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都崇拜的英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某些演变。“忠”与“义”固然始终是其主体精神所在,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内容上,在提法上却有所侧重,有所区别。春秋战国之后,孔子、孟子的理论体系相当周密而系统,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孔、孟学说的继承则倡导三纲、五常之说,把“忠”、“义”细化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相处关系。
孔子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从历史长河来考察则成了局限性,当时其他兄弟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大都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孔子在倡导“忠”、“义”的同时,非常注意“夷夏之大防”。每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都像任何一个皇朝一样,大力提倡“忠”、“义”,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对于“夷夏之大防”问题,他们自然不能接受,不能宣传,但也觉得很难加以批判,很难加以否定,于是作了冷处理,视若无睹。
在这种情况下,提倡“忠”、“义”,宣传“忠”、“义”,在选择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时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元代的耶律楚材是一代名相,他采择了宋代许多规章制度稍予更改而推行之,但在涉及历史人物的评价时,他只能尽可能回避。
但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思想意识不可能是真空状态,文学艺术作品不以某一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而必然会在民间产生出来。
而关羽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他的事迹不牵涉民族矛盾,成了民间的第一选择。元代的帝王、高官也觉得歌颂关羽、崇拜关羽对元代的统治丝毫无损,采取了默许的政策。
尤其微妙的是歌颂关羽者的人群中不乏民族思想比较强烈的知识分子,他们借关羽的忠于“汉”以发泄对元代统治阶级的反感,而元代统治阶级认为既然关羽所“忠”的“汉”为魏、蜀、吴的蜀汉,与灭宋兴元的那绵延多年的那场大血战无关,自然听之任之。于是,对关羽歌颂、崇拜一再升级。大量以关羽为题材的杂剧出现,原来被封为荡寇将军的关羽,竟然被称为关大王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三国志》和裴松之引注《三国志》的史料全用上了,把关羽塑造成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英雄人物。
清代在军事上首先把各地拥护朱明的残部逐一肃清,接着用两手解决民族矛盾,一是大兴文字狱,在源头上防止民族思想的传播。二是想尽办法冲淡民族矛盾的客观存在。当时全国各地关帝庙、岳庙都不少,清政府将关帝庙予以妥为保护,有的并予扩展。岳飞是抗金英雄,老百姓对之十分崇敬。清政府知道如果拆毁岳庙,也会引起老百姓的愤怒,最终想出了一条计策,将所有岳庙予以改造,同时也供奉关羽神像。名称改为关岳庙。有的关岳庙被称为武庙,与孔庙的称文庙相呼应,干脆“岳”字也没有了。鉴于《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民间的深远影响,清政府组织翻译力量,把此书译成满文,在满族之间加以推广,用心可谓良苦。
很难说清政府那些措施和舆论在化解民族矛盾方面产生了多少实际效果。但是,关羽在老百姓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确是加深加强了。
尤其在戏曲界,关羽成了被顶礼膜拜的唯一神灵。地位之高,超过戏曲鼻祖老郎神。扮演关羽的伶人事前并斋戒沐浴,以示虔诚。关羽一角在所有剧目中均不以武打取胜,而主要靠气势威严,仅《战长沙》与黄忠开打而已。戏曲界习称关羽为老爷,关羽戏为老爷戏,约定俗成,相沿成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