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诸葛亮是否该为关羽之死负责

      给自己找借口,是中国人的通病。当我们精心策划的行动付之东流的时候,我们会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连诸葛亮那样的神人都会为自己的失败而开脱,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呢?

      

    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说这是关羽咎由自取。人们也相信了诸葛亮的说法,认为荆州之失和麦城之败归根到底是关羽的刚愎自用而造成的。就这样,诸葛亮巧妙地将战争失利的罪名推给了关羽,却为自己开脱了应负起的责任。实际上,关羽之败,起因在于他执行了诸葛亮攻打樊城的错误命令。由于盲目攻打樊城,且没有其他主力部队的配合,造成了关羽孤军对抗曹孙联军,最终导致关羽的全军覆没。

      

    当时刘备获取的情报是,曹操要联合东吴,共取荆州。诸葛亮自作聪明地说:“我早就料到曹操会有这一招。不过我认为东吴的聪明人很多,他们不会先发兵,而是一定会先要求曹操方面兴兵。”刘备问那该怎么办。诸葛亮便出了一个极臭的主意:命令关羽主动出击,攻取樊城,使敌人闻风丧胆,其联盟自然便会瓦解。

      

    其实诸葛亮的这一计策正中东吴的圈套。孙权手下谋士步骘曾为孙权策划一个方案:“要求曹操命令驻扎在樊城的曹仁先起兵取荆州,关羽必然会分荆州之兵去攻打樊城。关羽一动,我们便可派出一员大将,暗取关羽后方,一举拿下荆州。”

      

    由此可见,诸葛亮所谓“以攻取樊城而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计策简直就是自说自话。后来的事实证明:攻打樊城不仅没有使东吴闻风丧胆,反倒使关羽按着东吴的意愿行事了。关羽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东吴的算计之中,而东吴的暗袭计划却制定得天衣无缝,使得关羽一直蒙在鼓里。最终的结果正如东吴谋士步骘所预料的那样——东吴一举拿下荆州。不仅如此,东吴还擒获并杀掉了关羽父子二人,造成了刘备方面的惨重损失。

      

    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其罪魁祸首当数诸葛亮无疑。而诸葛亮却厚颜无耻地将责任推到了关羽的头上。他说:“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

      

    应当说,关羽已经尽力了。而且在攻打樊城的过程中,关羽也显示了相当的作战才华,取得了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的重大胜利。遗憾的是,关羽毕竟势单力孤,而且一直得不到大部队的支援,最终不得不败走麦城,英勇就义。

      

    从樊城之战到荆州之失,再到麦城之败,关羽以自己的力量抗击着曹操、孙权的主力部队,其力量的对比悬殊可想而知。在曹魏方面,由曹操亲自坐阵,由曹仁、许晃对关羽进行内外夹攻,不仅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把关羽打得大败;在东吴方面,孙权授权吕蒙暗袭荆州,并倾东吴之精兵强将对前来反扑的关羽实施围追堵截,吕蒙、周泰韩当丁奉徐盛等东吴名将悉数出战,打得关羽无半点还手之力。

      

    再来看看关羽方面的力量:手下只有关平廖化两员有经验的战将。曾被关羽任命为先锋官的傅志仁、糜芳是两个窝囊废,他们因喝酒而导致帐后遗火,军器、粮草被烧毁,火炮被烧着,炮火还打死了不少自己的士兵。关羽当然不能指望这两个窝囊废去带兵打仗,事实上这两个人后来都投降了东吴。总而言之,关羽面对的敌人是兵多将广,而关羽自己方面却是缺兵少将。那么刘备手下那些能征惯战的大将都到哪儿去了?张飞赵云马超魏延黄忠等均留在刘备的汉中大本营。假使这些人中有一人前去救援,关羽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由于曹操军队主力都去对付关羽了,使得汉中之地显得格外清静。汉中的主要将领闲来无事,主要精力也就是放在练兵和休养生息上。而这个时候,远在荆州的关羽却在孤立无援中浴血奋战呢。

      

    面对如此惨烈的战役,为什么刘备的大本营却没有派人去援助关羽?后代有人曾推测可能是诸葛亮想借刀杀人,除掉那个平日里目中无人的关云长,所以他下令让关羽以弱攻强,而且还不派兵援助关羽。

      

    笔者不想把诸葛亮看成是一个“借刀杀人”的小人。以笔者的看法,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援助关羽,是因为他过于自信他那愚蠢的“主动攻打樊城”的计策。他以为只要关羽能攻克樊城,孙曹联盟就会瓦解。然而战局却没有像他料想的那样发展,不仅樊城没有攻下来,荆州反而被东吴袭取,关羽也被东吴人杀害了。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