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一直有人说关羽守荆州是个大败笔,其实仔细一想,这也是刘备的无奈之举。
第一,入川之前
刘备入川之前,想必也为入川人选大费周章。此时帐下有: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关羽;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偏将军,桂阳太守赵云(后做留营司马),黄忠,魏延,马良,并为军师中郎将庞统,等人。
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大功,赐封关内侯;庞统死,刘备追其为关内侯。建兴元年,封赵云永昌亭侯;建兴元年封魏延都亭侯;建兴六年,封诸葛亮武乡侯等。
看着这个名单,竟然不见关羽之名,他可是刘备的结拜弟兄,股肱之佐,文韬武略,功勋卓著,义薄云天,名重一世。怎么会没他封侯的份呢?
近日,著名学者汪宏华重评《三国演义》,揭秘华容道与走麦城之谜。他认为华容道生擒曹操是刘备唯一成功的机会,但由于诸葛亮、关羽另怀心思,曹操被放,三足鼎立形成。诸葛亮希望在三足鼎立中实现与哥哥诸葛瑾的联吴抗曹,创立诸葛天下;关羽希望在三足鼎立中甩开心存异志的哥哥,与关平、廖化独立打天下,匡复汉室;刘备也希望在三国鼎立中除掉威胁阿斗继承权的关羽、关平和刘封,建立自家嫡传天下。汪宏华还认为关公在麦城表面上受到孙曹两处夹击,实则还有司马氏、诸葛兄弟和刘备三方的暗中参与,五方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扳倒强大的关公。华容道活捉曹操是刘备称霸的唯一机会,但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生征战,关羽曾经立下过很多功勋,在樊襄战役的初期,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胜利。但是为什么他竟然会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呢?不少人都在探寻关羽兵败的根源。除了关羽本身性格骄傲自负,好大喜功,战略上出现失误之外,普遍认为,是诸葛亮不向关羽提供援兵,导致他孤军作战,最终失败。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吗?
功高震主这句话并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每个君主都非常害怕这件事情。尤其是像关羽那么能打的武将,搞不好要是真造反了,估计赵云和马超联手都不一定能压得住。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前后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这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专业期刊《史学集刊》上撰文指出,关羽之败,败在吴魏联盟绞杀,但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却极有可能是诸葛亮。襄樊之战,前后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对此,学者多有议论。......
三国时期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
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
但也需要注意:不能就此认定刘备是在借刀杀人除掉关羽。刘备确实觉得关羽是个问题、是个麻烦,但他还不至于采取弃荆州、杀关羽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倒也不能说完全不可取、不划算,荆州毕竟已经是块鸡肋。重要的是刘备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想法,即使有这种想法,其可行性也相当低。这是因为要最后达到弃荆州以杀关羽的目的,有许多随机因素是刘备无法控制的。刘备不支援襄樊之战,仅仅是希望能够阻止关羽扩大战果,并不希望他全军崩溃,荆州易手。后来形势的变化之快,完全超出了刘备意料之外。谁也没有想到,江东军队会不费一枪一弹袭取关羽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