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赤壁之战所在何方──从火烧战船论及地理

     作者:凌云雕龙 来源:琅邪中华文化论坛

      三、赤壁军势分析

    (一)主动与被动 

    曹操攻击孙权是为主动,曹操等孙权来攻为被动。

    赤壁当地并没有战略价值,占到赤壁不见有利,失去赤壁也未尝败象,不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曹操在赤壁或乌林迎敌,等于是在半路等人来攻,反道是曹操正行军东向遭敌突袭更为可能,曹操率领大军就为了在赤壁迎宾,而不是争夺夏口或陆口等战略要点,似乎有点守株待兔。而且孙权也不一定会主动攻击,像其后的夷陵之战,刘备设伏以等待陆逊来攻,典型的被动防卫,但是陆逊就是有耐心,不肯主动就范,刘备最后也只好撤伏放弃。汉武帝在马邑设伏也一样,以三十万兵张开口袋,但是匈奴硬是不肯上当,这不是设伏的兵要多少有问题,而是取决于对方肯不肯上当的机率。

    回头若以曹操被迫迎战,这一切就变成很合理,不是曹操不想打江东,而是还没到江东,半途在赤壁就被敌突袭,所以就没机会到达江东要点。

    (二)赤壁当地形势

    再说赤壁及乌林当地的腹地狭小,可供驻营的平地不多。

    奥马哈滩头和犹他滩头中间还有一片台地,抢滩登陆后尚有余地,可以列阵展开攻击;但蒲沂赤壁却是峭崖临江,无太多空间可供周旋,登陆部队光立足就很困难。曹操驻军在北岸的乌林,难以想象就为了渡江到南岸的赤壁,除非北军每个人都有超越颠锋的攀岩本事,而且还要补给辎重、粮秣、马匹及车辆的运送。长江很长,沿岸不乏平地利于渡江,根据地江陵就可渡江,又安全又有城池可兹退守,其它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候选渡口,没有必要一定选敌前赤壁,在可能被袭的危险下渡江。

    乌林或赤壁都是背山面水的好形,在后顾无忧下,唯一敌袭只有来自抢滩,而且对方必采登陆运兵战,把水战改成陆战后,江东水军未必能在登陆后胜过擅马步的北军。至少在陆地的马匹,会比舰船运输的马匹还多,优势以逸待劳,攻击方就算成功登陆,也绝大多数为步兵,江东步兵要在陆地上挑战曹操骑兵(特别是精锐虎豹骑),交战胜算没有把握。

    此点曹操知道,孙权也知道,曹操不应坐等孙权弃船来攻,而孙权也不应选择陆地会战。

    所以赤壁不会是曹操原先打算迎战的战场。

    本文相关人物: 曹操 刘备 孙权 周瑜 文聘 刘表 黄祖 关羽 程普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