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三国人物评传之——徐晃传

     作者:周鹏飞 来源:《三国人物评传》

      曹操手下猛将如林,而佼佼者有五位,即《三国志》卷十七五将合传: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曹操每次征伐,都倚重五人为先锋,引还时为后拒。徐晃在五人中虽名居末位,而军功却十分突出。他身经百战,有勇有谋,为曹魏出生入死,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徐晃字公明(?---公元227年),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董卓曾为河东太守,徐晃投其麾下。董卓死后,凉州将李傕郭汜等继续拥兵作乱,在长安城中互相残杀,甚至劫持天子、公卿。长安被夷为废墟,生灵遭涂炭。徐晃对凉州将的这些暴行愤恨不已。他劝说河东将杨奉等脱离李傕、郭汜,奉献帝东还。献帝到了洛阳,曹操来迎天子都许昌。徐晃又劝杨奉投曹操,杨奉不从,被曹操击败,投奔袁术去了。徐晃却毅然归了曹操。

      曹操十分器重徐晃。徐晃也如鱼得水地感戴曹操,他说:“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徐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建安三年(198年)徐晃随曹操征吕布,建功于下邳;次年与史涣斩了袁绍将睦固。在官渡之战中徐晃更建大功。在序战中他参加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战役;随后又与史涣一起劫了袁绍的运粮车。官渡战后,徐晃被封为都亭侯,此时官至偏将军。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夏四月,曹操向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发起了进攻。在攻破邯郸后,曹操命徐晃进攻易阳。易阳令韩范名义上宣布投降,但实际上却加强防守,不让曹军进城。徐晃劝曹操对易阳不要硬攻,而要继续诱降。徐晃说,现在二袁未灭,人心未归附,若能争取易阳投降,则会影响很多尚在动摇不定的守将;如果措置不当,其他城池就会坚决抵抗。曹操很赞成徐晃的看法,委托他全权处理。徐晃写了一封恳切的劝降书,帮在羽箭上,射进城去。韩范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投降,徐晃兵不血刃,拿下了易阳。这一事例充分说明,身为武将的徐晃是很有政治眼光的,绝非一介武夫可比。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调镇守关中的钟繇大军赴汉中进攻张鲁,关中空虚。凉州将马超韩遂杨秋梁兴等十部俱起兵反曹,并占据了潼关,声势十分浩大。曹操亲自率军征讨,但兵至潼关后,却遇上了如何渡过黄河进兵这一难题。徐晃经过侦查后,向曹操建议,由他率四千精兵从马超军防守最薄弱的蒲坂津渡河。曹操批准了徐晃的计划,徐晃成功地从蒲坂津渡河。马超将梁兴趁徐晃渡河后立足未稳之际,连夜向徐晃发起攻击,被徐晃军击退。由于徐晃机智地占领了黄河桥头堡,曹操的大军得以顺利渡河,最后击败了马超。徐晃与夏侯渊一起斩了马超的部将梁兴,马超奔汉中投靠张鲁。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驻守汉中的夏侯渊和张郃,并派大将陈式领兵断绝从关中通向汉中的阁道,准备一举歼灭曹军,拿下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定军山刀劈了曹军主将夏侯渊,曹军在汉中面临着覆灭的命运。在这危急时刻,曹操先命徐晃领兵,打败了蜀将陈式,保证了通往汉中的道路畅通无阻;接着,曹操又亲自带兵,接回了被困在汉中的军队。

      就在曹操与徐晃领兵救援汉中的时候,荆州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征南将军曹仁被蜀将关羽围困在樊城,于禁奉命去救援;结果,关羽水淹七军,大将庞德被斩,主将于禁投降。于禁是曹操手下著名的五员上将之一,于禁的投降,对曹军士气影响很大。关羽又乘胜包围了襄阳的曹将吕常,一时威名大震。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曹操再次派徐晃领兵,去解救被围的曹仁、吕常。

      徐晃先用疑兵暗示要截断郾城蜀军的退路,郾城守军仓惶烧毁营寨而逃,徐晃没费多大力气便智取了郾城。接着,徐晃以郾城为根据地,聚集粮草,等待援军,并与被围在樊城的曹仁取得了联系。当时,蜀军固守在围头、四冢两地,徐晃待大批生力军赶到后,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扬言攻围头,而实际攻四冢。四冢危急,关羽亲带五千精兵救援,亦被徐晃击败。此后,徐晃便一马当先,亲率大军突入重围,与曹仁内外夹攻,一举解了襄阳、樊城之围,不少蜀军自投沔水而死。关羽败走,徐晃大获全胜。

      徐晃获胜之后,曹操亲自出城七里迎接凯旋的徐晃军,并为徐晃设宴庆功,亲自给徐晃敬酒。曹操对徐晃说:“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曹操的这段话,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长驱直入”这一成语的来历,徐晃在这次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曹操病死洛阳,其子曹丕继为丞相、魏王,徐晃被封为右将军,逯乡侯。这时,蜀宜都太守孟达叛蜀投魏,徐晃受命与夏侯尚、孟达一起攻打蜀副军将军刘封。刘封大败,徐晃等一举平定了三郡九县。曹丕篡汉为帝后,封徐晃为杨侯;又让徐晃镇守阳平关,封阳平侯。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文帝曹丕病死,太子曹叡即位,是为明帝。同年八月,东吴大将诸葛瑾、张霸进攻魏襄阳,徐晃再次随司马懿出征。是役,斩吴将张霸,东吴退兵,徐晃被赐封邑二百户,连前共三千一百户。

      将不在勇而在于谋。徐晃之所以经常克敌制胜并不是偶然的。徐晃平时十分谨慎,他行军打仗总是多派尖兵,事先对敌情了然于胸,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一旦打起仗来,他又能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经常连续作战,务尽全功。他平常治军很严,又一次曹操到各地视察军队时,各部兵士均有人离队偷看,只有徐晃的部下纹丝不动,整齐肃然,曹操将徐晃喻之为扎营细柳的西汉名将周亚夫。曹操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经常将徐晃比之于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和司马穰苴,这其中虽不无夸大之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徐晃过人的军事才能。

      在徐晃与关羽在荆州大战时,有这样一件事,“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关羽传》裴注引《蜀记》)这一事虽小,却反映了徐晃公私、恩怨分明,在这一方面,只重义气的关羽应是自愧不如的。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徐晃病死,谥曰壮侯。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