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诸葛亮北伐释疑(二)

      诸葛亮经过第一次北伐试探后,其重心是构筑蜀汉的防御系统,功在当代,利在后代。蜀汉有了坚固的防御系统后,诸葛亮才开始发力,进行真正的北伐。那么诸葛亮首要拓展的区域是哪里呢?前面说过,以蜀汉的国力不足以覆盖关中,只能把战场缩小到陇右及其以西的区域。

      那么要如何占领这些区域呢?当然不是对该区域的每个郡进行逐个的攻拔和占领,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兵法又曰:“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要占领该区域,其上策就是夺取该区域的要塞,这个要塞就是秦川的要道,祁山道、陈仓道、斜谷道、骆傥道和子午谷道,要道的其中一端通向陇右和汉巴,要道的另一端通向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所以这也是关中平原的西部屏障,又叫大散关。如果蜀汉控制了大散关,就断绝了陇右和关中,直接威胁关中平原的同时,陇右以西的区域都将属于蜀汉的。

      所以诸葛亮只要做到断陇就可以取得陇右及其以西的区域,根本不需要消耗力量去攻拔陇右的那些郡县,这就是谋攻之法。大散关对曹魏来说更为重要,失去大散关的控制权,不但失去陇右及其以西的区域,而且关中会受到威胁,所以李世民在北联突厥和东稳瓦岗李密,取下长安为据点后,首要平定的就是长安的大后方陇右。诸葛亮在抵御曹魏大举伐蜀后的第二年率军北伐,这次的军事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击败自己的对手和歼灭敌人主力军。

      曹魏对诸葛亮即将北伐商量对策,魏国群臣认为蜀军无辎重,粮食难以为继,不如把上邽的生麦割掉,然后闭关城门,让蜀军进出无所获,蜀军无所获则不攻自退,无须劳兵动众。这样的对策其实就是“坚壁清野”,通常只有对面对自己无法击败对手才会使用这样消极的防御部署,魏明帝不同意。另外蜀军为什么无辎重,因为秦川要道难行,诸葛亮以木牛运粮。魏明帝召司马懿入朝,说:“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使司马懿西屯长安,督雍、梁二州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共同讨伐诸葛亮。

      诸葛亮出祁山,围攻魏将贾嗣和魏平于祁山。司马懿留后将军费曜和征蜀护军戴凌四千精兵守上邽,其余西救祁山。上邽是陇右的耕种之地,同时也是魏军陇右屯粮处,其意义等同于袁绍官渡乌巢。张郃建议分兵到蜀军的后方雍、郿,截断蜀军回去的后路,然后进行前后包抄。司马懿认为如果分兵能够做到独自敌挡蜀军,那自然就如将军所说;如果不能做到,分兵势弱会被蜀军逐个击破。于是司马懿率军向祁山奔来,诸葛亮闻魏军赶来,留兵继续围攻祁山,自己率兵与司马懿的方向相反行军,直接到了魏军的后方上邽。司马懿是从上邽赶来祁山解围,诸葛亮是从祁山出发,避开了从上邽赶来的司马懿,直接到了魏军的后方上邽。

      诸葛亮击败上邽的郭淮和费曜,毁掉魏军储备的粮食,并着手割魏军的麦,魏军知道消息后,诸将皆惧。兵法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意思是与敌人争夺主动权时最难办的,就在于如何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达到近直的目的,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兵法又曰:“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意思是故意迂回绕道,并且以小利引诱敌人行动,能做到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争夺的地点,这就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诸葛亮以围攻祁山引诱魏军来救,然后迅速绕道抵达魏军的后方,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击败魏军的后方力量,毁掉魏军的粮食,同时还也化解了围攻祁山那边蜀军的危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诸葛亮行军速度之快,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另外诸葛亮在上邽击败的是郭淮和费曜,也就是说,守护上邽粮食的不仅有中护军费曜和魏平的四千精兵,还有偏军雍州刺史郭淮的州兵。

      魏军各将士对诸葛亮到达上邽而感到恐惧,司马懿作为统帅表现冷静,这是袁绍之流所不能比的。司马懿马上稳定军心,说诸葛亮虑多决少,必定安营自固,然后割麦,表示行军二日便可到达,于是调头放弃救援祁山,日夜兼赶,返回上邽。“亮望尘而遁”,见司马懿率大军奔过来,“尘高而锐”,魏军锐气正盛,兵法曰:“善用兵者,避其锐气”,诸葛亮率军避开魏军,敛兵依险,然后与司马懿相遇于上邽之东汉阳。司马懿使牛金率骑兵在前作诱饵,引诸葛亮来攻,自己率兵在后列阵以待,所谓“饵兵勿食”,诸葛亮与牛金只是浅战而没有深战,便率军回祁山,然后在祁山附近卤城驻营。

      蜀军“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即蜀军分成两营,分别背靠南山和北山,中间由河水断开,即两营的正面是河。诸葛亮驻营后就没有动静,而魏军方面则人心燥动,都要求请战,司马懿不同意,在山上扎营观望。贾栩、魏平因多次请战不成,生气地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五月,司马懿遣张郃进攻南围的王平,自己率军从中路向北围的诸葛亮进攻。南围的王平坚守不出,张郃不能攻克。而北围的诸葛亮被司马懿攻破外围,诸葛亮率军逃跑,司马懿率军追击,击破蜀军,“俘斩万计”。这时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杀出,大破魏军,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随后司马懿还保营。

      卤城之战是场主力会战,究竟是蜀军胜利还是魏军胜利呢?下面引用《战争论》的原文来证明:“会战过程中的损失主要是人员的伤亡,而会战后的损失却主要是火炮的丢失和人员的被俘。前一种损失对胜败双方来说都是存在的,只是数量不同而已,后一种损失却不是这样,通常只是失败的一方才有这种损失,至少失败一方的这种损失要大得多。因此,缴获的火炮和俘获的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被看作是真正的战利品,同时又被当作是衡量胜利的尺度,因为根据这一切可以确实无误地看出胜利的大小。”由此可以判断蜀军是胜利方,因为蜀军获得非常明确的战利品,而魏军不但没有战利品,而且交战的伤亡数量还是个略数。

      《战争论》还说到“胜利的大小取决于所战胜的敌军的兵力的大小以及战利品”,那么“甲首三千级”是什么概念呢?因为经济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甲首含义也不同,这里用同时期袁绍击败公孙瓒“甲首千余级”来衡量。袁绍与公孙瓒合战于桥南,是场两鼓力量相碰撞后就完成的战斗,与卤城之战完全相同。

      公孙瓒有步兵三万余为方阵,左右两翼各五千馀骑兵,中坚精骑数千,取号“白马义从”,所以公孙瓒总共兵力为四万五千。袁绍的部署是前八百兵,后面尾随着强弩千张,数万步兵列阵在后,应该说总兵力相当。虽然袁绍几乎没有骑兵,但是他有位久在凉州,晓习羌斗的麹义,公孙瓒见袁绍骑兵少,于是遣骑兵冲锋想冲散袁绍的军队,麹义兵皆伏不动,骑兵未到十步时,麹义精兵俱起,强弩雷发,所中必倒,然后临阵斩瓒“甲首千馀级”,公孙瓒败绩,二千余匹卒奔走,不复还营,于是袁军追到公孙瓒军营,营中余众皆复散走。

      也就是说袁绍临阵斩公孙瓒“甲首千馀级”,就使拥有四万五千兵力的公孙瓒彻底失败。由此可以类推诸葛亮“甲首三千级”,魏军的兵力是非常大的。公孙瓒败而不复还营,司马懿是败而还保营。另外袁绍有数万兵力,拥有的强弩却只有“千张”,而诸葛亮所获的角弩就有“三千一百张”,与“甲首三千级”的级别是匹配的。《战争论》说史书很少记载双方交战的兵力,那是因为统帅心里都有个衡量数,史书多次提到诸葛亮提卒十余万,魏书也有记载“十万之兵,东西奔赴,边境无一日之娱”这里说的东西奔赴的十万是中护军,州郡偏军不算在内。总之魏军对付蜀军的兵力只会多而不会少,所以卤城之战蜀军是大胜。

      另外《魏明帝纪》还提到“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只有当司马懿兵力严重受损,魏明帝才需要为其补充兵力,通过补充了兵力才能和诸葛亮继续相持。魏明帝除了为司马懿增兵之外,还加派了兵力护粮,其实当初曹魏上下是想“坚壁清野”防御诸葛亮,后来是魏明帝自己执意要和诸葛亮决定高下。这里说到前后增兵,应该是指上邽和卤城的两次败仗。

      从战术上来讲,南围的王平都能做到坚守挡住张郃的进攻,诸葛亮却无法坚守反被司马懿拔营,这是讲不通的。所以这是诸葛亮的诈败计,诸葛亮以自己为诱饵引司马懿追击,然后把司马懿引到伏击地,用主力击败魏军。诸葛亮以自己为诱饵,吸引力够强,份量也够重,司马懿才会放心去追击。六月,雨水季节快要到,诸葛亮考虑到后方运粮可能会受阻,于是写信给李严,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元丰。这三策都是依据运粮是否到位才决定使用哪策。其实自从诸葛亮在上邽毁了魏军的粮仓后,维持魏军的都是从关中里运来的粮,虽然郭淮曾经在羌民借到粮食,但是毕竟有限,只能解得一时之需,主要靠的还是从关中运来的粮,所以诸葛亮的上策是打算断魏军的后道,断了后道,陇右魏军就无所食,无所食就会变成诸葛亮的囊中物。

      所以诸葛亮先毁掉魏军上邽粮仓的战术是很高明的,使魏军由主势变为客势,与蜀军一样都要通过运粮才能到达前线。李严回信选了下策,后来李严又后悔了,于是用更大的错误来掩盖小错误,于是诸葛亮按照李严的回信撤军。诸葛亮从卤城还保祁山后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击,张郃说“归军勿追”,归军是分情况的,曹爽伐蜀是因疲劳而退军,这是就必须追击;如果退军的不是疲军,兵法曰:“归师勿遏”。司马懿也许认为蜀军征战数月应该是兵疲气衰的时侯,而且退军时军心涣散,是最无备的状态,而他们魏军有很多是由魏明帝所增的新兵,战斗力正盛,所以追击蜀军正是好机会。

      遗憾的是追击的魏军陷入诸葛亮的埋伏区,被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射杀,张郃也被射杀了。诸葛亮发明了连弩专门对付骑兵。“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张郃是魏将中最擅长随形料势,能知进退,一般不会冒进,汉中之战时,刘备就已经忌惮张郃,不过现在被诸葛亮设伏。张郃不是被意外射杀,而是军队落入诸葛亮的圈套里,这个圈套就是八阵图,是临阵制敌的奇正之法。

      汉中之战,法正先出正兵,后出奇兵,斩了夏侯渊,事后曹操赞叹法正之奇。双方交战,必须先识变数,识变数便知形,知形便能料势,能料势便知攻守。兵法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对于真正有军事能力的统帅,指挥百万作战和指挥几万作战是一样的,军队的力量都能被释放出来,而不会出现被闲置的状况,其实只是制度和指挥的问题,曹操赤壁之战后“亲执金鼓以令进退”;诸葛亮是“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问对》里提到曹公注《孙子》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但李靖认为奇正不分先后,而是“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兵散则以合为奇,合则以散为奇”。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奇正相生之法,其原理是根据各种自然现象结合到军队的运动而推演出来,比如金、木、水、火、土、天、地、人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可能是奇正相生的原理,又比如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蛇蟠是军队交战的状态,又比如方、圆、冲、轮、雁行是军队的离心运动或向心运动而形成不同的势,兵法曰:“纷纷纭纭,斗乱而法不乱;混混沌沌,形圆而势不散。”司马昭灭汉后令军事学家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兵制,推广为晋的军事制度。卤城之战和木门之战,双方对阵交战,蜀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会比魏军强,诸葛亮只有精通了奇正之兵才能临阵取得大胜,正如袁绍将领麹义因为精通羌斗才能用步兵打败公孙瓒的骑兵。《问对》李靖曰:“臣前述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众矣。”

      诸葛亮退军后,魏军便猜测诸葛亮的下次军事行动,有的认为明年麦熟,诸葛亮必寇。司马懿认为,“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于是上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诸葛亮接下来的三年休士劝农,作木牛流马运粮,命诸军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并在斜谷口建造了邸阁。诸葛亮此举是节点运粮,先从国内把粮食运到中点站,前线军队再从中点站取粮,这样就缩短了运粮的路程,提高运粮的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士兵运粮的负担,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消费确定斜谷口储存量的上下限,保证粮食供应充足而不会发生断粮的情况。节点运粮总体上来说解决了蜀汉为客势的不利因素,诸葛亮是想作为久驻之基。

      诸葛亮率军十余万出斜谷,“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魏明帝外加二万步骑供司马懿节制。前面说过,蜀汉要想占领陇右及其以西的区域,其上策就是控制秦川要道。诸葛亮出斜谷,就是要夺取曹魏大散关的控制权。可是大散关也是魏的要塞,是双方的必争之地。此时大散关属于魏,由魏控制着,魏占有地利之便,可事先做好防御以待敌。魏军是怎么部署呢,刚开始魏诸将打算在渭北等待蜀军,因为可以借助渭水的有利条件抵御蜀军的进攻。司马懿认为,百姓积聚在渭南,才是必争之地,所以率军渡河,背水为垒,然后密切关注蜀军的动向。诸葛亮率军出斜谷后,耕田于兰坑。

      雍州刺史郭淮认为诸葛亮必争北原和阳遂,北原和阳遂都在渭北,六盘山南部,若被蜀军占领,蜀军连兵据山,陇道将被蜀军隔绝,陇右以西定会被诸葛亮策反,成为蜀汉之地,于国不利,司马懿赞同。于是魏军提前据守北原和阳遂,后来蜀军果然来攻,但是魏军有戒备,蜀军只好退走,所以未能争得渭北。另外诸葛亮刚出武功时,司马懿说过:“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如果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东行,就到了关中的南部武关(关中的要塞是崤关、武关、大散关和潼关),这样诸葛亮的目标就变成了长安。然而诸葛亮没那么冒进,前面说了关中还不是诸葛亮的目标,以蜀汉目前的力量不足以覆盖。郭淮猜得对,诸葛亮意在断陇,所以诸葛亮西上驻五丈原,暂时不会对关中构成威胁。

      既然南山渭北对蜀汉控制大散关有很大的作用,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奇谋,事先派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其实奇兵的实质就是轻兵,轻兵才适合长途快速奔袭而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然后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敌方是昏庸之主,这样出奇兵或许能先发制人占领南山渭北,但是曹魏还不至于昏庸到对大散关无戒备。西方事重,司马懿被魏明帝任命督两州军事,就是要密切关注蜀军的一举一动,常年对蜀汉保持高度警惕。如果这时诸葛亮派出奇兵,无疑是送羊入虎口,等到诸葛亮率大军到达时,奇兵早就被魏军歼灭。其实所谓的奇谋取胜,通常是用小术而胜无术,比如曹操击败吕布文丑张鲁都是这种情况,夏侯渊平定关西时也用了很多奇谋,诸葛亮七擒孟获同样是,因为对手都是不懂术之人,曹操后期没有了奇谋,那是因为遇到了有术的对手。很明显魏明帝所派遣的司马懿不是无术之将,用普通的战术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用更高明的战术。

      诸葛亮率大军,魏军才不敢敌挡。兵法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争地无攻的意思是如果敌人已经抢占了争地,我方就不要去攻击了。南山渭北被魏军先占领,魏军坚守不出,司马懿屯渭南也坚守不出,这时蜀军就不要去强攻。那么对争地还有什么办法呢?兵法又曰:“争地,吾将趋其后。”也就是说后方必须要迅速跟进。

      诸葛亮这次出军本来就是准备长驻不走的,所以在后方斜谷口屯了大量粮食,然后在前线治戎讲武,分兵屯田。前线的蜀军在渭水流域是真屯田,军队与居民混和一起耕,秋毫不犯百姓,百姓也很安心耕种,跟在国内的一样。也就是说诸葛亮早盘算好要与魏军打持久战,所以把自己的军队变成一座坚城,驻在大散关,然后使魏军不得西去。因为魏军西去很容易被蜀军截断后路,到时变成孤军深入,更重要的是蜀军会趁机夺取南山渭北,依山驻扎,然后与五丈原的主力军形成犄角之势,那么整个大散关就在诸葛亮的控制之下。诸葛亮控制大散关之后,必定是先构筑防御工事,然后对陇右及其以西的区域进行安抚,西和诸戎本来就是诸葛亮原有的政策,陇西产的匹马多,可以供战争所需,到时蜀军的兵种也会发生变化,正好适合关中平原作战。所以魏军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坚守不出,做消极防御。

      诸葛亮把后方和前线结为一体,成功的转客势为主势,如在国中,占尽地利之便,诸葛亮可以托得起,可以等待魏军出现状况。然而曹魏却不是这样,曹魏在大散关驻那么多兵,日费千金,而且还必须长期供应,所谓“久暴师而国用不足”,这句话更适合用于此时的曹魏。最初魏国朝廷认为诸葛亮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所以打算固守,用长久之计来抑制蜀军,使蜀军因缺粮而退军。

      可是曹魏这次还是打错算盘了,固守虽然避开了与诸葛亮野战,但是持久之计却成了魏军的不利因素。魏军坚守不出,蜀军就屡次挑战,这种长期的消极防御,会令不明真相的魏将感到耻辱。所以诸葛亮为了刺激魏将,给魏军送去妇人服。为了化解魏将燥动的情绪,这时魏明帝和司马懿合演了一出要出战和不让出战的戏,这出戏是演给魏军上下看的。司马懿假装执意出战,然后千里请战,魏明帝则遣辛毗执仗制止司马懿出战,这样就挽回了司马懿在军队里的威望,并起到安抚魏军情绪的作用。

      所以当诸葛亮遣使者到魏营时,司马懿不问戎事,而是打听诸葛亮的饮食生活状况。其实司马懿又怎么真的关心诸葛亮的健康,他是对诸葛亮无计可施了,只能寄托于诸葛亮的健康出现问题。诸葛亮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二十杖在蜀军中已经是重法了,必须由最高统帅决定,也说明了蜀军守法,蜀军严于守法,蜀军的战斗力才会强。出师未捷身先死,八月,诸葛亮生病,卒于军中,遗命退军。诸葛亮死后,蜀汉再没有人有能力率军出陇右或陇东,蒋婉和费祎时期自认军事能力远不如诸葛亮,承诸葛亮遗规,对外采取守势,对内做到安国抚民。到了蜀汉末期,姜维屡伐陇西,图得小利而得不偿失,导致穷兵黩武,后来率军出了一次上邽,被邓艾大破,星散流离,死者甚重。

      再后来诸葛诞反魏,姜维趁关中空虚率军出秦川,魏将因兵少而固守,后邓艾来支援,姜维退军。诸葛亮在军中病亡,密而不宣,蜀汉退军,司马懿得知,率兵追击,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司马懿不敢逼近退走,于是百姓谚语:“死诸葛走生仲达。”数日后,司马懿行至诸葛亮营垒,观诸葛亮所遗之物,不由的感叹:“天下奇才也。”诸葛亮病亡后,魏明帝无忧,大兴土木,奢侈浪费,曹魏从此衰落。东吴孙权也同样如此,重用酷吏,先是铸大钱,一当五百,明年又铸当千大钱,而且立储时立幼不立长,导致后来发生严重的宫斗,三国最后被晋终结。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