸葛亮借东风恐怕也难以取胜。在北伐中他成功的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传奇人物为何在数次北伐中却一败再败,劳师动众却没有占领魏国的一寸土地。这些是是非非是在是让人难以捉摸!限于本文篇幅,我们就把话题限定在失街亭这件事上。
    首先从用人的决策来看,诸葛亮就犯了一个大错。......

  • 5
  • --- 5 ---

    马谡是个冤大头:诸葛亮为什么斩他不斩关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马谡是蜀国的参军,自幼熟读兵书,司马懿引兵进犯,他自告奋勇镇守汉中咽喉——街亭,并且在出发前"立军令状"。结果因为自高自大,骄傲轻敌,拒绝副手王平于当道筑土城的劝谏,被司马父子趁机断了汲水之道,乘虚而入,街亭失守,蜀国因此丢掉了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变得十分被动。面对狼狈逃回的马谡,诸葛亮虽然很爱才,却终究以一声"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的长叹,以一句"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纷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的感怀,挥泪斩了颇有军功的爱将马谡。

  • 6
  • --- 6 ---

    失街亭后潜逃,历史上马谡没被诸葛亮“斩”

    因为在《马谡传》中有明确记载:“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
    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在街亭由于不遵诸葛亮的指示,惨败而归,导致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蜀军退回汉中。马谡深知后果严重,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也在家赋闲达20年之久,而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编者注:此处说病故不确,“物故”即指死,而并非病故。但其死在狱中,并非被诸葛亮名正典刑或说“斩马谡”则确定无疑)了。这便是史书的马谡之死。

  • 7
  • --- 7 ---

    马谡其实是病死在狱中

    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说的又是:“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值得注意的是,马谡是写信给诸葛亮,并不是当面对诸葛亮说话,可见,马谡下狱后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有到监狱看马谡。如果两人能够见面,就没有必要写信了,那样的话,口头之言也就不一定流传下来了,京剧《失空斩》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生动场面也不大可能有了。从《向朗传》可以看出,马谡打了败仗后,害怕惩罚逃走了,并不是小说《三国演义》说的那样,“自缚跪于帐前”。应该是让人家给捉回来的。

    本专题相关人物: 马谡 诸葛亮 刘禅 王平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