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历史探争议
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出身于东汉豪强之家,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司马懿早年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为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先后辅佐三代曹魏君主,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公元265年,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享年约72岁。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又有耐力,能够在小字辈面前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这份魄力可不是任谁都有的。正映照了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三国中笑到最后的这个人无疑就是司马懿。但赢家虽然是赢家,司马懿在历史上终究落下了奸臣的话柄。历史对他的评价,百姓对他的评价,最终把他定在耻辱簿上,难道司马懿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吗?
谨慎,错失围剿蜀汉的良机
司马懿在与诸葛亮正面交锋前的第一仗,是打倒反贼孟之役。此役宣告了司马懿从此摆脱幕后,正式走向了台前。司马懿出山的第一仗,打得十分精妙,他首先用两路兵把敌人的山寨团团包围,然后再与后来的援军合并在一起展开战斗。如此有谋略的布局,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见司马懿深熟兵法,而他的足智多谋,也引出了后来和诸葛亮的精彩战斗。
不过司马懿有时过于谨慎,还曾因此而多次错失围剿诸葛亮所领蜀军的机会。有一次,诸葛亮乘胜回到祁山,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由于苟安喝酒而怠慢了数日,诸葛亮命人责罚他。苟安便对诸葛亮怀恨在心,随后投降于司马懿。司马懿便教他回到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早晚必将篡权,请君主将其诏回。果然后主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司马懿抓则趁机立刻备兵,只等时机到一举攻下蜀汉。此时诸葛亮灵机一动,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一面暗暗退兵,一面又命人大肆在营中增灶,每日增设一千灶。司马懿看到这种情景,还以为蜀国徐徐不退,便也一直按兵不动,错过了歼灭蜀军的大好时机。
其实从这个事不难看出,司马懿的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如果他当初能够放手一搏,就可以乘胜追击,直捣蜀汉老巢,随着蜀军的向后移动,魏军自然可以进入西蜀,从而改防为攻,蜀国的地位也就处处可危了。
虽然司马懿的谨慎让他错过了一次力挫劲敌的机会,以至于很多后人都将此归于他的胆小怕事上。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在生死忧关的战场中,谨慎却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让司马懿保全了应有的地位和声誉,也让将士们免于许多不必要的战争。看来,奸诈狡猾的司马懿,也有着让人敬佩的足智多谋和细心周密,不是吗?
忍辱负重,装疯卖傻
魏明帝死后,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助幼子齐王曹芳执政。刚开始,曹爽因司马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又是自己的前辈,所以很尊重他。可是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重用了很多人,并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从而掏空了司马懿的实权,此时,司马懿成了有名无实的太傅。为了躲避曹爽锋芒的毒害,司马懿便称自己有病在家休养,这正中曹爽下怀,但并没有打消他除去司马懿的想法。
有一年曹爽的党羽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命他以辞行为名,察看司马懿的动静。司马懿早就看出了他的来意,便装病不起。等李胜来时,司马懿将自己的衣衫、头发和床弄得蓬乱不堪,看起来形容憔悴,目光呆滞。然后又命府上的丫环端来一碗稀粥喂自己,喝粥时一口也没有咽下,而是任粥流出来,弄得胡须上、前襟上到处都是。李胜上前和他说话,但任由他说什么,司马懿都装着什么都听不明白,还不停地大张着嘴说话,而且说出来的话也是上句不对下句。李胜看到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司马懿,如今沦落到了这步田地,便放下心来,然后假意安慰司马懿在家好好休养,就告辞了。
李胜见到曹爽后,乐不可支地对他说:“太傅语言错误,口无伦次,口不摄杯,肯定活不长了。”从此曹爽便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戒备,进一步谋权。岂知这正中了司马懿的诡计,这场曹氏与司马氏的权力战争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而告终。
晚年时的司马懿声望正值高峰,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爱戴,堪称一代权臣。然而他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手遮天,还是一如既往地辅佐年幼的曹芳,这种胸襟也是少有人可比。就这点而言,他所受到的诟骂与诅咒,是很不公平的。
看历史。评争议。露真颜
史料记载,三国时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完全是南辕北辙。真实的司马懿是个城府极深,思虑极远的人,在奇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他能击败众多对手,为晋朝奠定基础的原因也在此。史料中还说,司马懿虽对曹爽不满,但是当曹爽攻击蜀汉帝国时,大军被雨困在峡谷,司马懿仍忧虑他会失败,劝其退军,假使他心怀不轨,大可闭口不言,等曹爽覆灭后,再由他来收拾残局。可见,司马懿并非一个大奸大恶之人。
其实司马懿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的一生充满了主动。虽然他的经历没有太多的曲折,没有太多的悬念,没有太多的变数,但出身于河内儒学世族的他,从小就训练出超强的忍耐力。他一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可以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屈辱。如忍过曹操派人针刺之痛、诸葛亮巾帼之辱等,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因素。
不过,隐忍的特质也让很多后人将司马懿定位在了“曹魏的篡夺者”,“晋王朝的奠基者”等字眼上。但在现存的史料上,没有一点关于他背叛曹魏的迹象,惟一留给后人诟病的就是诛杀曹爽党族的行动。其实细想一下,司马懿身为辅佐幼帝的大臣,对
于可能把国家送上毁灭道路的人采取反击是明智及正确的,虽然消灭曹爽后,司马懿的确掌控了国家大权,也为晋朝的开创创造了条件,但他仍对曹芳、郭太后保持相当的尊重,对于曹芳封他的丞相、郡公等职,一律不受。因此,后人将“曹魏篡夺者”的称号强加在他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历史应该给他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